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春夏秋冬之看戏(1 / 1)太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于我的少年时光,遗憾的人与事也并不多,但有一件,是我至今都觉得无比可惜的!

那便是我没有继承爷爷和爸爸的艺术基因,也没有学到他们唱戏的一点本事!

其实,说那些是他们的艺术基因,可能有些高级!

还不如说是他们的兴趣爱好,或许更为贴切!

我不知道爷爷和爸爸唱秦腔的本领是从哪里学的,只知道的从我记事起,就经常能听到爷爷和爸爸嘴里喊出的秦腔戏词!

那种粗犷中尽含细腻的腔调最让人入迷,仿佛只要听着那个调子,眼前就能看到淹没在时间长河里的祖祖辈辈!

他们勤劳,他们热情,他们也豪放,他们也真诚!

他们将自己的一生都耗在了厚重的土地上,他们也用一生的努力,改变着自己和亲人,也用同样粗犷的声音,吼喊着属于他们的欢喜与悲伤!

就像爷爷和爸爸在简陋的戏台上一样,顶着大珠冠,瞪着高靴,唱着属于他们的戏曲,吼着他们最爱的秦腔!

小的时候,我最喜欢看爸爸在台上唱戏,不仅是因为他总是饰演正派角色,而且还因为只有在戏台上,我才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父亲!

他是那样的从容自信,是那样的笃定优雅,更是那样的公正廉明,总让我想成为那样的他!

与父亲经常饰演的小生不同,爷爷登台的话,只能饰演老生,而且还得挂上长长的胡须!

爷爷饰演姜太公的模样,我记得最清楚!

他总是持着一根长长的鱼竿坐在戏台中央,戴着斗笠,一边清唱,一边捋着白胡子,像是在等着什么人!

不过,爷爷一般是不怎么登台的,他的主要任务是教村里的年轻人唱戏和扭秧歌!

只是扭秧歌并不是每年都会发生的事,只有在村里举办大型社火的时候,才有扭秧歌,舞狮子和跑赛马这些节目!

唱戏和社火在我们乡里从来都是两个事情,虽然有时候会合在一起,但总会以社火为主!

但因为举办社火更加费时费力,所以每个村几乎都是每隔几年才举办一次!

至于唱戏就不一样了,只要搭起戏台,召集齐各路演员就行了!

说到唱戏,那也是我每年最期待的事,而且它只会发生在正月里!

所以,看戏也是我从小的年味,没有了它,我们的正月和元宵节是不完整的!

举办唱戏的活动,是我们乡庆祝元宵节的传统,所以每到正月,各个村子便开始忙着为唱戏做准备!

我们村也一样,每年都会搭台唱戏,而且还在全乡上下闻名遐迩!

当然,搭台唱戏也没有那么简单,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资金!

不过,在这一点上,我们村里流传下来的规矩就显得异常智慧了!

规矩其实也不复杂,就是将村里的每个家庭分成若干组,而这些组以轮流制,依次来当村里举办唱戏的头门!

也就是说,村里每年负责举办唱戏的人是不断轮流的,既不让谁家多出力,也不让谁家少出力!

当然了,当村里的头门也没有那么容易,第一件事就得挨家挨户上门收钱!

至于收的钱数,则是按各家家里的人头数,来平摊预算的,绝对算得上公平!

而且这个预算,都是各位头门在年前的腊月里定好的,也是非常公开的!

还有,头门收各家的份子钱一般都在过年之前!

一来是我们村里忌讳正月有人上门要钱,二来则是为了方便,毕竟想要举办好一次唱戏的活动,还得做很多准备!

至于每年唱戏的这个大事,开端总在正月初九的晚上!

正月初九,在我们整个乡里是具有一种特殊意义的!

爷爷常说正月初九是老天爷的生日,所以这天要敬老天爷,还要点长明灯!

因此,每个村里若是要举办唱戏的活动,就会在正月初九的晚上,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并带着各家的灯绕着全村走一圈,就像祭拜老天一样,为村里祈福的同时,宣告又一个新年已经开始了!

我们把这个仪式叫做出灯,意为各家出一盏新灯,也为村里的这件大事出一份力!

每年出灯是要等天黑之后才能开始的,而起点与终点都在戏场,也在我们村的村学里!

不过,在所有人出灯之前,戏场里总会锣鼓先鸣!

锣鼓的声音是头门的召集令,只要听到那个响亮的声音,村里的每个人便知道要开始出灯了!

我小的时候,最期待锣鼓喧天的声音,尤其是正月初九这天晚上,一听到它,就会激动得弄坏自己的灯笼!

那时候每年出灯,我们家都是我和姐姐去的,而且提的也都是自己做的灯笼!

