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气节(1 / 1)荒唐假绅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户部衙门前,众士子呆滞的站在原地。看着己方队伍中突然出现的内讧以及周围禁军的反应,他们大多已经猜到队伍中有禁军开始抓人了。

要是放在后世,人群中的便衣禁军那就真的是冒了太大的风险,可惜,这是在宋朝,意志最不坚定的,叛徒最多的,莫过于这些自诩为国为民却最没骨气的文人了。

此刻,这些人的表现更是充分的验证了这一点,当禁军们真刀实枪的站到他们面前,这些人真的是将“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演绎的淋漓尽致。

这些人一个个真的是秒怂,看着之前带头的人被禁军抓捕,站在原地动都不敢动一下,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禁军们押着他们的同伴从面前走过,这些人做的最多的就是使劲往一边躲,生怕挡住了禁军的路引起误会。

宋朝武人受到轻视,即便狄青屡立战功,位居枢密使,可还是低于同样为枢密使的韩琦。而书生更是说,“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能及矣。”

也就是武人再有破天的大功,也是不如耍笔杆子的。

在北宋,士兵是低人一等的,甚至是连妓女也不如。

虽然大宋,有着以文制武的习惯,大量的文人充当武职,可是以文入武,往往是代表高人一等,士兵们训练,这些文人将军歇着纳凉;士兵们啃着馒头,这些文人将军则是吃着盘盘碟碟;士兵们在外厮杀,文人将军们却是欣赏歌舞,文人将军似乎故意、天生与士兵们隔断联系,即便是李纲之流,也不会如士兵们一般野外行军,一天几十里;也不会与士兵们一个大锅里吃饭,更不会亲自下基层看是否克扣军饷,更是懒得监察器械状况,不关系士兵的疾苦,不关系士兵的心理感受,视士兵如蝼蚁,似乎这样才能显示出他们高高在上,特立独行的风骨。

武人,一直是属于被贬低,被轻视的角色。宋朝一直奉行着不杀士大夫,只要是不造反,即便是犯了再大的罪过,也不过是贬官流放而已,最后还是有酒喝,有肉吃,有名妓睡。

不杀士大夫,却是不代表不杀武人。

纵观北宋,最善于以文治武,最善于文人统兵。北宋文人打了败仗,只是被训斥,罚俸,最坏也不过是贬官,因为大宋不杀士大夫;而将领打了败仗,轻则是免职,重则是砍头,因为武人没人权,杀你不需要理由。

宋朝最不缺的就是贪官,士大夫已经丧失了气节,不能指望一个贪官爱国,也不能指望一个贪官有死国的勇气。

实际上,大多数情况,文官背叛比坚守信仰的多。

到了改朝换代,异族入侵的时刻,战争不断,农民在战争中失去了土地,失去了安定生活,为了生存而战斗,会拼死抵抗异族入侵;武将与异族军队拼杀不断,大量袍泽死在了敌人手中,可能有父母,可能有族人,可能有亲兄弟,心中有血海深仇,往往也会血战到底;皇帝面临生死危机,世人都可以投降,唯有皇帝不能投降,投降没有好下场,皇帝的抵抗意志也较为坚定。

所以说,意志不坚定的,叛徒最多的,莫过于这些文人了。

在改朝换代的大乱时代,不论是哪一个最后胜利,哪一个当权,他们都可以当官,享受着各种特权。同样是投降,武将投降,可能遭到忌惮,遭到诛杀;可是文人投降后,忌惮较小,很少诛杀。

文人可以说稳坐钓鱼台,有了这层保险,谁还会傻傻的抵抗外敌,因此不论是宋末,明末,还是抗日战争时期,文官集团中汉奸辈出,争相卖国,官位越高,卖国越是痛快。先是有刘豫,后世有史弥远,又有范文程、洪承畴、钱谦益,直到后世的汪精卫。

而意志坚定,誓死卫国的很少,北宋只有一个李若水,南宋只有一个文天祥,明末只有一个史可法。

观点有些偏激,可是很现实,很残酷。

此刻,在场的禁军们看着之前还一副为国为民义愤填膺的士子学子们在真刀真枪面前秒变软蛋怂包,不由得发出噓声与讥笑。

一旁的薛向及户部官员看着这些士子学子们的表现,都不由得为他们感到脸红。

实在看不下去的薛向向前一步大声阻止道:“好了,扇动你们闹事的阴谋者已经被抓到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们就没有责任了。本官为你们今天的行为感到失望,现在的你们不配称作我大宋的读书人,因为本官在你们身上没有看到一丝读书人该有的气节,更没有看到一丝读书人该有的明辨是非的能力。”

顿了顿,薛向接着冷声道:“现在,所有人,待在原地不许动,等待陛下的旨意。”说完,看也不看下面人的反应,便带着户部官员向着皇宫的方向而去。独留下被禁军围着的学子士子们。

待薛向等人到达宫门前,赵无极与刘猛也恰好带着人同时抵达。此刻,奉神宗旨意参加临时朝会的百官都已经在紫宸殿外等候了。

原来,在国子监刚有异动的时候皇城司便迅速将消息禀告神宗,并且在短短时间内皇城司便根据国子监、都市易司及商人的动向摸清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就有了神宗之后的部署。

或许,这个抓捕计划的所有参与者都认为现在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毕竟,这样的阴谋对皇城司乃至神宗而言真的早已经司空见惯。

与此同时,这场阴谋的背后策划者也同样认为一切都正如他计划中的那样按部就班的走下去。或许,黄俊贤一家如此快的被抓是唯一出乎他预料的事情,但这也只会让他的计划更快的向前推进而已。

另一边,皇城司亲事官正对黄俊贤的堂弟黄俊生进行抓捕。对黄俊生这样一个深知狡兔三窟的大商人而言,想要抓他还是要经过一番波折的。

宋朝不抑商。不抑商,商业发达,带来了充足的赋税,可是也让拜金主义盛行,金钱至上。随之而来的结果必然就是有钱能使磨推鬼了。

对黄俊生这样的大商人而言,他最不缺的就是钱了。赵无极带人进黄府抓人时,黄俊生正好要去黄府拜见堂兄,老远看到被围着的黄府,黄俊生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逃。然后,抛弃了一家老小的黄俊生愣是靠着经营多年的关系和强大的金钱逃出了汴京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