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州,一座著名的历史古城,早在《禹贡》上就曾有记载,春秋时为郑国属地,战国时是七雄之一的魏国都城,汉朝时称为陈留郡,南北朝时更名汴州,因汴水临城而得名。
汴州西距洛阳四百二十里*,在洛阳通往汴州的官道上,这一日疾驰着十几匹骏马,奔在前面的有四骑,为首一人正是恒王李瑱,后面紧跟着的三人分别是御史中丞崔宗之,他就是那年上巳节与李白、贺知章等人一起在曲江岸边胡姬酒肆喝酒的八酒仙之一,另外还有刚刚升职户部郎中的前科状元颜真卿以及大内羽林军统领卫伯玉。
这十几人一路马不停蹄奔行了半天,这会儿来到路边一家茶馆前歇下脚来,崔宗之、颜真卿、卫伯玉陪着恒王李瑱坐在路边的一张桌边喝茶解渴,其余随从有的围坐在另一桌,有的则牵马去后院喂草喂水。
李瑱坐在那里,回想着从长安出发前的一天,自己去后宫向母亲郑才人辞行,恰巧吏部尚书李林甫的千金李怡慧也在那里与母亲闲聊,听说李瑱要去河南、山东治理蝗灾,她便提出要跟着一起去。李瑱差点笑出声来,说那不是去玩耍,而是趟苦差事,李怡慧说她也熟读诗书,也许在治理蝗灾上能帮上忙。
当时李瑱心想:这个少女自从在曲阜认识以来,总是有意无意的出现在自己身边,不过自己对她的印象也不错,觉得这个女孩美丽善良、聪慧机灵又饱读诗书。但是随着自己在京城的时间一久,对她的父亲李林甫有些看法,尤其是最近自己一向敬佩的首相张说免职,据说和李林甫脱不了干系,因此对李怡慧也是若即若离,不想走得太近。
李瑱和母亲好说歹说,总算劝住了她。
想到这里,李瑱不禁摇头一笑,喝了口茶,转头问崔宗之:“我们大概还有多久能到汴州?”
崔宗之答道:“日落前应能到,今晚可以在汴州城歇下了。”李瑱又道:“到了汴州后咱们先去农田勘查灾情。”
过了片刻,李瑱叫着颜真卿的字问:“清臣,你那年的武科状元郭子仪现在何处任职?”
颜真卿答:“郭子仪已经去了朔方,在节度使哥舒翰将军帐下任参军之职。郭子仪与下官相熟,闲聊时还经常提到殿下,对您佩服之至。”
李瑱一笑:“本王倒是很久没见过。郭子仪才堪大用,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几人正聊着,就听官道上马蹄声响,一骑白马风驰而过,众人目光扫去,马上是一位白衣女子。待到人骑刚刚奔过酒肆,突然就听李瑱高声冲那马上的女子喊道:“白马上可是公孙姑娘?”
白衣女子嗖地勒住坐骑,转过马身,定睛看着酒肆前的李瑱几人,认出了李瑱和崔宗之,连忙催马走了过来,翻身下马,面上略带欢喜地对李瑱和崔宗之行礼说:“恒王殿下、崔大人,真巧啊,您们怎么在这?”
白衣女子正是公孙玥璐,怀中依旧抱着锦绢裹着的长剑。
崔宗之此时也认出了公孙,之前曾于上巳节在胡姬酒肆见过一面。也回礼道:“原来是公孙姑娘,别来无恙!”
李瑱请公孙玥璐坐下,并给卫伯玉、颜真卿互相作了介绍,卫伯玉之前也在兴庆皇宫的花萼楼见过公孙玥璐舞剑,知道她被圣人封为掌仪散官。
旁边店小二端过茶来,李瑱说:“我奉旨前来治理蝗灾,公孙姑娘何故也来此地?”
