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八五章 为社稷求才(1 / 1)姬为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兮吉甫道:“太保,四夷之患已存在千年,光大周一朝,边患也有百余年之久。攘外大计,绝非一朝一夕可成,必将旷日持久。我大周或威服,或分化,或拉拢,才得安生。

“即便如此,也只得暂且之安宁,无法永绝后患。四夷来去如风、居无定所,我们因而无法根除他们,四夷也永远不会停止对中原文明的骚扰”

“孤有一事不明,为何四夷如此热衷进犯中原?”召公虎问道。

兮吉甫道:“四夷大多是部落或部落联盟,政权不稳定,而且恃勇无谋,争权夺利严重。一旦部落中有权力变动,他们往往用发起征伐来缓解内乱。对此,我们躲不过,倒不如奋勇回击。”

召公虎道:“去岁,四夷起五路伐大周,步调出奇一致,不知何故?而大周反击连连获胜,他们又几乎同时退兵示弱?”

兮吉甫道:“这正是兮甲最担心之处,今日之四夷,已非各自为政,而是有一股空前强大的力量在把四夷拧成一股绳,如臂使指。”

召公虎道:“这个绝不是巧合,四夷山高路远,任何两个势力想要勾通,定要花费一旬时间来赶路。他们在同一日犯周,定有约期,且计划严密。”

兮吉甫神情凝重:“若四夷各自为战,只是时不时骚扰边境,虽然切肤,但还只是皮肉之痛;可如果他们一致针对大周,甚至出现统一势力,将是腠理之患。”

召公虎到:“回想起前年的彘林一战,小小赤狄势力,居然有数不胜数的四夷至毒之物——北方牧麻草,西方芒硝,南方鸩毒,东方蜃毒,着实可疑。”

兮吉甫眉头紧锁,目视仲山甫。

仲山甫也是一脸诧异,道:“赤狄哪里会有如此财力,怕是商盟在暗中赞助。”

“商盟?这殷商余毒又死灰复燃了?”召公虎惊道。

仲山甫道:“大周灭得了殷商,却铲不除商盟。他们并非死灰复燃,而是从未熄灭,他们富可敌国,又十分神秘低调,怕是还和巫教互为唇齿。”

“巫教?”召公虎想起了当初同赤狄作战之时,邪恶一目鬼面具以及鬼方巫术的场景。

兮吉甫道:“商盟、巫教,这些商朝余孽实力不容小觑,他们若是联合四夷、策反诸侯国,那么对大周而言将是灭顶之灾!”

“他们究竟意欲何为?”召公虎心中大悸。

“当年三监之乱还历历在目,我们决不能低估殷商余党复辟商王朝的决心。”兮吉甫叹道。

众人皆沉默不语,忧心忡忡。

半晌,召公虎方道:“如此看,大周中兴大业不单任重道远,甚至还受反动势力颠覆之威胁。由此,富国强兵尚且可以一试,但攘外安内之事,绝非一两代人努力之功。”

兮吉甫道:“诚然!就算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再世,也要极四代圣主贤臣的不懈努力才可以完成。如果一旦碰到……”

兮吉甫的话戛然而止,不敢继续说下去。

召公虎何尝不清楚,在大周嫡长子继承制的严格框架下,历任周王都是立嫡不立贤,立长不立能。谁又能保证每个即位的嫡长子都能成为出类拔萃的周王天子?

就如在成康之治后,大周迎来了好大喜功的周昭王和放荡不羁的周穆王,此后国势急转直下,其后的共、懿、孝、夷四王,更是让大周陷入穷困衰弱的泥淖。

幸有周厉王一扫阴霾,文治武功,大有中兴之气象。可惜为卫巫所趁,最终国人暴动,功亏一篑。

如今周王静年幼登基,虽才智不及乃父,但自幼饱经磨难,少年老成,倒是很值得期待。

然而,严格的嫡长子继承自也是用意颇深——

为了避免商王室兄终弟及引发无休止的骨肉相残、王位争夺,周王室的嫡长子继承制,使得其他王子王孙早早断绝篡位之念,这才使得大周两百余年政权稳定。

“国本不可动摇也!”召公虎长叹一声。

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是国本,分封制也是国本,井田制是国本,甚至区分国人野人的国野制也是国本。

周公旦制礼作乐,为一时创举。但周礼其实又很脆弱,它过于依赖谦谦君子的高洁德行来维持,等哪一天这层薄纸被粗暴打破,而周王室又无能为力之时,恐怕大周就离倾覆不远。

好在,召公虎眼前的这两位旷世奇才,让自己可以不再形单影只、孤军奋战。

大有楼下,街巷里守夜人已鼓打四更。

眼看着从傍晚畅谈到晚上,又从晚上聊到了黎明。

召公虎不再遮掩自己求贤若渴之心,起身对兮吉甫、仲山甫长作一揖。

二人赶紧起身,回礼道:“太保,此礼太重,我二人消受不起!”

召公虎道:“当今大周危困,正是用人之际!内忧外患频仍,孤亦力不从心,在此愿邀二位先生出仕,为社稷求二位之才学,为周天子所用!”

“太保……这……”

二人面面相觑,刚要回话,召公虎赶忙打断,苦笑道:“兮先生,你也不要推脱你闲云野鹤;仲山先生,你也不要说你才疏学浅。你我促膝长谈,还如此见外不成?”

兮吉甫忙道:“太保救我二人出狱,恩重如山,我等自当效犬马之劳,怎敢不从命。只是我等皆一介布衣,兮甲更是蜀地流民,如何能登上大周之朝堂?”

召公虎道:“大周虽是周礼森严,却并未曾闻有布衣不得为官之例。前朝之伊尹、傅说,皆是布衣卿相,难道大周还不如前朝之不拘一格?

“历来,周王室之卿大夫皆为世卿世禄,这便导致了人才凋零,孤实不敢指望如此坐吃山空、骄奢淫逸子弟能为朝廷贡献几多?

“孤决心已下,定要劝服周天子,广开才路,为天下计,登庸布衣之才。诸如二位先生之大才,远在孤上,岂能埋没于尘凡,默默无闻?”

兮吉甫和仲山甫见召公虎如此诚恳,感动不已,长躬道:“太保如此礼贤下士,我等定当执鞭坠镫,万死不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