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晋公亲征(1 / 1)令狐石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呵呵,千里奔袭,万骑足矣。”宇文护横了吐质一眼,冷冷地回道,“今番大可汗既发举国之兵,兴灭国之役,寡人必将奏明圣上,倾关中军力以助之。只是,两国结亲一事……”

“晋公放心,待两国大军会师于邺城,两国联姻一事自可水道渠成,再无不成之理。”

宇文护虽然明知突厥至今仍无送女出嫁的诚意,但虑及已方主动邀突厥伐齐在先,不宜悔约授人以口实,于是便在会晤罢吐质的当晚,于中外府召集崔猷、尹公正、侯伏侯龙恩等亲信会议与突厥联军伐齐一事。

尹公正自认为在齐人放还阎氏这件事上出力颇多,首先提醒宇文护道:“若以寻常论之,伐齐本是以有道伐无道,自无不可。然于晋公而言,齐人前些时既才释还太夫人,今如欲与突厥联军伐齐,似乎有悖于人之常情,还望晋公谨慎处之。”

就宇文护的本心,也不太情愿在此时举兵伐齐,从而被人扣上一顶薄情寡义的帽子。可是,近些天来他已隐隐听到了不少的朝野间议论,说他为了解救其母不惜向藩邦进贡,徒耗军力与齐开战,询私废公,有负太祖托孤重托。并且,如今他派去向突厥求亲的使团还被扣留在都斤山,一旦拒绝与突厥联军伐齐,不仅更易坐实了国内对他种种不利的传言,而且还会激怒木杆杀了宇文纯、宇文贵等人,悍然撕毁之前已口头答应的婚约,甚至从此断送了与突厥结盟伐齐的大好局面,这显然是他更加不愿见到的结果。

左右为难的宇文护将目光转向了崔猷,想听听他对此事的意见。

崔猷欠了欠身,正要开口说话,坐在他身旁的中外府长史叱罗协已手捋山羊胡须,摇晃着脑袋,抢先说道:“尹大夫(尹公正已升任司门中大夫一职)既说我大周兴师伐齐是有道伐无道,如何又以些许琐事反劝晋公罢兵息战?依下官之见,晋公此次当亲统大军,与突厥分道并进,一举伐灭北齐,实现太祖遗愿,方为正道。”

叱罗协生得五短身材,獐头鼠目,貌不惊人,却素以理繁治剧闻名于朝野。当初宇文泰起用尉迟迥为将,率军攻占下蜀地之后,就是时任益州总管府长史的叱罗协协助尉迟迥平定了西南各地异族的叛乱,抚绥巴蜀边民,顺利地将这块长期归属南朝的膏腴沃土变为了北周的粮仓,使北周的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从而在短短数年间就得以摆脱了邙山大败后(邙山一战,西魏军伤亡六万多人,宇文泰主力几乎丧失殆尽)的困境,积累下与北齐抗衡的本钱。

叱罗协本人也因此受到了宇文护的高度赏识,三年前随齐公宇文宪一并调回长安,升任了中外府长史。

叱罗协话音方落,宇文护的亲信大将侯伏侯龙恩已挺身站起,抱拳叫道:“末将愿追随明公出征伐齐,一雪前耻!”

侯伏侯龙恩曾在十几年前的邙山大战中做过当时东魏军的俘虏,宇文护对他此时请缨随军出征,急欲寻北齐复仇的迫切心情了如指掌。

直到这时,宇文护仍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冲侯伏侯龙恩摆摆手,示意他坐下,目光再次移向了尚未开口说话的崔猷。

“下官以为,东征伐齐乃是太祖生前钦定之长远国策,且据目前内外形势,已到了兴师伐齐的最佳时机,理当从速为之。”崔猷开明宗义,十分坚定地站在了叱罗协、侯伏侯龙恩这一边,冲宇文护拱手说道。

“那么请问崔公,如若兴师伐齐,当以何人为将,需要调动多少兵马为宜呢?”宇文护登觉胸中霍然开朗,双目紧盯着崔猷又问道。

“行伍征战之事,原非在下所长,敬请晋公与天子共定之。”崔猷却避开了宇文护殷切的目光,婉言拒绝道。

其实,崔猷内心也是主张宇文护亲率大军东征伐齐的,这不仅是因为当时北周朝中的实际情形是,唯一有威望,有才干率领数十万大军征战的燕国公于谨已经上了年岁,而杨忠,达奚武,以及新一代的尉迟迥等人皆无统领几十万大军,发动灭国大战的实战经验,在此情况下,由执掌最高军权的宇文护出任伐齐主帅,更利于协调各军,步调一致地与敌军作战;更是由于崔猷最近也听到了不少对宇文护不利的传言,特别是朝中有相当一部分勋旧元老对宇文护为救其母而向突厥异邦进贡怀有强烈的不满,此时,倘若由宇文护亲自统军出征,能够取得对齐作战的胜利,无疑对稳固其在朝中的执政地位是极为有利的。

然而,自从位列西魏八大柱国的梁国公侯莫陈祟一年前被宇文护逼死之后,崔猷就敏锐地洞察到,皇帝宇文邕对待宇文护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表面上看,宇文邕对宇文护由继位之初的偶尔流露出不满变得更加恭谨了,甚至在宇文护主动提出交还一部分权力给他时,也异常小心地拒绝了,但同时,宇文邕却有意无意地在朝野间宣扬以儒道治国的理念,而身为一名饱学的儒士,崔猷当然知道,历代儒家都把效忠君皇作为其一切言行的起源和归宿,宇文邕这么做的真正用意岂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崔猷进而联想到,如果宇文护亲率大军伐齐,战事进展顺利还可,倘若一旦兵败,难以预料留在长安的宇文邕会不会趁机发动政变,和宇文护之间发生直接冲突。

身兼同样有着深厚忠君理念的儒士,以及深受宇文护信赖的僚属这两种身份,崔猷既无法向宇文护据实说出心中的隐忧,又难以做出于宇文护不利的选择,只得在面对宇文护的询问时选择了回避和沉默。

而此时,一向善于逢迎的尹公正已瞧出宇文护明显倾向于出兵伐齐,立马转变了之前的态度,主动向宇文护进言道:“前次晋公分遣两路兵马伐齐,郑国公(达奚武)于晋州受到齐朝大将斛律明月率军阻拦,相持多日难以取胜。今番晋公倘若亲征伐齐,齐人必在河北、晋南两路集结强将重兵布防,因此,下官主张,东征大军应避其锋芒,出潼关主攻洛阳,尔后与突厥南北并进,夹攻河北,则关东庶几可破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