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正午,刘辰周瑜等人便先到了寿春,后面的山民们也在陆续抵达,十日时间,他们的牲口、财产等都已全然到了陈家乡。
刘宅内刘辰等人刚到院长,就召集了人手:老马、赵山、杨宏、陈乡长等人,刘辰带领着他们一起商讨,在陈家乡新建一个乡的打算。
“大家看这吴家新乡,建在何处为妙,200户人800人口不多,但也不少,我估计需要一百亩地才能安置,耕种的土地则需要千亩左右。”刘辰说道。
刘辰看向陈乡长又道:“陈乡长,你比较熟悉陈家乡,200户人不多,应当以何处安置,你说说看,但说无妨。”
陈乡长摸着胡须思量许久后道:“陈家乡外不远有一杨树林,也就是主公去年置办家具时砍伐的林子,那杨树林很大,估摸有几十亩大,而且地势还算平坦,加之周围几十亩土地,建设200户人的村落房屋足也!”
刘辰笑道:“好,如此便好,此外在陈乡与吴乡相接处设一菜市场,所有物品买卖皆规划在此,再者设立一学堂,让陈乡和吴乡的小孩都能来读书,置办公事皆有护龙山庄打理。”
刘辰把所有搬迁的吴家乡的乡亲们安置在陈家乡住下,并支付他们吃喝用度,白天则带领人吴乡的人杨树林砍伐,为自己建设家园。
加之自己的砍伐队也暂时放弃了深山好木材的砍伐,全力先建设吴家乡,以安置新来的乡亲们。
十日很快过去,树林被一砍而空。
生活富裕的陈家乡皆是拜刘辰所赐,刘辰把没有房屋住的吴家乡人安置于此,自然相处融洽,吴家乡百姓们看见这样幸福富裕的陈家乡人,对自己的以后的生活也充满了希望,这可比当初在大山狩猎时候好多了。
土地比较肥沃,而且有着大量的耕牛,先进农具,加之高产农作物,一年的收入足够吃几年了。
刘宅内,刘辰再次召集人手商讨着新乡的建设,刘辰正坐在主位,把自己的分布图以及计划分发下去,给大家伙看。
吴家乡房屋建设要一体化,具体如下:
1人到4人之户:300平米建设标准。
4人到10人之户:500平米建设标准。
10人以上之户:700平米建设标准
“这些分配一个平米不能多一个平米不能少,都要按人口分配。”刘辰的手下们自然知道刘辰平方米的意思,这种计算单位,简单方便,也很精准。
“另外土地问题,每户五亩地,五人以上的多一个人加一亩,男女不限,老少不限,每家必须有一亩灌溉良田,两亩上好土地。”
“另外鼓励生育,新生儿一个奖励1000钱,还可以去护农山庄申请加一亩地,这个不考虑五人以上加地政策。”
刘辰滔滔不绝的说着,这可是后世的改革开放啊,只不过刘辰更土豪,有钱又有地,刘辰就是任性。
“50岁以上的老人,由于没有劳动力,每个老人可一年领钱1000,有多少算多少。”
“鼓励生育政策和养老政策陈家乡和吴家乡共同进行。”
现在有着自己的高产量农作物,真的不怕人口问题,只要自己有土地一万亩,就能养活一万个百姓,有百万亩,就能养活百万百姓。
东汉人口才6000多万,由于工具的落后,加之朝廷的腐败,还养不活这六千万人。土地这么多,六千万还有人饿死。
以后有了刘辰,大汉这么多土地的情况下,养个几亿百姓一点问题都没有。
除了自己的陈家村乡以外,天下十三州很多地方都是饥饿的百姓,这就是东汉末年的现状。
当然,这些的措施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谁只要有新的措施,利国利民的措施都可以提出来,要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
“先利国再利民,国家没有了那里还有百姓,但话又说回来,失去了民心,离亡国也就不远了,所以国家强大的同时,也要让普通百姓富起来,国家和百姓就像水和舟一样,国家是舟,百姓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可是治世名言,多少君王明白这个道理,可却因为这个道理而亡国,说白了国家这个大机器,动力就是百姓,没有了百姓这个能源,机器怎么运转。
这时候周瑜站起身来拍手称快道:“好,大哥说的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哈哈,要是大哥当皇帝,天下百姓就有福了。”孙策激动的说道,也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还笑得出来。
“伯符,休要胡言乱语。”刘辰轻喝道。这时候典韦上前说道:
“主公,你本就是帝胄之后,我看那皇帝老儿还不如大哥来做,一定能还老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你…你…你们两个以后不许胡言,再说此话,我定不饶恕!”刘辰气得咬牙,这帮兄弟,怎么说这样的话,这个天下目前还是灵帝的,虽然昏庸任由十常侍摆布,但俗话说大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这大虫现在都还没死,只是很虚弱,还没到死的时候,怎么可以说这样的话。
从自己兄弟的言行中刘辰可以看出来,如果有一天刘辰称帝,他们是非常愿意支持的,因为天下百姓只有跟着刘辰才有希望。
大汉这个天下,自董卓进京开始就成了名存实亡的了,但曹操死后也依然是大汉,直到曹丕篡汉自立为魏国后,大汉就是真正的名实皆亡。
典韦孙策今天说的话虽然鲁莽,但是他们也是看人说话的,堂下皆是刘辰心腹,如杨宏、周瑜、等人早已知道刘辰非池中之鱼,早晚有一天得一飞冲天,成为翱翔蓝天的青龙,只是时间的问题,刘辰的志向不在于这个小小的郡守。
他们知道刘辰的才能,不是将才,也不相才,而是真正的帝王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