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起义 一(1 / 1)纳兰文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月,大别山,天堂寨。但凡第一次听到这个山名的人,首先会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叫大别山呢?追根溯源,大别山名称来源于我国第一部地理著作《尚书-禹贡》,文中有“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意思是开通嶓冢山到达荆山;开通内方山到达大别山。

天堂寨位于大别山深处,山陡沟深,峭壁环列,可谓天险,号称‘吴楚东南第一关’。春秋时期的大军事家孙武,曾率吴军在此横扫楚军,五战五捷,成为古今兵家必争之地,有史料记载的大仗就有二十余次。

徐寿辉今年三十二岁,生就一副紫微微的脸膛,方面大耳,目生重瞳,在配上高耸的鹰钩鼻,以及魁伟的身材,自有一股争霸天下的气度。

此刻,他站在天堂寨的一个高台之上,双眼扫过立于寨内和寨外的上万教众,朗声大喝:“元顺帝无道,朝廷腐败,致使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但是黑暗的日子终会过去,弥勒祖师即将降生,他会指引我们这些受苦受难的汉人,把万恶的元鞑子打回老家去!”

“弥勒降世,救济斯民,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陈友谅纵上高台,右拳向空中狠狠一杵,有节奏地喊道。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呼叫,先起于徐寿辉的亲卫团,接着波及整个天堂寨,以万计的教众高声呼应,喊叫声如潮水般起伏澎湃。

徐寿辉拔出佩剑,直指刚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朝阳,语气坚毅地吼道:“弥勒保佑,定可成功!”

“成功!成功!成功!”头裹红巾,振奋不已的众教众纷纷举起兵器,轰然应喏,他们就像一股红色的寒流,在徐寿辉和陈友谅的率领下,呐喊着,奔腾着,席卷向不远处的罗田县城。

县城不大,也就方圆三里左右,东西大街呈十字形交汇于供奉孔老夫子的文庙,也是县学所在。

城内民居、店铺多为砖木结构,依山就势,配以石雕、青瓦,显得格外雅致和讲究,只是此际十室九空,大部分都逃难去了。

消息来得比什么都快,好似突破了速度的极限。

当别帖木儿仓皇地登上不足两丈高的北城楼,遥望着铺天盖地,蜂拥而来的红巾军时,虽然心中早有准备,可依旧吓得不轻,这也不能怪他,自从蒙古大军入主中原以来,早被那花花世界所侵蚀,如今剩下的只是奴役和享乐。

他转头看了看身边的“烈焰枪”答失巴鲁,以及簇拥着他们的七八名将领,不由放下心来,因为他知道,答失巴鲁不单武功盖世,所向无敌,就连他麾下的五百蒙古铁骑,也是个个骁勇善战,威震沙场。

箭矢如飞蝗般射下,火炮也时常发出闷吼,却阻挡不了城下红巾军填河的热情,他们或是手抱肩扛,或是推着独轮木车,将一块块石头,一车车泥沙,毫不犹豫的倒入护城河内,就算有人倒下,也会有其他人顶上。

源头已被截断,护城河快要填满,小小的天堑即将变成通途,敌对双方有高兴的,就有不高兴的。

别帖木儿挪到狭长的垛孔处,避过偶尔射向城头的流矢,往外窥探,只见填河的红巾军已经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仿佛蜈蚣般移动的长梯子。

扛梯子的人身穿竹甲,手举竹盾,冒着箭雨,来至城下,他们装备虽然简陋,但却护住了身上的要害,明显是为攻城所准备的。

“啪!啪!啪!”,竹梯竖起,打了两个颤儿,稳稳地靠在城墙上,有的甚至还超出垛口一截,能使人更方便地跳上城楼。

城上的元兵探出身,想要将贴在墙上的梯子推开,推到,却发现它们好像生了根一般,难以撼动,原来是红巾军用沙土将梯子根部夯实,并由八名战士在下面扶持。

放不倒你,我就砸你,元兵们不再做推梯子的无用功,而是一个个好似变身成大猩猩,搬起早就准备好的木墩、石块等原始武器,顺着梯子向下砸去。

红巾军战士凭借矫捷的身手,若小霸王游戏机里的猎人,一会儿伏身,一会儿跳跃,一会儿又闪到梯子外侧,不停躲避着,上方的各种攻击,渐渐地,爬到与城楼齐平的位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