返回第357章 盐业大动静(1 / 1)鬼神皆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月三十日,多尔衮率领清军进入北京。这段时间,他严格约束了部下,不准他们再行抢掠和欺凌百姓之事,还对当地汉族士绅表示,他们是来帮崇祯皇帝剿灭流贼的。此举赢得了当地士绅的好感,清军很快在北直隶扎下了根。

这个时候,多尔衮意识到,大清入主中原的宏图伟业,就要在他手中完成了。他现在得意极了。

清军一路乘胜追击,将畿辅一带的大顺军完全驱赶了出去。这段时间,这帮凶悍的鞑子严格执行了多尔衮的军令,没有行任何的抢掠之事,偶尔有犯事者,都被多尔衮下令斩首示众。

李自成没能保住所有的钱粮,部分西撤的辎重队伍被清军截获,让多尔衮收获颇丰。

他直接给吴三桂封了个平西王,毕竟在薛凌云他们到北京之前,崇祯就已经给吴三桂封了平西伯。

此时此刻的南京,随着崇祯不断地接到锦衣卫和东厂暗探的汇报,他被惊呆了。他还没来得及大兴东林党逆案,就又有几只肥羊送上了门。

他是万万没想到,两淮的盐商居然这么肥,而且,他们居然大肆豢养护卫,有的盐商麾下的护卫队,人数超过两千,战马超过五百匹,全是身高马大的阿拉伯马。这,按大明律,他们都该死!

可恨朝中居然还有人给他们打掩护,南京户部和北京户部多名郎中和员外郎都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让崇祯气炸了。

而且负责盐业的官员,不论是文官还是宫里派出的中官,都被大量的贿赂砸晕了。他更是气得发抖。难怪大明到了这样的境地,都是你们这群蛀虫!

他当即给孙传庭下了中旨,要他带领新军,配合锦衣卫和东厂,以谋反罪抄没两淮的几大盐商。而且,这个借口证据非常地充足。而且,这些盐商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人,他们的手上,都不干净。

最让崇祯开心的,就是其中有一家盐商,和他即将准备兴起的东林党逆案牵连甚广。这样,他之后对东林党的根基动手就更有合理的借口了。

这几个月的时间,上海滩的兵工厂已经有了很大的产出,大量的五六半和轻机,以及元首电锯被交付给了新军,而且这里很快就会具有122榴弹炮的生产能力。

目前老孙手里的重炮就只有二十六门,十六门541式122和十门66式152。

不可能把技术水平超出目前太多的4送给他。

孙传庭的新军已经扩军到了二万多人,当然,经过足够训练的,只有一万人多一点。

其余的一万人,他都丢给了的教官们来训练。

只可惜,新军对后勤的压力极大。不仅是粮草,还有大量的重武器和弹药的补给,所以虽然他认为新军已经成军,最终他还是决定将部队留在南方,以不变应万变。

现在突然接到崇祯给的密旨,他大为震惊。

一方面,为那些盐商的跋扈而震惊,另一方面,又为他们的盘根错节和势力而震惊。

只不过,他们绝对不是新军的对手。

在扬州一带,秘密集结的新军和锦衣卫缇骑、东厂番子已经锁定了那几个盐商家族。

当地县城不可能拦住新军,被直接攻破。

盐商家族的护卫拼死抵抗,但是无济于事,在无数支二战乃至二战往后水准的现代枪械面前毫无反抗能力。

随着护卫全军覆没,锦衣卫缇骑和东厂番子鱼贯而入,抄家,他们非常在行。当年魏忠贤留下的底子还在,他们的技术还在,就是许多年没动手了而已。

之前在北京难得练了回手,现在就更加熟练了。

那些暗格,书柜背后的暗屋,小隔间,他们都没放过。

哪怕是地上的一块松掉的青砖,他们都要挖开来看看。

电椅被他们随时携带着,一旦怀疑还有地方没搜出来,立马上刑。315315zxs

崇祯在朝中也动手了,他不可能容忍盐商对自己的朝政指手画脚,更何况,这群盐商吃得实在太饱了。

之前派出去的锦衣卫缇骑和东厂番子都是暗中出动,但这次抓捕相关涉事官员的就都是大摇大摆地开拔的。一时间,南京城人心惶惶。

多个户部的郎中和小吏被捕,淮阳盐课提举司也遭到了大清洗。

令崇祯万万没想到的是,光这伙官员身上,都抄出了总计三百多万两的银子,这还没算那些不动产的发卖结果。

而奉密旨去对付那几个最狂的盐商的新军等还没回来。

一时间朝中舆论哗然,矛头纷纷对准历任盐课官员,弹劾的奏章一篇篇飞来。

就连那些东林党的大老爷们都没想到,这帮盐商居然比自己还肥。我以为我很有钱了,结果现在我看到他们比我还有钱,草!

没事,反正只要让陛下把抄来的银子送进户部就行。

当然,这不可能。崇祯会送一些给户部,但是大多数,他还是要留在内帤。他还是不信朝中的大多数官员。

就在朝中舆论大哗之际,随同新军前去抄家的锦衣卫回报,从几家明显违反了大明律的盐商家族里,抄没出了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五十七万两黄金,还有大量的珠宝,以及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在内无算。

朝中顺间就炸开了锅。

一方面,大家都在大骂盐商的贪婪和卑劣,另一方面,朝中的官员又都希望崇祯把这笔钱全部交给户部,这样,他们总能找到地方悄咪咪地伸个手,捞上一把。

崇祯当然不愿意,和朝臣们争了半天,最后同意将一半的金银交给户部,珠宝差人发卖,不动产中的田产归入官田,房屋店铺发卖,收入还是内帤与户部银库对半分。

并且,他下达了废除盐引制度的圣旨。理由是松江府方面已经能够提供大量合格的食盐,并且产量还在不断扩大中他现在自己吃的也是那边的,先前薛凌云带他好好看了看近现代化工厂的产能,更是极大地增加了崇祯的信心。

同时,他下令允许灶户自谋生路,并且给他们发放了一批安家银。

当然,这笔银子因为走的户部的账,被扣掉了不少,不过至少还是发出去了,两淮一带的灶户没有被激起民变。

他们中的许多人,要么继续煮盐,要么就去务农或者打渔做工了。

摆脱灶户的身份,也不是件坏事。

这些看上去可笑而又苛刻的户籍制度,都是老朱的锅。

他这种父死子继的想法,非常地短视且毫无根据,带有一定的歧视性。

崇祯现在只是废除了灶户,军户和匠户的日子也是一样的惨。

而且他现在真的很不想给那些卫所发军饷,因为不用说,肯定都是养肥了那些世袭的军官。

这不,催饷的文书又来了。

左良玉的,他张口就要二十万两银子和十万石粮食。

南方各地卫所的,他们张口就是两百四十九万两白银。以前山高皇帝远,要不到钱,现在一个个都来哭爹喊娘了。

先前崇祯补发的欠饷,基本上都是南京京营和各地营兵的。他们卫所能领到的还真不多。

崇祯脸色铁青,他知道这帮卫所军官有多黑,可惜不发饷会引起哗变,他只能暂时忍了。

等朕收拾了东林党,再找你们麻烦。他心里这么想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