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4章 赵王的捐献(1 / 1)如是了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天后,赵王发起的幽州官绅向北方捐献的粮队启程了。粮队共分为三队,分别驶向东北、正北和西北,分别是后世的呼伦贝尔、克什克腾和鄂尔多斯。每只粮队都有十辆马车,每车大约十石粮食。每支粮队都打起了“赵王捐赠”的大旗,每辆车上也都插着小旗,写着相同字样。赵王亲选了一些嗓门大,能言辞的士卒充当队首,走到哪里讲到哪里,到处宣扬汉契一家,一家有难,八方支援的话。只把幽云地区的汉人说成活菩萨一般善良。

暗地里,高勋在每队里都安插了善计算、懂经营的文士,要他们在沿途注意观察记录商业机会。曾册也争取了三个名额,叫关小乙、肖五子和喜哥儿三个各去一队,他们随行只有一个任务,多看多记,尽可能多的了解当地的情况。另外曾册还给了他们每人百贯钱,供他们自用。

成快脚也没能留在幽州,曾册将他派回了宋国,叫他去开封找胡运来,他给胡运来捎个信,辽国这边会有大批的战马交易,叫胡运来提前准备下粮食交换。其实,这一趟曾册本来想自己去的,但考虑到工地真的离不开他,二来是他这个“逍遥男”的爵位毕竟是个辽官,万一被大宋的人知道了将他扣下就麻烦了。他现在在大宋还没有经营起任何人脉和势力。他现在还不能冒险。

兄弟四个都打发走了,曾册跟前就剩下了乔楚、张谋和陈艺三个。乔楚经过这段的休养,胃口早就恢复了正常,但依旧食量惊人。他每日里无所事事,只盼着曾册有空就跟他切磋武艺。乔楚在武学方面很有天赋,曾册的那些近身博击技巧他一学就会。抽空就练,以至于曾册与他对战只能自保,却已没有战胜的希望了。

乔楚倒也教了曾册不少战阵杀伐的办法。以前曾册就是战阵上用的枪棒,但他很少有机会上阵杀敌,反倒是近身搏击用的最多。眼下有乔楚这种在战场上厮杀出来的师傅一带,曾册进步也是快得让乔楚惊讶。

曾册每天跟乔楚那里打上半个多时辰,他把乔楚当成了一块磨刀石,他要让自己变得越来越锋利。当然,在曾册两人磨刀的时候他也不会放过张谋和陈艺二人。曾册命令他们两个跑圈、做深蹲、俯卧撑。曾册还叫匠人们在他宅子里安装了单、双杠,逼着两个少年每天跟他一样锻炼身体。

张谋和陈艺二人都是十三四的年纪,二人的家境都很不错,也都是像曾册那样家中聘着西席先生,自幼熟读经史子集,都写得一笔好字,也能合辙压韵的诌上几句诗。家中原本都寄希望他们考秀才举人,走科举正途。无奈家中遭到辽军劫掠。一家人生离死别,幸而被曾册搭救。两个对曾册的命令都是无条件的执行。经历此变,他们都知道了饱读诗书眉却手无缚鸡之力的穷酸在这个乱世是无法生存的。

曾册跟二人谈过几次,发现他们学识的底子都还算深厚,读书也是宿儒调教出来的,中规中矩,与这个时代非常契合。更为可贵的是他们仍然年少,世界观还没有固定。曾册讲的许多新道理都能点亮少年眼睛里的亮光。曾册正好把给高充学习的教材重新整理一遍,让两个少年学习他的教材。并让两个都记笔记,做习题,搞单元测验。两个少年的进步都很快,仅仅个把月后,曾册就将二人与高充合并在一起上课了,而且把高充日常的作业批改和单元测验都交给了二人帮他完成。

张谋是个聪明机敏,主动性很高的人。他跟着曾册学了两个月后就交上来一本笔迹清晰,条理分明的笔记。曾册看罢非常感慨,觉得张谋能用当下人的语言和思维把数学、自然和基础牧物理常识讲解得非常清楚。

陈艺则跟张谋的外向相反,他更沉稳深思,更加专注一点也不浮躁。曾册绝得这两种品质都很好,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限制。曾册打算好好培养这两人,将来机会成熟后就创办起教育事业,这两个少年都是未来的主将。

关小乙他们一来一回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带回来的消息令人吃惊。虽然辽国在所有人心目中是个国家,但在北边的草原上却没有多少人拿这个国号当回事。他们那边还是有力量就去抢周边。没力量就忍疾挨饿静等死亡降临。他们那里的人都十分麻木,不知道他们属于大辽国,只知道他们自己是乙室部或者是迭剌部的。家族里挨饿,就要等着家主拿主意,或是向部落首领去要,要么就坐等饿死。勇猛些的人就冲到别的家族里去抢夺。当听说部落头领要带他们去抢粮食,他们都会毫不迟疑的带上全部家什应争出发。

