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你三大爷,”易家三大爷不满地瞪了林德箭一眼:“别跟老头子乱叫,就你这样的小年轻,叫三爷爷我都亏得慌,知道我多大了吗。”
林德箭倒是没有顺杆子去问他多大了,那叫不懂规矩。但是,该问还是得继续问啊:“嘿嘿嘿,三爷爷三爷爷,就跟小子我说说嘛,怎么说我儿子也是圈内人呢,对吧。”
老头儿瞧了一眼不远处被翠儿抱在怀里的小星星,悠悠地叹了口气:“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按道理来说,天水易家也是得天独厚的一个家族,上古时候就有圣人降临,至今儒门六经中的“易经”都是儒生们躲不过去的必考科目。而易经的易,便是出自这自古至今便一直流淌着的易水。而易氏宗族临水而居以易为姓,无论战争、瘟疫种种灾难,数千年绵延不断,不得不说自有冥冥之中的护佑。只是这所谓的冥冥之中的护佑,在老头儿的印象中越来越少,尤其是近百年以来时局平稳,几乎见不到高人大能之士。家族之中典籍不少,却缺乏长辈高人的教导,修者自然是越来越少,越来越像个传说了。近几十年来更是匮乏,家族子弟里边信修行者几乎没有,都慢慢的热衷于科举考试了。
当然,这也是他能跟林德箭打上交道的原因之一。
其实易氏一族在修行圈子里名声不小,只是这在见识不到什么“高深本事”的家族后辈看来,也就是跟街市上、寺庙道观里的那些测字算卦的差不多,忽悠人罢了。说中了又怎么样?本来也没有人否定过什么嘛……你本事高,会飞吗?你法术厉害,能点石成金吗?能帮我们高中状元吗?
真真气死几个老爷子了,连地儿说理的都没有。
所幸学了儒门的忠孝节义,还懂得敬老尊老,要不然,呵呵,按照暴脾气老六说的:“我真是气得打你们不死……”
家族子弟不争气,再加上圈内高人有意隐藏,所以在这太平盛世里修者几乎难觅踪迹。加上一些沽名钓誉、学得不伦不类的家伙求财败德又败坏了修者名声,所以现在的人们几乎没人相信修仙修道。你跟他说门神、孔圣、关帝爷,他信;你跟他说修道有成可以上天入地,呵呵……“你先飞一个我看看?”
飞你大爷的啊飞,要不是看你天资不错我跟你这种垃圾费这么多话?
所以林德箭很符合易府三大爷的胃口。
能对胃口就好说话,反正小星星早晚要走上修行这条路,林德箭也见识过会飞的高人,三大爷自然愿意好好跟他说道说道。当然,限于双方个人资质,能说多少能听多少,就不一定了。
……
这个世界上,人类发展起来有两大基础,一者为猎,一者为农。
猎脱胎于人类动物性的本能,学会借助环境、创造环境、利用武器去捕捉弱小但跑得快的,杀死强大但智力低下的;而农则是在捕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建立起人类自己的领地后,利用自己越来越聪明的大脑让原本只能靠地吃饭的他们,可以“靠天吃饭”:控制自己的欲望,留下食物的种子,模仿它原本是生长环境、生长季节,让原本只能靠运气找到的果实、种子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大面积种下,大面积收货。人们只需要保护好种子的生存环境,剩下的交给上天就可以。
而这个时候的猎者,可以抓捕猎物提供肉食,一时吃不完的猎物可以收押、驯化,更重要的是承担保护农者创造的环境。
当猎者和农者在相互配合下解决了人类“吃”的最大问题之后,有空余时间的他们才在感受大自然、观察世界、思考人生的过程中快速蜕变,逐渐建立了对其他物种的压倒性的优势,逐渐独霸世界上最宜居的平原、草地等地方。
世界很大,人类也许很渺小。但至少在他们的视野之内,他们能争取到最好的生存环境。
随着文明的稳定发展与不断进步,当人类逐渐有机会与更高、更强的层次的生命角逐更广阔的天地的时候,“修炼”成了他们共同的选择。人类的始祖们坚信,只要个体足够强大,就必然可以骋猎九州,放牧天下,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人类文明的活动范围。
但有一点一直不曾改变:不管人类变得有多强大,发展得有多快,哪怕数千年来经历过数不清次数的武力混战与学术争鸣,“猎”与“农”的本能始终潜伏在生命的最深处。
根据易氏家族流传下来的古老记载,在修仙者的领域里,“猎”与“农”依然是最基础的划分标准。易氏,便是众多的选择“农”这条道的家族之一。
抛开易氏本身的修炼方法而言,走“农”科修炼道路的修仙者所共通的修行境界被划分为七个等。每一个等级以百年为限制,可以提前突破,过期未突破则身死道消。而以百年百年为期,按照正常的修炼速度之下又划分了七级,用序数加星字来描述星级。
境界七等各自有名,按照最初的“农祖”古圣神农划分与命名,自弱而强分别是一入(门)、二化(种)、三出(芽)、四抽(苗)、五成(材)、六开(花)、七结(果)。其中,一境入(门)又叫做入(坑),切实地反映了务“农”的顺序。这七等境界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涵盖了天地间古往今来的所有强者。结(果)境之后似乎还有大境界,但流传下来的记载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
至于天外是否还有青田,不管是“猎祖”古圣燧人,还是“农祖”古圣神农,尚在人间征战的时候都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不过后世有传言,两位古圣都是在正值巅峰的时候失踪的。因此,两位古圣是飞升到了天外之天地的说法也长盛不衰,而修道之人中颇有一部分对此坚信不疑。
而另一种说法其实更坚挺:“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修行者七等、七级共四十九关,正与天地奇书《易经》相合。只是《易经》后来逐渐失传,《连山》、《归藏》两部分几乎找不到具体内容,所以“天外有天”的说法逐渐的占了上风,让后人徒呼奈何。
当然,现在的修道者多数相信一个折中的说法:也许是因为天地的限制,破七境之后似乎会进入到另一个世界,所以七境并非极限。只是千百年来,丝毫没有相关的消息传下。连精于卜算的易氏一族,都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只是在某些语焉不详的孤本里,略略有些“更大世界”、“广阔天地”的意思。
不过呢,反正没有七境高人站出来发话,事实如何都不过是听说而已。现如今更是早已没有谁去认真追究了,尤其是对于无缘修道的门外之人,看个热闹夸声好就可以了,不然还要怎么着?非得找人打一架争个你短我长吗?
林德箭听得有趣,不由得笑了出来:“嗯嗯,三爷爷,我果然是个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听了半天就觉得你说的这位名为‘神农’老爷子给那什么境界取的名字有意思,嗯,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