公孙还未搭话,羽林统领卫伯玉插话说:“公孙掌仪,殿下已被加封为恒王。”
公孙玥璐并没有过多在意,微笑着说:“恒王殿下,自从花萼楼一别,我在宫里呆了些日子,教一些宫女练习剑舞。而后便离开皇宫,奉师命云游天下,体察民间疾苦,这次本想去泰山一带走走,不想在此巧遇殿下。”
李瑱自那年上巳节见过公孙玥璐后,心中一直念念不忘,听她要去泰山,像是云游而已,并无重要事情要办,于是邀请道:“我等此行是朝廷钦命赴灾区治理蝗灾,为民解忧。姑娘既在体察民间疾苦,与我们此行的目的正好吻合,不妨就留下来与我等一起,助我一臂之力如何?待蝗灾过后,姑娘也就近去泰山。”
公孙玥璐略一思忖,自那日在花萼楼前帮助自己解围后,她对李瑱也颇有好感,莫名对他有种特别的情感。李瑱此次邀请也恰与自己的想法相契合,于是便爽快地答应下来。
颜真卿不禁拍掌笑道:“此行有美侠女相伴,幸事,幸事!”
众人大笑。
喝完茶水,李瑱与公孙玥璐等人起身上马,继续向东奔汴州疾驰而去。
一路上风尘仆仆,渐渐地夕阳出现在这一行人的身后,漫天云彩在它的映射下变得火红,李瑱等人已经来到汴州辖地。
一望无际的大片农田出现在众人眼帘,田里的庄稼却已残败不堪,有的甚至光秃秃一片,显然是刚被蝗虫肆虐过的。农户们三三两两的分散在田地里,有的呆若木鸡立在那里半晌不动,有的在收拾破败的庄稼,有的捶胸顿足、嚎啕大哭,有的跪地烧香祈祷。
李瑱众人下了马,沿路观望,眼前情景使他们心情都非常沉重。民以食为天,如今老百姓遭遇如此严重蝗灾,今年收成基本是没指望了,让他们如何度日?
转了一圈后,眼见天色已晚,李瑱与众人离开了农田。
李瑱跨上马,对众人道:“今晚我们不去官家驿站,就近找个客店住下。明天早上,清臣、公孙姑娘你们二位各带两个人再去汴州的农田多看看,了解灾情情况,与农户灾民多聊聊天,征询他们治蝗的建议。我从集贤殿中带来的几本书,上面有前人捕杀飞蝗的办法,你们几个晚上也都翻阅一下这些书籍,然后再听听当地有经验的老农户有没什么好的法子。宗之与伯玉明日随我去刺史衙门见汴州刺史倪若水。”
“遵命。”众人回答。
次日早上,汴州刺史府衙内,人声嘈杂,乱哄哄的一派景象。
刺史倪若水身边围着多个县的县令和州上官员,正满头大汗地向他诉苦。衙役们也是来回穿梭地传送文书,还有应付上访的民户。倪若水干瘦的身子在桌子前来回急急地踱步,听着属下县令们的汇报,焦躁与慌乱的情绪溢于言表:“又来了,又来了!这该死的蝗虫,非要把汴州的庄稼全吃完了才会罢休吗?是不是尔等祈祷上天不够诚意啊?”
“是啊,如今民众情绪已极度不安和慌乱,蝗虫再这么吃上两次,整个汴州农田将真要绝收了。还请刺史大人替大家做主,赶紧拿个办法啊。”
“我们县请了寺庙的和尚们天天烧香祭拜,祈祷上天开恩,但……哎哎!”