村里其他家也是一样,出灯的人大多数是少年,其次才是村里的青年和大人!

一般情况下,戏场里的锣鼓声,先会平稳地响上一个多小时,等到它的节奏渐渐变急时,便预示着出灯正式开始!

因为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完全足够所有出灯的人,吃完饭和准备好灯笼!

而且,每当这时,戏场里早已挤满了提着各式各样灯笼的大人小孩!

我们村里的出灯仪式并不复杂,只要等到绝大多数人到齐,便打响一记铁炮,同时以锣鼓开道,组成一条花灯长龙,开始按定好的路线走灯!

这时候的我们最是开心,听着此起彼伏的锣鼓之声,跟着在数百灯笼组成的长龙,行走在我们村最边缘的路上,除了热闹便是兴奋了!

小时的每次出灯,我都要亲手做灯笼,有时会做成一个发光的球,有时也会是一个四方的光匣子!

总之,无关灯笼的好坏,我们总会提着自己做的灯笼,在正月初九的这天晚上,跟着村里的所有年轻人,将我们村用数百个灯笼照亮!

每年的出灯,也是在一声铁炮的巨响中结尾的,而这时,我们所有人已经跟着锣鼓声成功绕村子一圈,又回到了戏场里!

同样,这时多数大人和小孩便会回家,只有像我这样喜欢听锣鼓声的人,才会多留一会儿,多听一阵那种让人热血沸腾的声音!

这天晚上的锣鼓声会响很久,直到整个村子将要入睡时,才会戛然而止!

出灯是每年唱戏的开始,但想看戏,却要等到正月十三以后才行!

每个村子唱戏只唱正月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四天,这也是传统,毕竟是为了庆祝元宵节,而不是开戏班子!

何况在这四天里,村里能唱戏的人,几乎都是白天黑夜各一场,连着四天下来,即便嗓子再好,体力也跟不上!

尤其是正月十五这天,为了庆祝元宵节,白天和夜里的戏都是重中之重,再加上时间又长,所以每年也只能唱这么四天了!

不过,虽然仅是四天,但对我们来说,却比任何时候都玩的开心!

尤其是像我们这些调皮的孩子,总喜欢干一些恶作剧的事,尤其是钻在戏台子地下,用小木棍捅台上人的脚底板!

当然了,如果台上的人是我爸的话,我不仅不会去捅,还要阻止其他人!

所以,每到我爸要上台的时候,我就拿个大棍子蹲在台戏地下守着!

那时候,我们村里的戏台子是用一块块木板搭成的,所以总会有许多缝隙!

不过像这种好玩的恶作剧,也是在我很小的时候玩的,等大一点后,就再没有谁去玩了!

除了恶作剧,能在戏场里玩的事太多了,比如钻幕布,放鞭炮,买玩具,又或者跑到后台看化妆!

再比如做个小生意,像卖玩具一样卖向日葵,我和两位姐姐就曾做过这个小生意!

我现在还记得,大姐背着一个花布包,一左一右牵着我和二姐的情景!

她总会带着我们在戏场里找一个角落里蹲下来,然后打开花布包里的向日葵,静静等着其他小孩来买!

我们卖的向日葵是自家种的,也是妈妈清炒的,很便宜,一茶盅一毛钱!

我不太记得我们姐三到底卖过多少回向日葵,只记得有一年我们赚了好几块钱!

而且那些钱都是一角的毛毛票,拿在手上感觉特别多!

至于那几块钱是怎么花出去的,我是记不清了,只记得那个正月里,我们姐三天天在吃辣片!

那时候我们看戏,并没有在看演的什么戏,只是喜欢在那个热闹的戏场里尽情地玩闹!

不过,我还挺喜欢看我爸唱戏的,尤其是他的那出《拾黄金》,既搞笑又幽默,总能让台下的人笑得前仰后合!

虽然说《拾黄金》算是我爸的拿手好戏,但我还是最喜欢看他演的小生,特别是《斩秦英》里的皇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可惜的是,作为他的儿子,我好像从生下来就是个五音不全的人,唱戏没学会,唱歌还总跑调!

更可惜的是,自中学之后,我们村开始变了,村里渐渐地没了人,尤其是年轻人,一个个总早早的就出门在外了,也总来不及再举办一次唱戏的事来!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关于看戏的事,竟也渐渐淡出了我的记忆!

有时候,我很后悔小的时候没有让父亲和爷爷教我唱秦腔!

不然,也许每当我再想起曾经少年时的年味与锣鼓声时,自己还能找个没人的地方,高吼几声久违的调子!

好让我不会再觉得,自己总是离至亲的人那样遥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