当他们看见赵王送来粮食白白给他们吃,他们几乎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在他们的心里认定的道理就是:好东西只有两种方式换取,一是用相同的劳动换回,一种就是用鲜血换回。白白有人送东西这种事他们听都没听说过。他们开始打听赵王是谁,打听辽国是怎么回事?他们领过粮食后,把自己的牛、马、羊甚至是女人都送给粮队。因为有高勋的严令,粮队的人都不敢收。他们只是向部落的人们宣传,下一批粮食来得更多,只要他们牵马来换即可。

肖五子和喜哥儿他们那边的情况也十分相似。肖五子看上一个猎户送来的虎皮。粮队的人看后说是上品虎皮,在幽州的话百贯钱也不见得买的下来。于是肖五子就把一百贯钱给那契丹人。谁知契丹人死活不要他的铜钱。因为铜钱在他们那边没有市场,人们只认实物与实物的交换,很少使用铜钱。肖五子无奈,解下自己的佩刀送给那契丹人。契丹人抽刀一看顿时喜得手舞足蹈,不但把虎皮给了他,还赠送了三根虎骨。

向北边捐献粮食的做法很快在朝廷内外引起轰动效应。以前不了解赵王,很少与燕云地区发生关系的契丹贵族们对高勋的做法大加赞扬,纷纷传诵高勋的仁德名声。耶律沙与撒合等政敌以为高勋怕了。他们以为高勋的助手皮雄被发往云州打击了汉军的势力,让他们紧张恐惧,所以高勋这才被迫向契丹人示好。无论耶律沙还是撒合,他们逢人便说赵王这回服软了,对待汉人就不能心慈手软。

粮队回来后,高勋又把曾册叫到王府中,曾册又下厨做了一锅猪肉炖粉条、葱烧海参和干炸小河虾。高府的厨子们已经学会了炒菜,学着曾册的样子给高勋他们炒过几次曾册留下的菜式。高勋尝得很满意。高衙内却总觉得厨子们手艺比老师的差得很远。

这一回高充对老师的手艺有些失望了,他喜欢甜食,喜欢颜色鲜亮,口感脆爽的菜品。所以这回他只吃了不少小河虾。高勋却觉得猪肉炖粉条和葱烧海参更顺口,香而不腻。这次二人在饭桌上就交流了以粮换马的意见。高勋把朝廷上下对这事的态度说了一遍。他打算马上就送第二批粮食过去。贩马到宋国换粮食的事他打算分开让民间的商人们去做。一旦遭受政敌攻击,他还有个回旋余地。

曾册不禁暗暗佩服高勋的政治智慧,在他这个位置上每做一件事都要把朝廷上下的态度考虑进来,并提前做好防备。真是小心驶得万年船。不然高勋也难于成为三朝老臣。其实曾册不知道,高勋并非全部要把贩马的事放到民间去,而是要用民间客商为他官倒做掩护。高勋已经秘密让冯渥派人到易州与张汉超联系过,叫他多准备好粮食布匹,准备跟冯渥换马。

高勋还叫曾册派人也参与进来,毕竟贩马的利润非常丰厚。曾册毫不迟疑的答应下来。他现在最着急的就是成快脚的消息一直没回来。

曾册只好先通过张大郎在大宋收购了一批粮食送过来,他叫肖五子带着喜哥儿跟着高勋组织的运粮大队第二次驶向北方。这一次肖五子他们按照曾册吩咐的统一口径,对契丹人表达了运粮食来冒风险,可能被辽国朝廷论罪的意思。契丹人眼看全族挨饿,急等粮食裹腹。他们都把送粮过来的人当成活菩萨,听说有人胆敢拦阻活菩萨送粮,个个恨的咬牙切齿,纷纷说要杀掉拦阻送粮的魔鬼。

肖五子他们这次是快去快回,跟高勋的大队汇合,赶了两三千在匹马一路浩浩荡荡的南下。那声势甚为壮观。肖五子和喜哥儿生平以来第一次带队,颇有种志得意满的感觉。他们在北地被契丹人奉为上宾,以前鼻孔朝天的所谓国人对待他们比曾宅里的仆役更加恭顺。这让肖五子懂得了世间力量的对比绝非一成不变。只要有实力就会得到尊重。

肖五子他们的马队回来时,刚刚好成快脚带着胡运来赶到了工地。原来成快脚去开封一路扬鞭疾走。仅仅用了五天功夫就赶到了开封。当他找到胡府时被胡家的豪奢吓倒了。巨大的宅院,光花园就有两处。还有一处足有两三亩方园的小池塘。所有的厅堂楼台无不是雕梁画栋,描金画银。直把成快脚这个乡巴佬看得眼花缭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