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一零章 是真名士自风流(1 / 1)姬为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日午后,方兴早早用过餐食,便欣然赴约。在昨日和兮吉甫见面的染缸旁,重新见到了对方。

今日,兮吉甫依旧是一身非常简陋的粗布衫,看上去很是普通。

“方老弟,今日有何见教?”兮吉甫满面热情,一副自来熟的模样。

“昨日和兮兄寥寥数语,便告分别,只恨相处太短。小弟初来镐京,可否介绍些镐京城的风土人情、逸闻趣事?”

兮吉甫闻言,大笑道:“那老弟就问对人了!大言不惭地说,我兮甲可谓是镐京通,大到国情政事,小到家长里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方兴拍手大喜,道:“那小弟就要多多叨扰兮兄了!”

“见外,见外。”

“那我们从哪里说起?”

兮吉甫哈哈一笑,道:“你倒也是心急,为兄有个极好去处,足以打发半日之闲,不知方老弟可否赏脸?”

“何处?”

“镐京城郊,沣水、滈水交汇之处,有一中洲,此地数里见方,水鸟成群,景色秀丽,幽远静谧,驾一叶扁舟便可到达。”

“那再好不过。”方兴见今日时辰尚早,自是欣然愿往。

于是二人从南门出了镐京城,结伴而行,往南又步行了两三里地,一路上都是农人耕作的身影,笑谈间便来到了滈水之滨。

滈水清澈平缓,沿岸泥沙淤积。方兴放眼望去,在滈水和沣水交汇之处,果然有一块因长期泥沙沉淀而形成的一座小岛。

“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小渚曰‘沚’,小沚曰‘坻’。这片水中美地,短短十几年时间,就从‘坻’变成了‘洲’,不得不感慨造物主之鬼斧神工也。”

兮吉甫突发感慨,听得方兴一愣一愣。看来,这兮吉甫的学问的确不小,出口成章,可不能小瞧了他。

“走,那里有叶小舟。”

兮吉甫拉着方兴,跳上了小舟,抄起桨棹,循着波光粼粼的河面,不一会儿就划到了中洲之上。

果然,方兴踏上沙洲的第一刻起,他瞬间被四面尽收眼底的美景震撼——

北望镐京城,依旧威严矗立,城外的万亩良田,沐浴在初秋的阳光下,麦浪滔滔;西边是静静滈水的源头,东边是汇入沣水的浪涛;而极目南眺,则是一望无际的绵延群山,那便是闻名遐迩的终南山脉。

水鸟在沙洲之上嬉闹追逐,华羽流光,声音婉转。而沙洲边上的荇菜,同绿茵一般,连连田田。

“此鸟何名?”方兴看得呆了。

“此乃雎鸠,因为生在王城之外,故国人又称之王雎。”

“雎鸠?此鸟都是成双成对,声音也好听。”方兴道。

“这在国人心目中,可是鸟中高洁者也。”

“此话怎讲?”

“你看这雎鸠之鸟,其叫声‘关关’,总是成双成对。但即便雌雄二鸟情至,犹能自爱自重,退在河中之洲,形影相随。所以,镐京城的青年男女在谈婚论嫁之时,总把它们自比。”

“竟有此事?”方兴但是大开眼界。

只见那兮吉甫深吸一口丹田之气,对着河水,唱起歌来,他的歌声高亢悠扬,余音绕梁——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方兴听得呆了,不禁跟着兮吉甫的歌声,轻轻哼唱,他何曾听过这种歌曲?

“兮兄,此歌为何名?是你写的?”方兴问道。

兮吉甫哈哈大笑,道:“此诗歌名为《关雎》,古已有之,在镐京城中流传已久也。”

“这首诗歌无与伦比,令人神清气爽。”

“别看你还是个少年,对这爱情诗还颇有感悟。”兮吉甫取笑道。

方兴被说中心事,突然脸颊一红,把头低了下来。

“不过,这首诗,也不是单纯说的是男女之爱,更是家国之爱。”兮吉甫突然用一种深沉的口气说道。

“家国之爱?”

“此诗歌的作者,若非圣贤,便是高士,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又何尝不是国家社稷思得贤才之意?此诗此歌,可谓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堪称是诗中绝品,歌中杰作!”

方兴闭起眼睛,仔细品味一番,果然透过字面的诗句,还有更高远深沉的意味。

“这些圣贤之作,民间还有很多,都口口相传,脍炙人口。只可惜如今大周衰微,这些佳作名篇,大多都散落民间,至于失传。”兮吉甫说道此节,心中顿觉大有块垒。

“那岂不太可惜?”

“我兮甲毕生的心愿,便是采天下之风,把这些诗歌编纂成集,将来能永世流传。”

“兮兄志向高远,真乃名士风流,小弟佩服不已。”方兴敬佩之情涌上心口,毕恭毕敬地对兮吉甫作了一揖。

“小兄弟,你可知道夔的故事?”

“夔?此乃何人?”

“他是舜帝的乐官,算得上是这天下乐师之鼻祖。夔从小生活在荒僻边缘的地方,却极其擅长乐舞。后来,他得到舜的赏识,提拔为乐官,主理乐舞之事。”兮吉甫娓娓道来。

“大周崇尚礼乐,礼和乐并重,都是华夏文明之根基,看来源远流长。”方兴点头道。

“一日,舜帝大宴天下,夔敲起石磬,让乐师扮成百兽,载歌载舞,此乃《韶》乐也,真乃尽善尽美之乐。听完之后,在座所有人流连忘返,如痴如醉。”

“不知此乐,我是否有幸一闻。”方兴心生向往。

“舜帝见此乐舞,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此作何解?”方兴今天听到了太多自己闻所未闻之事。

“五声,宫、商、角、徵、羽也。六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也。六吕,大吕、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也。

“六律六吕是为了调和五声,五声是为了咏唱歌曲,而诗词便是用来表达志意。”

兮吉甫言罢,方兴久久站立原地,仿佛被璀璨的礼乐文明所洗礼。圣贤只用乐舞便可治国,之前自己还觉得夸大其词,如今回想,真是自己孤陋寡闻也。

久久,方兴才对兮吉甫道:“兮兄,你是对的。”

“什么?”

“昨日,小弟我误会你了,你绝非拈花惹草的轻浮之辈,你一定是那‘窈窕君子’,而‘淑女好逑’也。”

兮吉甫闻言,笑到岔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