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道法:浊浪滔天,激发此道法,可选定三千米内一点为攻击中心,方圆千米内可发动“浊浪滔天”道法,全五系攻击每秒4100~4300,耗费法力3000,持续时间十分钟,冷却时间二十四小时。
方妖龙听到系统提示血祭成功后,虽在预料之中,也颇高兴,妖阶升了二阶,又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如果还不能血祭成功地话,那真地会哭死。
看看时间,还好这次似乎用时不多,才凌晨一点多,也就七个小时罢了,这次的准备可以说是非常充分,血祭过程也就水到渠成,这就是厚积薄发的表现,也是预则立的结果。妖龙在想,虽然自己运气一向好,但能多做些准备之事,以后还是要多做些准备。
妖龙去石室将装备全部装备起来,自从升到三十级后,飞剑栏还是一个,妖族飞剑栏要到六十级才会有第二个,现在只有一把弱水一丈红,多一个飞剑栏也没用;法宝栏只有三个,离散醒神佩要占用一个法宝栏;流光翼与诸天一气雷各占用一个法宝栏,法宝栏从三十级开始,每升二十级增加一个;服饰栏虽然是四个,不过一是铠甲,二是头饰,三是颈环,四是肢环,不能互换,略有遗憾,铠甲现在是癸水青背甲,头饰为刚得的九阶流光千变龙神冠,这个头饰非常强力,全五系防御力30000,精神防御力8000,妖族的精神防御本就弱于人族,装备也少,附带精神防御力的装备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此头饰有多强力,这个可是他人身斩杀史诗级大妖所得;肢环有飞浪凝冰环;还缺个颈环就全了,可惜这个可遇不可求,还全凭人身去遇,妖身就是遇到了也抢不来。
原地打个滚化成人身后,他出了神使府,掏出云都神符一展,金虹伸入天际,踏步而,一转眼,瞬息万里,便回了玄都观,下线。
第二天,首席线稍迟,到十点钟才进入游戏,下午又要三顾青云去了,估计今天青云应该出现了吧?他也在发愁,明明强过青云子,却要装作弱于对手,这个难度太大,与这种大能作战,全力以赴之下,强过对手的实力都不一定全部都能发挥出来,现在反而要束手束脚,就怕一个不好,真得被青云宰了,那就亏大了,要是他的元婴元力加持比也能象“拂衣藏身控”道法那样可以控制一下加持比就好了,那他的一万三千多的加持比控制到七、八百就不用束手束脚,自可拼尽全力与青云子纠缠。
首席在玄都观边走边愁苦,口中念念有词:“如果可以控制元婴元力加持比调低,该有多好,‘拂衣藏身控’的原理是什么样的呢?元婴已成,应该与自己心神相同,自己想控制输出比例应该是有办法的,办法是什么呢?”
他在这里沉浸于幻想着将元婴输出加持比达到可调程度,心神渐渐与元婴完全合一,突然一声系统提示响起:玩家方歌淫沉浸于道法原理探索,心神合一,顿悟出道法“输出加持控”道法,属元婴级高手自创道法,元婴精神攻击防御能力增加10%。
“输出加持控”道法,属玩家悟道自创道法,不分阶位,激发此道法,可将元婴元力输出加持比控制在1%~50%之间,无冷却时间,每小时消耗60点元力。
首席被这次的系统提示惊醒、傻了,这样也行?难道自己是游戏公司老总的私生子?游戏不是由智脑控制的吗?就算是私生子也不好使啊,那就自己还是这游戏中一坨够屎,自己想踩就踩自己。
首席惊呆于自己的好运,也第一次窥视到游戏的一种新设定,成元婴高手之后,玩家也好、NPC也好,逐渐有同化的趋势,悟道不再是NPC的专利,玩家也有了悟道可能,只要想法合理,有类似道法参考,再加强烈执念,心神合一,就有可能顿悟道法,他回想了下刚才经历,总结了顿悟道法的规律如此,有了这个发现,以后的修行之路就更有无尽可能。
这个自悟道法令首席兴奋到不知所以,回过神来几乎手舞足蹈,偶然一看时间反而吓了一跳,下午一点!
系统给了他一个惊喜,索取了三个小时时间,他十点线,念念有词中三个小时就没了,留下的是一个道法。
这也足够首席庆幸了,NPC喜欢闭关,大多是因为悟道,一次高深道法的领悟不只是三个小时时间,很可能就是三个月,所以NPC不理解这些玩家成天打打杀杀,为什么不好好闭闭关,悟一两个有用道法,提升修为呢?这下首席理解了,他只悟了一个半拉子道法,就失去了三个小时,这要是?
首席心满意足地下线了,这次悟道,首席收获得不仅仅是一个道法,他收获得其实是玩家到了顶尖层次之后的修行道路,以后想方设法抢夺道书固然是必由之路,却已不再是唯一。这样一想,他才感悟到老尼姑向他开放祖师堂的目的,祖师堂固然有很多现成的厉害道法待选,但老尼姑想要他明白地不是光去选择现成道法去修炼,她的目的其实是给他一个绝好的悟道环境,再想想在祖师堂修炼道法的过程,首席明白了,祖师堂的环境最易让他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如果他能将他目前修炼的所有道法,有了系统性的理解、总结、去粗取精,未必不能顿悟出更加适用的道法,现在他明白以自己刚到元婴的层次,想要悟出一个八阶、九阶的系统道法是不可能的,那些道法别的不说,哪一个不是NPC经历了多少春秋才总结、悟出,他现在悟道的立足点应该是从适用性来悟,譬如刚刚悟出的“输出加持控”这个道法,系统说明是玩家自悟,不分阶,其实就是没达到阶的程度,但其实用性,在首席看来未必不如九阶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