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五章 炽阳文集之顿悟篇(三)(1 / 1)靖琦居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老认真的对李轩问道:“炽阳,你说一下,这天下三大行书都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创作出来的?”

李轩听到师父的话后就立刻动容了一下,不是李轩不知道,相反李轩对于天下三大行书是如何产生的非常熟悉,之所以李轩会有这样的表情,而是他知道杨老为什么问他这个了。

李轩缓缓的说道:“天下三大行书之首的兰亭集序,乃东晋王羲之所做,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是晋穆帝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李轩说完之后,杨老就点了点头,看来对于李轩做的功课很是满意。

接着,李轩又说道:“祭侄文稿,乃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谋反,“安史之乱”爆发。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唐肃宗乾元元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援笔作文之际,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此稿。”

杨老这时说:“那黄州寒食诗帖呢?”

李轩立刻又说道:“元丰三年二月,苏轼四十五岁,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第三年四月,也就是宋神宗元丰五年作此两首寒食诗,书写此卷的时间大约在翌年,或元丰七年离开黄州以后。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杨烨在听完李轩的解说之后就情不自禁的说:“小轩,好样的!”说完杨烨就给李轩竖了一个大拇指,而李爸爸则是惊讶的看着自己的儿子,他发现,只要儿子一说这些,立马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杨老对着李轩问道:“炽阳,你知道师父为什么问你这些吗?”

李轩点点头没有说话。

而杨老这时候感叹的说道:“当初,书圣写兰亭集序的时候正值巅峰,但却并没有得志,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与当时的各地名流雅士与会稽山阴之兰亭吟诗作赋,把酒言欢,而书圣当时也颇有些因郁郁不得志而借酒浇愁,于是就喝多了,但虽书圣不得志,却德高望重,于是在众多好友的推荐之下,写一篇集序。而书圣也接着酒劲儿大笔一挥,一气呵成写下兰亭集序。”

“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更是在颜家三十余口被灭,亲兄弟与亲侄子纷纷被杀,直到第二年才寻回亲侄子的首级,可想而知这是何等的悲愤与痛心,所以同样在当时挥毫写下祭侄文稿。”

“至于黄州寒食帖,苏东坡因文字狱而被贬去如今的湖北黄冈,并且在那里穷困潦倒的过了三年的时间,空有报复而无从施展,可以说,当时苏东坡的心情却只能用无可奈何这四个字来形容了。”

杨老看着李轩写的这篇手稿说:“你当时的心性,可以说与苏轼多么的相似啊,同样沉寂的三年,苏轼郁郁不得志,你是有志当时却不敢得。在加上你当时是借着酒劲写出来的,所以这篇手稿又和兰亭集序与祭侄文稿有很多的相似性,炽阳,你知道相似在哪里吗?”

李轩说道:“最大的相似性就是涂去的字和不可复制性。”

杨老点点头说:“没错,历史有记载,王羲之当初在兰亭写下兰亭集序之后,立刻震惊四座。但当几天后王羲之看到自己写下的兰亭集序也是震惊不已,有传闻说他曾经又重新写过一次,但不管怎么写都无法做到当初的心境,而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后人临摹的兰亭集序,真迹虽然如今不可寻,但历史上也有记载,兰亭集序的真迹上面有很多被涂掉的字迹,这些都是王羲之在当初写的时候因为喝了酒,所以有些字感觉不满意就直接用毛笔涂掉了。”

“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同样如此,上面甚至涂掉的不仅仅是单字,甚至一整句都给涂掉的也有,可想而知当时颜真卿的心境是如何了。而颜真卿在写完这篇祭侄文稿之后同样也写不出跟原稿一模一样的了。”

说到这里,杨老对着李轩问道:“炽阳,如果让你再写一遍,你能写出来吗?”

李轩看着自己的手稿,然后抬起手,做出一个握笔的姿势,但紧接着,李轩就摇摇头说:“师父,我现在知道当时的感觉,但不知怎么了,我有一种预感,就是做不到,就算是重新写一遍,我感觉可能连原稿一半的相似度都达不到。”

谁知杨老在听到李轩的话后就笑了,他说:“这很不错了,毕竟如此独一无二的书法怎么可能会出现第二幅呢?不过你只要能记住当时的感觉就行了,这证明你未来还有机会再重新找到那种心境,这已经很不错了。”

李轩听到杨老的话后这才放下心来,不是李轩怕找不到那种感觉,或者怕以后再也不会出现能够比肩这幅手稿的作品了,这些对于李轩来说并不是最担心的,毕竟一个人一辈子只要有一件非常厉害的作品也就足够了,就像王羲之之兰亭,颜真卿之祭侄文稿,苏东坡之寒食帖。李轩担心的是怕当初的那种心境会成为他这辈子的最后一次。

杨老这时候说:“炽阳,给这副手稿提上字吧。”李轩立马说道:“是师父。”李轩说完就直接打开砚盒,然后沾上墨,李轩想了一下然后就在上面写道:

炽阳文集之顿悟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