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段时间的大顺可就惨了,他们一败再败。
虽然之前在李自成的指挥下,借着清军自大,盲目深入的几次明显失误,打了几场小胜仗以外,大顺在面对凶恶的满清鞑子的时候没有一次大的胜利。
这次李自成没有能杀害李岩,但是军中还是人心思变。
粮饷不济,士气低落,接连溃退。这是任何一只冷兵器军队都难以解决的死局。
好在他们的主心骨大顺皇帝李自成还在,他们这段时间派出斥候逼近了襄阳乃至武汉三镇,在得知左良玉放弃此二地后,大为愉快地派遣了一部偏师进驻了这里。动作之快让割据四川的张献忠破口大骂,他其实也想将这武汉三镇握在自己手里的。
只是李自成老家陕西也不安稳,清军在登莱一线接连受挫,而且他们发现登莱这一带也不主动出击,就只是缩在城墙和碉堡群组成的壁垒里当乌龟,他们也没有了再去啃这块硬骨头的想法。
于是李自成的大顺军遭到了更惨重的打击。
现在是八月份,马上就要入秋,南方的局势刚稳定不久。
现在他们只需要时间,之前孙传庭想办法又在浙江一带搜罗了一批失意的矿工,佃户,总计五千多人。再加上之前马士英和史可法组织的士卒,几经挑选,拢共搞到了两万在他看来较为合格的兵员。
只不过他们的身体条件虽然都不错,但是都是一群饿汉,营养不良,实在是太瘦了。只怕还要好生调养几个月才能往死里练。负责训练他们的教官们看着都心疼,都不敢练得太狠。
好在松江兵工厂的生产速度还是可以,至少五六半月产量超过两千支,81轻机也能月产二百以上,甚至最新的42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生产速度高达每个月八百支。
当然,不可能真的制造那么多。根本没那么多子弹打。42消耗弹药的速度太惊人了。
石油的产量现在都还是入不敷出,只能慢慢来。
外滩方面估计,想要东海油气田和杭州湾油气田达到足够的规模,还得等上几年,苏北油气田还在勘探。
现在产出的石油产品,除了沥青外,基本上全部被作为了军用。
在薛凌云丧心病狂的建议下,兵工厂学着米帝制造了大量凝固汽油弹和火焰喷射器。
这给以后的明军带来了极大的“陋习”,那就是一旦不好打就放火……
“明军喜爱使用凝固汽油燃烧弹,这是极不人道主义的!”某个昨天还在对着黑奴耀武扬威的西班牙殖民者这样说道。
“我大明属火德,施放烈火,焚毁敌军,乃天经地义!”某个文官这样替自己的国家辩解。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1644这一年,大明主动放弃北国大半江山南撤,给大顺和满清留下了一个满目疮痍,赤地千里的烂摊子。而大明则乘机在南方,借助工业化和资产阶级化,有了喘息之机,孙传庭的新军编练了三万余,其中万余人已经具备战斗力当然,这其中有一半随李信走海路北上,主要驻扎在莱州至青岛一线的碉堡群里。周遇吉的兵马经过整编,也接受了现代军事训练,放弃了传统的鸳鸯战袄,盔甲,冷兵器和老式火绳枪,转而使用近现代黄绿色军装和以五六半和轻机以及少量42等现代火器的近现代军队。
的教官们帮助他们按照现代军队的原则重整了军队基层编制,优化了指挥结构。搜狗书库sgus
可惜周遇吉手下这帮士卒忠勇有余,但是文化程度真的不高。炮兵等高技术兵种还不方便培养。
薛凌云打算以后再给他们设计一套以小胡子的德三帝国军装为原型的大明军装,再写本我的奋斗出来。
这样做,或许会给这个时空的地球制造一只可怖的恶魔,但是他并不在乎后果。
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宁叫我华夏负天下,莫叫天下负我华夏。他可不是什么圣母。
所以这段时间他投入了对大明的军服的设计之中,顺便书写大明版的我的奋斗。
新军本来就要求要尽量控制头发长度,不少人还学了他们的教官,剃了短头发。所以给他们换上德三式军服不成问题。
小胡子所认为的,帅气的军服能有效提高年轻人参战的意愿,这不是没道理的。
