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词曰:《秦楼月。慢》四十不惑,看那些淡事如烟。直教人心冷透寒。望楼阁东栏,小雨清清绵绵。盏杯尽不暖。知是春去难回头,收集秋色,只把青春欢。
流景难驻,岁月时时似残年。望冰河孤影,游人三三两两,拭弹琵琶,无人唱《菩萨蛮》。小儿甜语,换来闲雅喧喧。
还是江南好,对酒竟留连。招来知音旧世,看渔人鸣榔高歌,归期不知还。夕阳下,微风细细,独醉秦楼看月满。
上回言道,因金吒阵前欲杀白衣,怎想到突然木吒舍力相救,误伤了木吒,鸿钧老祖见此心中大怒。道家修行,本就是慈悲为怀,方可普渡苍生,今日门中弟子法术不正,老祖自然颇为不快。
遂巡视宫前弟子言道:“道教自有十大神通,非佛家六神通。这若是大乘金仙,则得十大神通。所谓十通者:一则善知他心智神通。以得他心智通故,知其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心无差异,如一世界。乃至百千亿那由他世界,所有众生心,悉能分辨了知。二则无碍清净天眼智神通。以得无碍清净天眼智神通故,所谓十方一切世界无穷众生,逝世此生彼,善趣恶趣,福相罪相,悉皆明见。
三则宿住随念智神通。以得宿住随念智神通故,从前不可说、不可说微尘数劫住宿之事,所谓某处生,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族,饮食苦乐,从无始来,于诸有中,展转循环受生,皆悉了知;四则知尽未来际劫智神通。以得悉尽未来际智神通故,了知将来际不可说、不可说微尘数劫之中事。
五则无碍清净天耳智神通。以得无碍天耳智神通故,于诸一切领土,所有声音,欲闻不闻,随便自由。六则无体性智神通。以得无体性智神通故,能不动本际而往诣十方一切刹土,好处群生。七则善分离一切众生言音智神通。以得言音智通故,了知不可说、不可说刹海微尘数世界中,所有众生种种言辞,悉能分别懂得。
八则诞生无量色身智神通。以得色身智神通故,能示现无量无边妙色身,云令所化者亲热开悟,能起种种神通,作度惹事业。九则一切法智神通。以得法智通故,善能演说无碍法门,兴布法云,降注法雨,以众妙音,开示悟入,使获清净摆脱。十则入所有法灭尽智神通。以得灭尽智通故,能住三昧正定,而普现色身,譬如光影,普现一切,而于三昧,寂然不动。”
“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身为道家弟子,需知晓道家第一原则“道法自然。“
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去甚,去奢,去泰’。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所以会有’自然--释然--当然--怡然’之态。道家也有这十品转通:一品转通,立能知一方中轻重事,位次别觉圣。二品转通,得知世界有无吉凶事,位次得觉圣。三品转通,能达知罪福一切宿命来往生处,果报由趣,位次正觉圣。四品转通,能以心逆照未然福祸阴中事,位次通觉圣。五品转通,普知十方无极世界一切缘运由趣休否事,位次大觉圣。切缘运由趣休否事,位次大觉圣。
六品转通,通玄观知悉达十方界域众圣处所,只如指掌,分行散影,虚空无碍,位次妙觉圣。七品转通,普知天地运趣机数,有无远近,悉无障碍,位次洞觉圣。八品转通,身居立忘,形如日中景,一切观彻,位次观觉圣大圣。
九品转通,普能开明,放身中光明,普照十方一切,普见上下,明,普照十方一切,普见上下,无不洞达位次普明大圣。十品转通,普观普察普明普照,无幽无冥,洞知天地,光显十方,湛然常存,位次洞明大觉至真大圣也。斯行之业,皆从法而转入。这十通大圣,其德高妙,自非法之功莫能转焉。‘’
宫前两派弟子听的老祖传经道语,场中一片安静,鸿钧老祖微微吐气又言道:“今日比试,金吒心露凶气,自然不是道家弟子修性之为,你虽得文殊普教,但数劫已定,自罚你轮回人间三世,若修来正果,文殊自会再渡师徒之缘分。文殊你修身于如来之处,自去反省,世间之事,少多管闲事,望你等好自为之。”听完鸿钧老祖之言,文殊金吒知此事已定,只好口中诺诺,应声而去。
女娲娘娘本想质问金吒之错,见师兄已定得处罚,玉虚宫之事乃是鸿钧老祖家事,不好在细致追究,遂率女娲宫弟子等人先自告退。等众妖族离去,元始天尊面临老祖言道:“弟子知道这事皆文殊管教不严,让师尊恼怒,可这金吒处罚是否严重?”
