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一个朝代、一段比较长的历史时期说清楚,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所以在这里我只说大面儿上的情况,细节上就不做过多探究了。说宋朝之前,我要先从《水浒传》说起,因为有许多人对于宋朝的了解都来源于《水浒传》。
我小的时候是很喜欢施耐庵的《水浒传》的,当然刚开始没有机会接触到小说,我看的是98版的电视剧《水浒传》,也就是李雪健老师主演的那部,后来才看的小说。
小的时候喜欢得不得了,但长大了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再回头看这部小说,就发现了许多问题。当然这不是小说本身的问题,因为它是一部小说,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因为自己头脑中对于宋朝的印象主要就是小说《水浒传》里面的那样。
首先就是一些常识性的问题,《水浒传》里面的英雄好汉们动不动就拿着金银花用,但宋代金银就不是通行货币,主要是数量比较少,宋代是铜本位,通行货币是铜钱,有的地方甚至还有铁钱,但铜铁太过笨重,价值又相对较低,所以才会出现纸币交子、钱引、会子等。实际上直到明代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之后朝廷才开始铸造银锭,银子才成为国内流通的主要货币,而且后来明朝灭亡,白银的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有兴趣的朋友推荐看一看央视的大型历史纪录片《中国通史》,后面明朝有一集《白银帝国》)。而这也大大影响了后来的许多武侠小说。
其实《水浒传》你也完全可以把它当成是一部武侠小说来看,以一抵百,以一当千,不能说这样的人没有,但古代战场上打仗都是要先摆好阵势的,很少有单个人出风头的机会。和《三国演义》里面一样,两个武将出来单挑一下就决定战争的胜负,我想大多数人都明白这完全是扯蛋。《水浒传》这部小说你甚至都可以把它当成神话小说来看,毕竟书中写的这108将本来就是魔君转世,而且书中的神棍公孙胜还多次施法,帮助宋江取得战争的胜利(我看书的时候就想既然道法这么厉害,干脆每次都让公孙胜施法直接把对方灭了不就行了,还打什么仗)。
另外还有许多其他常识性的问题,就比如《水浒传》里面的英雄好汉们一到饭店就要喝酒和吃肉,而肉是什么肉呢?熟牛肉,而且还说黄牛肉最好,水牛肉似乎档次就低了。但宋代是明确规定杀牛是犯罪行为的!史书上唯一有记载的包拯所断过的案子就和有人杀牛有关。《宋刑统》卷十九还规定:“盗官私马牛及杂畜而杀之,或因仇嫌憎嫉而潜行屠杀者,请并为盗杀。如盗杀马牛,头首处死,从者减一等。”宋代杀自家的牛也要判“徒二年”的刑罚(当然会折成脊杖),重者可能会刺配。《水浒传》里面几乎所有的客店都在顶风作案,而官府就好像跟没有一样。
这当然不奇怪,因为《水浒传》里面描写的官府和没有也差不了多少。水泊梁山上的英雄好汉们一会儿打青州(山东),一会儿打到大名府(北京),不费多长时间就能跑到江州(江西省九江)劫法场,这官府确实和没有一样。当然了,小说肯定要凸显主要人物们的厉害了,后来还打败了辽国,之前那些当然就更不算什么了。但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的呢?宋江农民起义确实起于水泊梁山,但并没有像小说中那样占据水泊称王称霸,而是在一定区域内流动,而且也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起义的规模也远没有《水浒传》里面的那么大,甚至还没有同时期的方腊起义大。当然宋江起义之所以会爆发,以及能够持续这么长一段时间,也是由于宋徽宗贪图享乐,朝廷中贪官污吏横行,因而任其在鲁南、苏北一事活动所致,后来威胁到了富庶地带,朝廷才决心剿除。
真实的宋江其实是一个渔民,施耐庵把宋江塑造成一个文吏,应该跟自己的经历有关。据考证施耐庵也是一个衙门的小官吏,所以他对衙门的公门事务比较地熟悉,但其他的比如朝廷里面的许多东西他似乎就并不是十分地了解了,而且他所了解的也是按照元代衙门的情况来描写宋代,虽然他的时代和南宋末年只隔了不到一百年,和北宋也只隔了二三百年,但是他毕竟不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就不说古代那时候了,就是信息已经非常发达的现代,我们对几十年前的许多事情也都并不是十分地了解了,就更不用说古代二三百年前的事情了。
所以想要真的了解历史还是得去看史书或者观看历史学家上课的讲座,即使只想看片来学历史,那也得看靠谱的纪录片(比如央视的《中国通史》《瓷路》等)。
