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来了!小的拜见侯爷、拜见公主、拜见世子。。”一个长得很壮实的中年男子前来迎接,这是朱钰村的村长,其实就是潇家在这里的管家,负责管理整个庄园。
“杨三,你又长壮了不少。”潇融跟他还是很熟悉的。
“托侯爷的福!”杨三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喝水也要胖的人儿。
“今儿带世子过来跟你干干活,他就交给你了。”潇融用手指了指身后的潇尘。
潇尘总觉得父亲的脸上有一种幸灾乐祸的表情在,似乎在等着看他笑话一般。
“侯爷!……”杨三瞪着大眼睛,侯爷这么富有,把儿子带来这干活?再说他作为潇家的下人,对潇尘还是比较了解的。
这青年就是个富贵公子,整日玩些不着调的乐子,会干什么活,这朱钰村可没有遛狗斗鸡的活需要干啊。
这可把他难住了。
“杨村长,你就带着咱们到大家干活的地方看看就好,我来安排。”潇钰知道换做自己是个管家,安排自家少爷干活可能也有点考脑子。
杨三心想这老爷一家子是不是闲得太慌了,好好在京城呆着不舒服跑这来干活,实在是没事找事,大人物都是这般不可理喻的?
不过他只管按照他们说的作就好,当下人就要有下人的自觉。很快,潇家三口来到一口鱼塘边上。
“鱼塘跨了个口子,还好下人们发现及时,鱼儿没跑多少,这几日就把它砌好。”杨三解释道。
潇融父子根本不关心什么鱼塘为什么会垮,鱼儿跑了多少这些事情,反正他们不差鱼吃,平常吃那些鱼是不是来自这里他们也不清楚。
他们是带潇尘来干活的。
“他们这是干什么?”潇融指着正在忙碌的工人们。
“侯爷,他们是把泥土装进布袋,搬上去把缺口堵起来,这样干起来节省时间,比用石头更加方便省力……”杨三耐心地给潇融讲解着。
潇融看看潇钰。
意思很明白,他女儿做主。
“尘弟,那天你不是告诉姐你现在身强力壮,力大如牛吗,去试试。”潇钰拍拍潇尘的肩膀,不怀好意的笑笑。
潇融用同情的目光看看儿子。
“姐,你真的要我去扛口袋?”潇尘瘪瘪嘴,还是亲姐吗。
“不是再苦再累都不怕的吗?你以后还要养姐呢,大男人,快去吧!”潇钰努努嘴。
“去吧去吧!”潇融帮忙催促。
“去就去,姐,你好好看看你弟弟的本事儿,就是扛泥巴而已难不住我。”潇尘满不在乎地接过杨三找来的衣服。
“我弟就是俊俏,穿什么衣袍都好看。”潇钰帮他整了整领口,第一次看他穿这种衣袍,有种很奇怪的感觉,忍住笑。
“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的第。”潇尘抖抖袖子,很是得意。
“也不看看你是谁的儿子。”潇融不满意。
潇尘加入铲泥土,装口袋,扛口袋的队伍之中。
“哎哟!我的妈呀!”潇尘扛着半口袋泥土,气喘吁吁地往上爬,一不小心就摔了一身泥巴。
不,他已经很小心很努力了。
这辈子都不知道这干活原来如此不易,友善的工友们已经很照顾他了,才给他装了小半袋而已。
“尘弟,加油。”
“儿子,好样的,再来。”
父女二人站在旁边看着,潇融手里端着杨三给他弄来的好茶,潇钰磕着瓜子儿,一个劲儿给他加油鼓气。
反正站着不腰疼,吼几声也不费劲。
一个时辰下来,潇尘坚持不住了,用尽吃奶的力气才把半袋泥巴扛了上去,然后往堤岸上一躺。
“妈呀,我的腰……”
“我的腿要断了……”
他躺在湿漉漉的泥土上哀嚎。
潇钰捂住嘴忍不住地偷笑。
潇融直看着儿子直白眼:这就不行了,一个时辰就扛了几个半袋而已,太不是男人了吧!要是我潇融……可能也不行……还是别说话最安全,万一被鄙视了。
“公主,我去把世子扶过来吧,这种脏累活他哪里吃得了这苦。”杨三直摇头,这主子一家真的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自讨苦吃也不用来真的啊。
潇钰没有反对,很快,潇尘在杨三的搀扶下一只手摸着屁股一瘸一拐地回来了。
“姐,我……”潇尘很不好意思开口。
他记得给自家姐姐说过不少大话:没了家产咱就找个地方种地去,有好日子一起享福,苦日子一起吃苦,有什么好怕的?
姐,以后弟养你,没银子我可以去干活卖力,还会饿着你不成。
想着都脸红,他不是不想坚持,这活实在是……累啊!
“如何?练武累呢还是干活累?”潇钰吃掉最后一颗瓜子拍拍手蹲在潇尘面前笑着问道。
潇尘不语,不合作。
“尘弟,你没文才,不能靠写诗作画赚钱。”
潇尘低头。
“你武艺太差,不能参军入伍吃军饷。”
潇尘脑袋又低了低。
“你身子太弱,不能卖苦力赚钱。”
……
“杨村长,我扛这么多口袋,能赚多少银子?”潇尘缓过劲来,听她姐说了这么多,突然开口问了一句。
“世子,你这一个时辰干的活最多能得到二十文工钱,还是其他工友不刁难的情况下。”杨三自己都不好意思说出来。
像您这样干活,谁愿意和您一起干啊。
“二十文?金子?”
潇尘忘了疼痛,一骨碌站了起来,他花钱从来没用文银付过账,干这么多活就值这点钱,金子也不止二十文吧。
“是银子。”
“这么少?二十文银子能做什么?我可是扛了好多口袋的。”
“咱们这里的工钱是最高的了,还得感谢侯爷和夫人仁慈,大家都抢着进咱们庄园干活呢,其他地方的工钱只有这一半多一点。”
杨三心想,少主子,你这叫扛了很多泥巴?要是仔细算起来,你弄坏的口袋都比你干的活值钱很多。
潇尘拉耷着脑袋,照这么计算,自己下力一天赚二十文,一百天才二两银子,一年也就十两不到,他上次买了一只鹦鹉花了一百两,足够自己扛十年泥巴?
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