“此事已定,不必再言,”鸿钧老祖已洞晓天机,自然处罚有的原因。
“今日先回玉虚宫中,天尊早时歇息,明日比试有你出场应对那玄女,”言罢自拂袖而去,回宫中静坐,这鸿钧老祖法言已出,在场弟子有谁敢多言,皆自散去,等待明日比斗。
话分三处,单说文殊、金吒离开玉虚宫,云头金吒想起今时之事,不由得泪流满面。文殊也是好言相劝,老祖罚的三世轮回,也是念在门中弟子,平常这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自有的一说:世间所有众生的身体、长相,一切皆是因果;世人的身形相貌、言行举止、行动作为,没有一个众生无“习气”,每个众生的习气都有来由,端看此人的外相、言行、动作就可以知晓,他从六道中何处来。
六道者:一曰、天道,二曰、阿修罗道,三曰、人道,四曰、畜生道,五曰、饿鬼道,六曰、地狱道。此中上三道,为三善道,因其作业(善恶二业,即因果)较优良故;下三道为三恶道,因其作业较惨重故一切沉沦于分段生死的众生,其轮回的途径,不出六道。鸿钧老祖罚的金吒人间三世轮回,却也在上三道之人道。
若言语中不加那人间二字,必去经的下三道轮回,这下三道首经畜生道者或此人神智暗钝,为人处世愚蠢又少智慧,毫无分寸,懈怠懒惰。或多贪多食,不挑粗细(什么肮脏都吃,还洋洋得意无所谓)。
或个性又拗又戾,说话也很唐突(率性鲁莽)。或此人身强力壮,常当负重(身强体状像一头牛,适合去搬重物)。或喜欢结交愚痴之人,视为知心好友。或很喜欢蜷着脚(躺卧习性)。或随时随地躺在地上,也不会去避开肮脏污垢。
或喜欢裸体,不羞不耻(能不穿衣服就不穿,没有羞耻之心)。或心常虚诈,常异言、常诳语。或妄说他人,谄曲不实。或喜欢谋取他人财物,常爱抵债。或见善不能发心,不信正法,常造不善十恶之罪。
此类众生已流浪生死往返于恶道,经无量亿劫不可数岁月,于此世难得此人身,却仍如此,因此死后再返苦海,堕入畜生道中。经得地狱道者:或听他的声音嘶破得像驴骡在发声,声音很大,而且匆匆吼唤又很暴戾急躁。此人常常言而少信且多诳语,让人难以相信,像没有亲友似的人。
或此人长相丑陋,而且不敬师长、不信正法。或不孝不义、无惭愧心。或好行杀生之事,常造作诸恶事。或此人短命不得长寿。见善难发菩提之心。综观上述,这种人从地狱道中投生人道,注定死后再堕入三恶道。饿鬼之道确也少数魂灵能去轮回,这里不再细表。
老祖命金吒只是轮回人间三世,均为人道,也见其心思细腻,金吒此时也知鸿钧老祖心意,遂泪别师傅,回家中与父母跪别,自去人间渡的劫数,此处不再细表,略提唐玄宗时金刚智,修心讲法,确也为一代佛家名师。
分说女娲回的山下,自然教训白衣、青云一番,众妖族立于女娲休息帐前,皆不敢多言。女娲令玄女进的帐中,仔细安排明日比试之事,自传的一些心法予她。玄女也知明日阵前比试者乃元始天尊本人,这元始天尊乃是鸿钧老祖座前弟子,经的万年劫数,生於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法力极高,虽是上神弟子,但也名居上古大神之列,三清之中。
