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一滴血(1 / 1)灵道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咔嚓”

天幕在开裂,幕后之人在暴怒,区区蝼蚁竟敢违背巨龙的意愿。

有东西在逼近,地球承受不住这股威压,出现了崩塌的趋势,这一切的一切,与五千年前何其相像。

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唯一不同的便是他们身后的人,他们仿佛在经历历史。

牧图此时正在龙虎山之上,大手一挥,四面八方的来了青、红、白、黑、黄这五种颜色的土,是五色土。

五色土凝聚在空中,汇集成一座宏伟的祭坛,比着泰山那一座有过之而无不及。祭坛降临在龙虎山之上,牧图坐于其中,这是他的法坛,他要开始讲道了,他要让这大道在地球显化开来。

说起来是年轻道人的功劳,年轻道人所给予牧图的那一张黄纸,记载的是自己祖师对道韵的感悟,而这道韵正是伏羲的道韵。

年轻道人一派起于唐朝,每一代只收三人,但祖师爷却只有两位徒弟。

祖师爷的名号并不是很响,反倒是他的两位徒弟却是名垂千古的存在。

祖师爷名叫袁守城,他的弟子,一位叫做袁天罡,一位叫做李淳风。

袁守城是袁天罡的叔叔,袁天罡是袁守诚的侄子,也是他的大弟子。至于袁守城的二弟子李淳风,自然是不消多说,一书《推背图》,算尽天下两千年。

老者与和尚所说的那两个小子,说的就是袁天罡与李淳风。之前老者与牧图说还有千年的时间,便是在《推背图》中推演出来的,不知由于什么原因,听老者的口气,这两人似乎是陨落了,但又好像是不像,总之,这两位可以称得上是天纵之才。

至于祖师爷袁守城,他从未出手过,对他唯一的记载还是在小说《西游记》里面他给泾河龙王算命那一段,但那只是小说算不得真,也许真的有类似的事件,但却没有真实的记载。

自三皇五帝之后,短短的几千年里,地球出现了不知道有多少尊圣人,地球绝对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三皇五帝之后,又陆陆续续的出现了几位圣人,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诸圣齐出的黄金时代。

单论诸子百家中,就儒家一派,就先后出现了至圣孔子、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子思、亚圣孟子,以及后圣荀子,共计六位圣人。不止如此,世界各地相继出现多位圣人,如荷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释迦摩尼等。

这是一个诸圣并立的时代,可如此多的圣人,竟再也没有一位能达到伏羲的高度,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感知到道韵,更别提大道了。这种局面,一直到袁守城的出现才被打破。

袁守城虽然很有天分,但比着这些圣人们却差得远了,甚至比着他的徒弟袁天罡和李淳风都要差太多。但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一个有着大气运之人,上一个有着如此强烈气运之人,叫做刘秀。

袁守城是古往今来第二个接触到道韵的人,而且他的道与伏羲的道是同一种,预言之道。

或许是因为伏羲的缘故,袁守城始终不能让道韵显化,他能察觉到,也能感觉到,但唯独就是无法让它表现出来,因为几千年前曾有一个半人半妖的男人已经让他显化过了。

他不是这条道路的开辟者,他只是在步那个男人的后尘。

袁守城将自己毕生的心血与研究都写进了黄色纸张中,只希望未来人不要再继他的后尘,能走出一条真正的大道。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流传,这张黄纸流到了年轻道人的手中。

在师兄弟三人之中,他是资质最差的那一个,在某种方面与袁守城很是相像,同样的笨拙,同样的默默无闻。

最终,年轻道人看到了黄纸上所记载的字,他也知道了自己的路是一条断头路、一条没有未来的道路。

为了延续香火,让一脉相承的道路延续下去,他开始不断地推演。可是他实在是太笨了,什么也学不好,师父教给自己的本领,也仅仅只学到了掐算与龟甲占卜的一点皮毛。

好在他很勤奋,他拿着一副龟甲,踏遍了一方世界。所到之处,皆留下了他占卜的身影,每到一处,他便推算一番,资质不够,道行不够,这都没有关系。他用这龟甲,一点点去推,一点点去算,推尽万水千山,算尽世间百态。

终于,他算到了,他算尽了这天下大势。他叫王常月,那一年他240岁。

在他的推演中,他推算到了紫薇圣人的踪迹,这是他唯一算不到、算不清的东西。但世界运行的规律、一切的一切,都自他开始改变。

于是王常月开始遍寻紫薇圣人的踪影,《万年乾坤歌》、《马前课》、《推背图》、《烧饼歌》、《武侯百年乩》、《北海老人历年易理》、《五公菩萨尊经》、《诸世纪》、《格庵遗录》、《弥勒下生经》、《启示录》……

