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2章 三策(1 / 1)会走路的靴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清宫内文敬皇正在提笔批改奏折,启公公上前替他换了杯温茶,同时摆了些糕点在左侧。

“皇上,右相在殿外求见。”启公公小声提醒道。

“让他进来!”文敬皇放下毛笔,喝了口温茶。

“是。”启公公脚步轻稳退出。

文敬皇抬头揉了揉脑袋,提起精神,望向远处。

徐云平一步步朝殿内走来,启公公小步地跟在他后头,在他刚迈入明清殿内,启公公退后一步,关上了大门。

“皇上,微臣有罪!”徐云平首先跪地告罪,“微臣不小心在和田村耽搁了些时间,还望皇上恕罪。”

“饶了你的罪。”文敬皇对他招了招手,“过来,替我研墨。”

“谢皇上!”徐云平连忙起身,走到他身旁,站定,左手扶起宽袖,右手缓缓研墨。

“云平啊……”文敬皇把手中的一份折子扔给他,“你看看这个。”

徐云平拿起桌上的折子,面露严肃:“皇上,这不合常理。”

“让你看你就看!”文敬皇微怒道。

徐云平只得按他的吩咐翻看折子,细细查看下去,看到后头,他微愣了一下。

“户部刚刚上了道折子,南边江海发了大水,冲毁了几个县城的桥梁,现许多灾民正在赶来北面。”文敬皇看向他,似乎是要他提些建议。

“灾民已经赶往北面?”徐云平眉头聚拢,“灾民只有在家乡活不下去了才会背井离乡赶往他处,这么说的话,桥梁应该早就被洪水冲垮了。”

“事情在你赶往瑶寨后不久发生的,只是当时县郡以为灾情并不严重所以压下了。现在灾民外流,他们才意识到眼中,上报给了户部。”文敬皇道。

他近日也在为此事愁透了脑筋。

徐云平放下折子,低头沉思了会儿道:

“皇上,臣曾在一古书上看到前朝治理水患的方法。上策为人工改道,但会败坏城郭、田庐、冢墓以万数,但可河定民安,千载无患。

中策为开渠引水,虽不是久远之计,但也可保得数百年之久。下策则是保守原有旧堤,进行加高加厚,但需年年维固,耗资无数。”

文敬皇听到徐云平大胆的提议,微垂下眸:“云平认为哪个计策符合蜀国?”

“皇上,虽上,中两策能维持江海两侧百姓长久生活,但如今蜀国内情不容于此。国库并不充盈,加之年后水患已经发生,灾民也已赶往北面。

此时倒不如实行下策,朝廷张贴皇榜,招收灾民建桥加堤,同时拨以一定银两,给百姓进行建桥加堤之奖赏。”

徐云平提议道。

“云平……”文敬皇面露愁思,他也知道徐云平的提议最适合,但国库中的银两着实不多。

徐云平抬头看了他一眼,瞧出了他眼中的迟疑,便又开口道:“皇上,国库银两定要留于安邦之用,赏赐百姓之银两,臣另有办法。”

他上前一步,附于文敬皇耳侧,把心中的计谋一一道出。

文敬皇听后,愣了片刻,感叹道:“云平如此之才能,为我蜀国之福啊!”

注:治理水患上、中、下三策,来自于中国西汉贾让上书提议治理黄河三策。

此书为架空朝代,切勿带入现代史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