当薛凌云把他这几个月的成果拿给远征军看的时候,他发现江远山和林建军都用复杂的神色看着他。
“两位首长有什么问题吗?”他装作不知道他搞的这些事的后果。
“你小子在玩火。”江远山皱着眉头看着他。
“玩火的确是玩火,但说不定这是好事,至少对大明而言。”林建军对他的行为不置可否。
“没错,两位首长,我觉得会是好事。大明属火德,我们这添一把烈火,把深藏在民族血脉中的霸秦强汉盛唐的血脉激发出来,让它沸腾起来,不是好事吗?”他得意地笑了。
“算了,这里没有什么国际舆论,我们也不怕有人说我们在搞!你注意着点就行。”最后江远山还是默许了他搞的这些东西。
“国恒以弱灭,而独汉以强亡。”这是王夫之得出的结论。
汉朝的时候,人人好武,不论是儒家弟子,将门子弟,还是王公贵族,都好剑术,常好勇斗狠。故汉代民风彪悍,大汉铁骑横扫朔漠,汉朝使节那句“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更是写尽了强汉的霸气。匈奴单于纵然扣留了苏武,但始终不敢杀害他。因为在这之前,杀害汉使,已经有南越国,卫氏朝鲜,大宛等多国用灭国作为代价证明了,杀害汉使是多么自取灭亡的愚蠢行为。就算是诸侯割据的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也从来没听到什么有什么异族敢来进犯中原。
盛唐亦是如此。唐代的文人都好仗剑而行,比如李白某些砖家考据得知,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唐代的边塞诗人们,王昌龄的不破楼兰终不还,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更是无比地豪迈。而唐朝的边将,可不像大明和弱宋一样,只能死守在城池里当个王八,除了岳家军和戚家军这种精锐不敢和人野战当然大明开国的时候要好多了,老朱和朱老四都是马上皇帝,明军都是被朱祁镇这个憨憨玩废的,至于文官坐大那是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的锅,他们成功地把老朱和朱老四千防万防的文官集团又扶了起来,导致之后的明朝皇帝多受掣肘,不得不依赖厂卫。他们都是直接拉出大军去和别人打。注意,在大唐的边将们看来,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玩多了2的作者脑海里自动响起白牛的语音……。他们眼里的功劳不是守成,而是开疆拓土!当初四处扩张的啊剌伯绿教帝国,就是被唐军打疼了的。而且要不是仆从军太坑爹,大唐还不会输。就是这样,都成功打消了啊剌伯帝国侵犯大唐的想法。惹不起惹不起。不过大唐输在没有实行强干弱枝,导致藩镇割据坐大。中原地带和关中地带完全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一点防备没有。
古人有云,好战而亡,无武亦灭,明王之治国,在于上不玩兵,下不废武。大唐输在了缺乏忧患意识和割离地方行政与军队的控制权。
而大明和弱宋都是以文制武,导致废武。这一点,有三个明显的罪人。
赵匡胤,朱熹,于谦。
赵匡胤由于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所以故意扶植文人。朱熹对儒家经典肆意断章取义,曲解孔子孟子原意,迎合逢迎统治者的愚民政策。于谦虽然守住北京有大功,但是他导致了大明的军队完全置于了文官的指挥下,外行领导内行,文官从皇帝和五军都督府手中夺取了军队的控制权。其结果就是原本在徐达常遇春蓝玉等人手里可以肆意纵横,追亡逐北,在朱棣手中可以远征朔漠,犁庭扫穴,直捣黄龙的赫赫明军变成了杀良冒功,龟缩城池,军纪败坏,畏敌如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