他找到了所有有关紫薇圣人记载的书籍,还是没能发现紫微圣人的奥秘。

但是根据《推背图》中的记载,大约还有不足300年的时间,紫薇圣人便会现世。出于一脉相承的信任,他开始布下一系列的后手,他要让这死路变为活路。

终于,此时此刻,他的目的就要达到了。

他将黄纸送给了牧图,让自己一脉的大道融入到了牧图的大道之中,使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这样,他们一脉的道路便会随着大道的现身而继续前行下去。

原本这一次已经到了地球危急存亡的时刻,地球已经有了新道路,所以出手的只能是新时代的修士,这是属于他们的考验。

仅凭嫩芽般的新修士,又怎么能撑得住幕后黑手的手段呢?即便有着三皇五帝的后手,也只不过是拖延时间罢了。

万幸的就在于那一张黄纸,那是牧图完善自身大道的东西,而那上面所记载的道韵,正是伏羲的道韵!

伏羲的现身,让牧图有了重新拿回自己道韵的契机,也正是如此,只要牧图成功唤醒大道,地球便会再次进化,届时,幕后黑手的目的便会彻底覆灭。

“嗡嗡嗡”

空气也在震动,众人都紧紧的靠在一起,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终于,有东西来了!

那东西带走无尽的威势,从遥远的星空深处,降临到了地球。

那是一滴血!

一滴无敌的血,仅凭威势便镇杀了大批的人,直接被碾压成血雾。

“你敢!”

舜帝大喝一声,紧接着,三皇五帝便齐齐出手,施展出他们的最强手段,将众人护在身后。

牧图也专心致志的在准备,他不能出手,伏羲给他的眼神就是让他不要分心,做他应该做的事。

“一滴帝血!”黑袍人在惊呼,然后不敢置信的后退。

“不可能,不可能,这世间怎么可能还会有活着的大帝!”

黑袍人不敢相信的抬头看着空中的那一滴鲜红色的血液,那样的朴实无华,但那其中所蕴含着的力量,足以毁灭星辰!

“究竟是哪位大帝?一个小小的零号,竟然引动了一尊潜伏着的大帝,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

黑袍人神神叨叨的,最终消失了,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天空中,交战才刚开始。

那滴血液化作了一个人形,不知道是谁,看不到脸。然后,对着天幕一拳打出,整片天空都四分五裂,露出了外面的一片漆黑的虚空。

那血人在空中缓缓走了过来,所过之处连虚空都被他给踩碎了。

三皇五帝也纷纷拿出自己最强大的手段,准备迎敌。

一时间,各种手段纷呈。

一副巨大的八卦图出现在上空,大的将天都给遮住了,日月星辰都落在了其中,沿着其中的轨迹运行。

一根木棍出现在了燧人的手中,木棍的一头燃起巨大的火焰,那是众生意志所点燃的薪火,薪火相传,薪火不灭,传承不止。

一棵巨大的古树拔地而起,庞大的树冠遮天蔽日,粗壮的根须如同一条条的巨龙,从土壤中显露了出来,发出了淡淡的清香,让人心智通明。这是一棵茶树,庞大的身躯,被称作茶中之祖都毫不为过。

“吼!”

一条黄龙从天而降,带着神兽独特的威能,游曳在黄帝身后,最终化作一把大剑,握于黄帝之手;随后,一颗巨大的星球逐渐靠近地球,最终浮现在黄帝的头顶,那是轩辕十七。

颛顼一手指天,只见天越来越高,一手指地,地越来越沉;自脚下的大地之中长出一把干,上面刻有一字,曰:圣;自头顶的天中飞出一把戈,上面亦刻有一字,曰:德。颛顼一手持干,一手持戈。

“咚”

钟声悠扬,悦耳动听。于帝喾头顶浮现出一口古朴的大钟,不敲自鸣,曲曰九招。

“咚,咚”

一面巨鼓出现在唐尧面前,这震耳欲聋的鼓声响彻云霄,敲击在众人心口;同时,一根巨木也出现在一侧,颇有顶天立地之威。这就是谏言鼓与诽谤木。

最后,一方石质大印,携带着镇压一切宵佞之威,悬于虞舜之顶,上书孝、贤、仁、德四字。

刹那之间,三皇五帝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