“我们那也是啊,官民一天不拉地祈祷,这咋还是不管用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正乱无章法的说着,倪若水也是脑袋越来越大,心中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时门外走进一人,正是他的副手、汴州长史仆固怀仁,来到倪若水身旁说:“大人,门外衙役来报,朝廷的钦差御史已经到了刺史衙门口。”
倪若水一听,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似的,眼睛放光,急忙喝住吵吵闹闹的众人说:“诸位大人不要聒噪了,赶紧随我出去迎接钦差御史。诏令上说的可是当今圣人的皇二十七子、恒王殿下出任钦差御史大臣,还有三位朝廷重臣当他的助手。”
倪若水、仆固怀仁带着汴州官员快步走出刺史衙门,只见门前站着三人,三人后面还有几个牵马的侍从。三人中为首一人,年约二十,英俊潇洒,颇有当今圣人之风范。倪若水曾在长安为官,见过玄宗本人。料定来人就是玄宗之子、恒王李瑱,忙带领身后众人行大礼道:“下官汴州刺史倪若水不知钦差御史恒王殿下驾到,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李瑱之前不认识倪若水,只见他五十来岁模样,看起来敦厚朴实,面善心慈,于是走上前扶起倪若水:“免礼。倪大人辛苦,诸位辛苦。”
倪若水见李瑱和蔼可亲,没有一点亲王架子,不禁暗赞,说:“下官已接到朝廷诏令,得知恒王殿下亲任钦差御史大臣,御史中丞崔大人、羽林统领卫大人和户部郎中颜大人为副使,主持救灾驱蝗大事。第一处便来我汴州,实乃汴州民众及下官之幸!”
李瑱道:“本王此次奉旨前来,欲与倪刺史及诸位地方长官一道,同心协力,整治蝗灾,为百姓解忧。”
倪若水又指着自己旁边的仆固怀仁说:“这是汴州长史仆固怀仁。”仆固怀仁连忙再次行礼。
李瑱也回礼问:“仆固长史可是来自漠北铁勒九姓*之一的仆固部族?”
“回恒王殿下,正是。仆固部族自贞观二十年归顺大唐以来,受圣人恩宠,赐地于金微*山一带,封我族头领为金微都督,世袭罔替。下官乃金微都督次子。”
李瑱点点头:“父皇经常赞誉仆固部族作战勇猛,忠心可嘉。”
仆固又说:“禀报殿下,下官的家父与兄弟们这几日正在汴州附近游历,等他们回来后再行拜见殿下。”
倪若水笑着说:“我们别站在外面说话了,请殿下与两位大人进到衙门大堂就坐。”
众人进到刺史衙门大堂,倪若水请李瑱坐上座,崔宗之、卫伯玉以及自己和仆固怀仁分两边落座。倪若水问:“诏书上说有三位副使大人,还有一位户部郎中颜真卿大人怎么没见到?”
卫伯玉道:“殿下已经派颜大人等人去农田勘察灾情去了。”
“哦,敢问殿下和你们住在哪里?昨日下官并没有收到驿站官吏来报殿下驾到的消息。”倪若水又问。
“昨日进城已晚,我等就随便找了一家客舍住下。”
“屈尊殿下和各位大人了,是下官接待不周,我这就让衙役们跟随殿下侍从去客舍把大人们的行李都搬到汴州驿馆。”
李瑱开门见山的说:“倪大人,此事先不急,请您把汴州蝗灾的情况讲一讲。”
倪若水答应一声,于是又愁眉苦脸地把汴州各县的灾情经过详细介绍了一番,说完又让仆固怀仁补充了一些受灾数据。
李瑱三人仔细地听着,不时还问一些问题。等到倪、仆固二人说完,崔宗之说道:“听倪大人和仆固大人的介绍,看来汴州的灾情比我等想象的还要严重,汴州也是飞蝗迁徙的必经之地,如果把这里的蝗灾治理好,对周边的一些州县也大有裨益。”
李瑱道:“现在时间还早,倪大人,我们一起去农田察看一番吧。”
“遵命,仆固长史,你看我们去哪一处合适?”倪若水问仆固怀仁。
“殿下、刺史大人,城南的开封县是灾情最重的地区,我等去那里如何?”
“好,就去开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