自己虽已得女娲娘娘真传,心中依然坎坷不安,怕有闪失。退回自己帐下,没有丝毫困意,来回帐中踱步不停,忽听帐中上方有人暗自窃笑,回眼看之,不知何时帐中来一道者,想这玄女何等法力,来者座于帐中,竟丝毫没有察觉,只见此道者已有师尊之龄,却也骨中直透上神之气,定座帐中上方。见玄女不识,道者轻诗言道:
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人还在前。
今年才活十八岁,一个混沌是一年。
贫道本是昆仑客,石桥南畔有旧宅。
修行得道混元初,才了长生知顺逆。
休夸炉内紫金丹,须知火里焚玉液。
跨青鸾,骑白鹤,不去蟠桃餐寿药,
不去玄都拜老君,不去玉虚门上诺。
三山五岳任我游,海岛蓬莱随意乐。
人人称我为仙癖,腹内盈虚自有情。
听的此言,玄女忙上前跪磕行礼,知来者乃师尊师弟陆压道君。这陆压道君,乃是创始元灵四大弟子之一,创始元灵只收的四人为徒: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和陆压道君,前三者道法功深、开宗立派功德着实开天辟地,偏是这最小的小师弟陆压道人,生性胡闹打混,从无一天正经,其师侄太上老君、如来等,尚尊其为小师叔,知道者也尊其为陆压道君,小辈神仙之中,却是闻者渺渺。
但这陆压道君从不计较后辈之事,依旧我行我素,偶尔出来闹点事儿。陆压道君行踪总是飘渺难测.拥有宝贝葫芦状,名为斩仙葫芦,有眼,有翅,一飞刀,善封印元神,可斩神仙妖魔于封印状态.颇为玄幻。天地万劫之后,只是在姜子牙封神之时,出来嬉闹一番,后又不知所去何处?玄女知道这师叔飞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上不朝火云三圣皇,中不理瑶池与天帝(彼时天庭似乎还非玉帝掌管)。不在三教中,不在极乐地。不归人王管,不服地府中。潇潇自在任我游,自自在在散圣仙。
今日突然出现,却也不知何事?叩首问道:“不知师叔大驾光临为了何事?容小女禀告娘娘,自来迎接。”
“都是三界外之人,何来如此俗套?我就烦的此事,不想见那师兄、师姐。”道君听玄女要去禀报,忙忙拦住。“今日听的你们比试,想必一定好得热闹,闲来无事,过来瞧瞧。”
玄女一听,知道这师叔玩心不改,此事心中正是压抑,哪有的心思陪他玩耍。只因辈分在身,自是轻声细劝,这陆压道君何时受得如此礼仪,直接言道:“你们耍的兴起,倒使我没有乐趣寻得,不行,你上前来,我传你心法,明日比试,定让那什么元始天尊落败。”
玄女听的此言,心中甚喜,知道这师叔法力盛高,此时心中正为明时比试发愁,若得师叔传的心法,明日之战,又填的几分胜算,遂起身上前,仔细听道君传法。心法传教完毕,又令玄女细默几遍,见玄女已熟记,陆压道君起身循身而去。待陆压道君离去,玄女静心打坐仔细修炼心法,备明时之战。
次日再次上的山来,待双方各自落定,玄女出的阵前,手中持一木剑,见此元始天尊指飞傍边一松树,一柔嫩枝条随即飞入手掌之中,元始天尊反手一画,一把利剑顿时出现,玄女见此轻声言道:“天尊师兄好法力。”
“这次比试,点到为止,不希望再发生不快之事,望师妹手下留得情面,”见玄女以礼相待,天尊自然很是客气。于是双剑飞入空中,自有一番争斗。
这正是:好斗自有转世因,天公定数谁知因?欲知二人如何斗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