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这小小的一两分钟。并不是呼吸,走路两分钟这么短。鼓掌两分钟,已经是倍儿有面子的事情了。
如雷一般的掌声响起来,经久不息。
董希宁和本德击掌,拥抱,他揉了揉对方的脑袋,对他说,“加油啊,我的兄弟。“”
后者差点儿哽咽了。或许是太过于激动。他没有答复董希宁,只是狠狠地点了点头。然后大快步跑进球场。因为上半场的比赛还有两分钟。他如果是过于拖沓上场慢吞吞的话,说不定会招来一张宝贵,而球员们都是不愿意想得到的黄宝石卡的。
在雷鸣一般的掌声和呼喊声中,他走向了替补席,和替补席的队友击掌,然后坐下来。
转眼间上半场结束了。
转眼间15分钟的中场休息时间结束了。
转眼间,下半场的时间又开始了。
看台上的风暴还在继续,球迷们没有再坐下,掌声不息,他们一遍又一遍的呼喊董希宁的名字。
这一刻这一秒,在这些主场球迷眼中,董希宁或许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名字。或许不不再是一个他们不熟悉的中国姓名。
此时此刻,对于红土地球场的这些大黄蜂球迷们来说,董希宁这三个字,或许是一种标志,或许代表着一个时代。或许代表大黄蜂从此腾飞的开始。或许代表永垂不朽的韦斯特**球场,终有一天,会从这个球场,收获到许多精英苗子。
董希宁不过是为他们开的一个好头而已。沉沦过后必然是爆发。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大黄蜂不仅仅在德乙联赛上,会大杀四方,一线队在德甲赛场上,也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总有一天,能够把德甲班霸拜仁慕尼黑,从冠军的宝座上拿下来。让大黄蜂也在德甲联赛场上称王称霸。制道群雄。
好几次。
董希宁不得不在从替补席上站起来。向球场内部的观众们表示敬意。
镜头捕捉到,董希宁眼眶湿润的瞬间,他时不时的用手掌去贴自己的严谨。
董希宁也知道,球场内的长枪短炮。是不是得把特写镜头给他的脸部?
男儿有泪不轻弹。尽管他还是一个19岁的大男孩。
或许,他也不想把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现到光光天化日之下,暴露在公共媒体面前。所以,他时不时的掩饰。
尽管,他是不是的掩杀?但是这改变不了他哭泣的事实。
毕竟,他要离开球队了。人都是讲感情的。毕竟他和球队的队员,球队的所有工作人员。还有这块他熟悉的草皮。朝夕相处都快十个月了。临别分离之际,怎么不叫人落寞伤感了?
下半场,双方比赛的节奏还是很缓慢。没有董希宁在前场做支点的多特蒙德二队。确实感觉攻击力,有点乏善可陈。
平心而论,并不是董希宁抢走了沙欣的位置。也不是马里奥斯不给沙欣踢球的机会。确实是沙欣在场上的表现,不堪大任。
虽然,这场比赛沙欣踢满了90分钟。
上半场,那个破天荒的进球,还是董希宁无私奉献磕给他的。到了下半场的时候,尽管他时不时地冲到对方禁区20米附近的地方。格策也给他来了四五个手术刀似的传球。可是,沙欣一次一次的,浪费掉了机会。特别是有一次,离球门五米的地方,打空门居然踢飞了。
……
确实,沙欣一点儿都不牛掰。反而是中国的小伙子董希宁,很牛掰。
整个下半场。双方都没有把比分的节奏改变过来。
……最终,这场比赛的比分是4:0。
凭借董希宁的梅开二度,还有格策,沙欣,各进一球,赢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最后在200至2009赛季德丙联赛的收官赛,多特蒙德二队在主场4:0大胜帕德博恩。也为本赛季的彻底圆满,交上来一副满意的答卷。
比赛结束之后,没有人上去和董希宁拥抱,队友们都主动留给他一点空间,让他自己在球场周围走走。让他感受一下球场最后的温度。
他走向球场看台下,向那些一直站着、鼓掌、欢呼他的名字的球迷们,做最后的道别和致谢。
刺头儿球迷艾克,平时也是一个不注意形象的人,这时候从群里挤了下来,也不顾踩了其他女性的脚面儿,从上面窜了下来:
“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回来走走啊。你要是不回来走走,小心老子跑到葡萄牙,去打人去了。哈哈。”“
“怎么可能不回来了?如果是平时,我们的赛程刚好错开的话,那种情况我是可以回来的。比如说我们在葡萄牙是周五的晚上比赛。刚好你们的比赛是周日的下午。这样我就有时间回来了吗?”董希宁很诚恳的说。
……
“希宁,别忘了大黄蜂,别忘了我们啊!”
“希宁!谢谢,谢谢!”
几万名球迷大声喊道。
董希宁挥了挥手。
怎么会忘了你们呢。
感谢你们给了我重生的机会。
感谢我们在一起的日子。
……
就在这个时候,球迷艾克,不知道从哪里,拿来了一个喇叭,他站在看台边上,对着喇叭话筒,扯着嗓子喊道:
希宁,最好滚到顶级联赛,最好是滚到皇家马德里,拜仁慕尼黑,巴塞罗那去。你滚的远远儿的,我们越高兴。你要是滚出一个世界杯冠军出来,我们更高兴。希望你小子滚的越高越好。“
胖子艾克,还是一无既往的穿着19号球衣,因为多特蒙德本赛季,给董希宁分配的球衣号码就是19号。
董希宁稍不留神,怎么看到艾克的球衣上面,歪歪扭扭的有几个汉字,而且还是一句中国的古典诗词。
不知道他是费了多大的周折。也不知道他是请谁,在上面写下来的。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就知道这句中国古诗。是离愁别绪,最能表达两个人的感情的诗句。
这一句诗,居然是唐朝王勃的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诗对于中国人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