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九章 算计(上)(1 / 1)明断天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月十八日,袁术部将张勋向朝廷投降,自回京城请罪。而与张勋相持了数日的曹操也与其一道往雒阳而来。

兵不血刃的踏入雒阳,曹操心中却是百味杂陈,看着渐渐重现秩序的雒阳城,低声向同乘的郭嘉问道:“奉孝,依你之见,今后可能安宁?”

“明公心如明镜,自当知道,如今的秩序系于一人之身,这是何等的不稳。陛下尚不到十岁,比之当年桓灵二帝继位时还要年幼的多。而如今天下之局势,却又比当年要险恶的多。

在下未曾见过这位卢司徒,但对其大名也算是早有耳闻。如传言不虚,其确实是一代名臣,若于桓灵之时受到重用,未尝不能一扫宇内污浊,中兴炎汉。

但如今实在是太晚了,他已经是知天命之年,一身肩扛这偌大的江山,他又能撑得住几年?野心被压制的越狠,将来爆发的也就越厉害,待到他薨逝之时,便是这天下彻底失鼎之日!”

曹操看着车外,默然半晌,喟然道:“恐怕奉孝想的还是太好了些。”

郭嘉一怔,疑道:“明公的意思是?弘农王?”

“不错。”曹操轻轻颔首,有些伤怀的幽幽道:“袁本初从来不是坐以待毙的性子。以袁术做下的事,袁家若是俯首听命,只会彻底沦丧。他不会甘心的,也必然会奋起一搏。而天下尚未失鼎,总要有所名目才能施展拳脚,弘农王就是个绝佳的机会。”

郭嘉捏了捏胡须,皱着眉头思虑了许久,蹙眉道:“明公此言有理,如今天下牧守皆以勤王之名大肆扩张势力,大汉若要稳定,必然要制止这种行为。

只要袁本初举起弘农王的大旗,不满的牧守们也就有了一个汇集的地方,这般下去……”

“天下赢粮而影从啊。”曹操长叹一声,轻声道:“偏偏这是一个死局,若是放任牧守们不管,大汉也会慢慢被牧守们掏空,二三十年内必然走向灭亡。

唯有奋起一搏,尝试将这些有自立倾向的诸侯打压下去,才有可能实现中兴。但这种行为无疑是有着巨大的风险,稍有不慎,恐怕三五年内,这三百年炎汉便要彻底灭亡了。”

“那明公准备如何行事?”

看着远方那巍峨的朱雀天阙,曹操轻笑道:“这巍巍天阙终有坍塌之日,且再等等吧。”

郭嘉轻轻点头,若有所思的道:“卢司徒先我等一步进了雒阳,以如今的情况来看,此前自请为河南尹的做法有些失算了。”

“奉孝此言有理。虽然河南乃天下中心,兵家必争,但既然朝廷如今勉强恢复了秩序,他们也不会放心把河南交给操,这个河南尹还是不要为好。济阴比起河南来说,天高皇帝远,却是更自在些。况且以兖州如今的情况,未来还是大有可为的啊。”

见曹操同意他的看法,郭嘉笑道:“有舍才有得,不过这河南尹却不能轻易舍出去。不求多少赏赐,明公最好是在“压迫”之下,被迫交出河南尹的位置为好。”

曹操愣了一下,旋即大笑道:“好一个郭奉孝,当真是够狠辣,也罢,操便做第一个向朝廷低头的牧守,看看朝堂诸公是何反应。”

……

待到崇德殿,曹操一眼便看到了端坐的刘备,太仆领冀州牧,位赐特进,县侯,如今的刘备在朝会之,仅次于司徒领车骑将军卢植、太尉杨彪、司空张温三人,大司马刘虞、骠骑将军皇甫嵩未朝的情况下,刘备便是当朝第四人。

虽然根基浅薄,朝堂没有自己的政治势力,但刘备如今的地位毫无疑问是在曹操之的。念及此处,曹操心中一分喜、两分怒、七分不服输。

而看到坐在自己对面的那人,身材高大,相貌方正,浓眉虎目,不怒自威,虽着朝服,却掩盖不了那一身的豪杰气。曹操心中已是有了猜测。

果然,曹操刚刚落座,刘协便开口道:“国贼乱政,欺朕年幼,残害百姓,荼毒生灵。幸得天下忠义之士奋不顾身,勤王护国,大汉乃得转危为安。

忠臣义士踊跃,正是大汉中兴之相,朕心甚悦。而众卿此前为勤王所行权宜之计,朕也略有所闻。

乌程侯孙坚,本拜为长沙太守,后因零陵、桂阳贼势浩大,乃总镇三郡,功勋甚重;此次勤王为召天下义士,自表破虏将军、南阳太守,其行虽有失法度,但其情可悯,朕亦不愿苛责功臣。

特诏,前责不问,免去所领南阳太守,实拜破虏将军,乌程侯增食邑千户,荫一子为郎,以彰功勋。”

刘协话音方落,孙坚长身而起,拜道:“臣,谢陛下不罪之恩。”

“奋武将军、领济阴太守曹操,两度兵压汜水关,斩袁术部将李丰,忠义之心天地可鉴,后自领河南尹,不合法度,但实为情势所迫,朕亦明晰。

特诏,免去所领河南尹,加拜后将军、东安侯,荫一子为郎,以表忠心。”

位比九卿的后将军、县侯,换掉一个飞地河南尹,这确实是对曹操的优渥了。而刘备之所以能够火箭飞升,关键还是在于剿灭了张燕。这一滔天的功劳,若不是有卢植、李澈分薄,刘备便是一跃为卫将军也是大有可能。

按照常理来说,曹操不会拒绝,公卿百官的意思也是先将曹操和孙坚安抚下来,至少在拿下袁绍前,不能和这些牧守起冲突。是以在他们看来,这一任命已经是朝廷莫大的让步了。

然而曹操却只是站了起来,恭敬的做出朝拜的姿势,不发一言,也不领诏谢恩。

未曾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刘协一时有些措手不及,大声问道:“曹卿有何异议?”

“陛下诏命,臣本不敢有异议,但河南尹一事,实非臣自领,乃是河南民众不堪袁贼肆虐,群起请臣领河南尹,解民倒悬。

臣于河南之战事,亦多赖百姓助力。如今袁贼方灭,河南尚未安定,臣正欲治理河南,还报民众之信任,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臣不求显位,但求能安一方百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