看《水浒传》这类小说,就好比你十几岁的时候看古惑仔、《猛龙过江》、浩南哥一样。你看了很多古惑仔的电影之后,肯定会认为香港就是那样,黑社会横行,在大街上动不动就会有人出来砍人,时不时就会有两伙黑社会对砍火拼。但你如果也看新闻的话,就会知道当时的香港被称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当然现在的香港已经被废青们搞得乌烟瘴气了)。当你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很可能你的世界观会崩塌,但这也意味着你长大了,终于明白了小说和影视剧与真实情况的差别。《水浒传》也一样,施耐庵生活在元末明初那样的动荡混乱的年代,那个时期也许确实会比较像小说里面所描写的那样,但二三百年之前的北宋肯定不会是那样。真实的宋朝就没有小说里写的那些情况吗?肯定会有一些,但绝对不会像《水浒传》里面写的一样随便走到哪个山头都有强盗在那里占据,随便走到哪个树林都有人在那里剪径(强劫),进十个客店七八个都有可能会给你下蒙汗药,然后把你做成人肉包子。你要是真相信这个,那就太中二了。
接下来就要说一些对施耐庵先生很不敬的话了,不过首先我要声明这都是我的猜测,很有可能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由于施耐庵也是衙门的小官吏出身,我觉得《水浒传》的第一主角宋江的形象应该就是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来设置的,包括《水浒传》中他对女人的态度,也能透露出现实中他对女人的看法,甚至从潘金莲和潘巧云等的那些事儿上也能看出一些原因来。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所描写的英雄好汉们个个都是不近女色的男人(除了矮脚虎王英等极个别之外),好像只有生理不正常的男人才能是英雄好汉一样。当然大家都明白,这是不符合人性的。而且小说里面宋江由于对人友善,还经常散财帮助别人,从而得到了全宋朝英雄好汉们的仰慕,他们连面都没有见过,只听说过宋江的名声就一个个全都说要去投奔他,而且等真的见到了,无论是多么高大厉害的英雄好汉都立刻跪下来冲宋江叫哥哥。
就不多说宋江一个押司文吏能有多少钱让他来散财给那么多人,就算他家里真的很有钱,他散了财,周济了一些英雄好汉,那些英雄好汉可多是杀人越货之徒,他们就都能因此而仰慕于他?离得多么远也都想着要去投奔他吗?想想现在吧,现在信息这么发达,但无论你是那种央视频繁宣传的好人,还是名气很大的明星,也不可能让全国人民都仰慕你,都想要去见你,就更别说只是一个小人物了,我觉得宋朝的人即使是英雄好汉也并没有高尚纯真到这种地步吧?成年人应该都明白,人不能说就完全不考虑道德品质之类,但首先看重的肯定是利益。事实也是如此,真实的宋江是个渔民,平时乐于帮助附近的百姓,并且资助落难之人,得到了水泊梁山地区人民的爱戴,这虽然是出于品德,但这口碑的得来其实也是出于利益。真实的宋江虽然得到了水泊梁山地区英雄好汉们的拥护,但在相对现代信息并不发达的宋朝,别说让全国其他地方的人爱戴你,恐怕人家连你的名字都很难听得到,所以《水浒传》中那样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那只是施耐庵把自己化身宋江的一种理想而已。
现在大家看《水浒传》都把宋江看成是一个反面人物,似乎觉得施耐庵也是对宋江这个人物没有好感的。但我并不认为是这样,宋江绝对是《水浒传》的第一主角,正面人物。《水浒传》最终的结局是一个悲剧,其中蕴含着施耐庵想要为汉人朝廷建功立业的愿望和对朝廷的不信任这两种复杂的感情。历史上真实的宋江并没有想要招安,而是被朝廷派遣的张叔夜打败之后投降了,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于是招安他,宋江是被动招安的,不过宋江之后又反叛,最终失败被杀。《水浒传》中的宋江一心想要招安其实表现的是施耐庵希望为国建功立业的感情,而招安之后的悲剧则表现的是施耐庵对朝廷的不信任,以及对宋代朝廷的怨恨。
《水浒传》中的宋江是施耐庵作为一个小文吏的梦想。就算你是名将关羽或者是呼延赞的后人,就算你之前当过多么高的官,就算你武艺多么地高超,就算你有多么高深的法术或者智谋,就算你有什么独门的绝技,也都得拜倒在我这个矮小的黑三郎面前。
我如今不喜欢《水浒传》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里面的武将们都是只要一被抓,宋江说两句好话,就都跪下投降了,没有一个宁死不屈的,当然了,要不然怎么凑够108将呢?而且衙门里面的人无论官还是吏都是只认得利益和义气,没有一个坚持法律原则的。但真实的宋朝是中国古代最有法制化倾向和平民化倾向的朝代,当然在皇权统治之下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法制化和平民化的,不过相对而言已经法制化多了。
我觉得施耐庵先生之所以要写《水浒传》这样一部小说,是饱含着对宋朝的怨恨的,因为他生活的元代是一个汉族人备受欺压的朝代,特别是像他这样的南人(原南宋统治地区的汉人),所以他心里怀着对宋朝军事衰弱和最终汉族政权第一次被彻底吞灭的深深的怨恨。施耐庵的这些情感都是可以理解的,《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我所批驳的,只是它里面的历史,我还是那句话,如果想要了解真正的历史,还是要去看史书或者历史学家的讲座,至少也得是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