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章 研究成果获普遍认可(1 / 1)松岩之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天上午,3人做完了最后一次实验,总共得到了5.5克铧元素,超额完成了任务。

下午,赵坤独自一人去了高铁站,坐上了回杭州的高铁。李松和陈岩则跟着胡主任来到了民航大楼,找到了他的那位老同学张平晖。

胡主任说:“老张,有件事要麻烦你。”说着将李松、陈岩无法坐高铁的情况跟张平晖说了一遍。

张平晖打量着李松和陈岩,又在电脑上查看了前段时间媒体的采访视频,终于确认眼前这两位正是最近轰动一时的大科学家。

张平晖跟两人握手:“还真是你们两位啊,欢迎!”

胡主任问道:“他们还有不少研究工作要做,想尽快赶回杭州,你能帮一下忙吗?”

“这事我可做不了主,得请示领导才行。你们稍等一下,我去找领导问一问。”

李松说:“那就拜托你了。”

过了一会,张平晖回来了:“你们两位运气不错,领导想见见你们,了解更详细的情况。你们跟我来吧。”

民航的领导接见了李松和陈岩:“你们两位如今可是大名鼎鼎哟,我看新闻里头专家们都在说,你们这项成果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李松和陈岩听了都是一愣。这些天3人都忙于生产铧元素,没怎么关注新闻,还不知道专家这么评论他们呢。

领导有个疑问:“你们是对科学做出大贡献的人,如今为了科研,想携带铧元素回杭州,民航很高兴为你们服务。关键问题是,这个铧元素到底安不安全啊?”

李松忙说:“安全方面绝对没有问题,国际、国内都有人做过研究的。”说着递上一本刊登有加州大学论文的著名英文科技期刊,以及一本刊登了3人论文的国内期刊。

领导翻阅着论文,虽然对具体细节不甚了了,但是两篇论文的结论却看得清楚明白:铧元素是对有机体无毒、无副作用的。

“既然有研究成果证明铧元素无害,那就没问题了。民航方面可以给你出个证明,以后你凭这份证明,就可以携带铧元素乘飞机了。不过为了安全起见,这份证明仅限你一人使用。”

不久,一份打印好的证明书交到了李松手里,只见上面写着:特允许李松(身份证号:330106210412023425)因科研需要,携带铧元素乘坐飞机。该物品为一个小钢瓶,外形类似保温杯,安检时可见到红色火焰状。此物品应予放行,其他物品仍按规定进行安检。如有疑问可致电查询。

证明书后面还附上了查询的电话号码,并盖有公章。

应该说,这份证明书满足了李松携带铧元素乘坐飞机的需要,但又非常谨慎,不仅附上了李松的身份证号,对于细节也描述得非常清晰,就是为了防止被滥用。

李松很感激:“民航的服务真好,感谢民航对我们的大力帮助。”

从民航大楼出来,已经到了下午5点多。

李松对胡主任说:“谢谢主任,要不是你,我们恐怕得坐出租车回杭州了。”

“别客气,你们现在是基地的大客户了,我帮你们是应该的。不知道你们以后还来不?”

“当然要来,基地这边真是生产铧元素的好地方啊。”

胡主任心中欢喜:看来基地将开拓一个新的领域了。以后,基地的收入来源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高校学生实验,而是变得多样化,这是好事啊。

胡主任挥挥手:“那就再见了,祝你们旅途愉快!”

回到酒店,李松问陈岩:“你有没有注意到,刚才办理证明书的时候,民航领导说,专家认为我们的成果很可能得诺贝尔奖?”

“是啊,我也听到了,他确实是这么说的。”

“这些天我们都顾不上看新闻了,现在赶紧看看。”

他们打开手机新闻,才发现最近信息真多啊。

先是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纷纷表示,已经重复了“石墨烯电池+硝酸铧”的方案,结果跟新闻发布会上的报道相同。也就是说,他们的成果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这跟柏诺兹和缪勒当年的情况颇为类似。

看到这里,陈岩忍不住击掌:“很好,到了这一步,后面的态势一定会如你所说,诺贝尔奖没跑的了。”

李松接着看下去。果然,在成果被验证以后,世界各国纷纷予以高度评价,中外专家几乎一致认为:这一成果足以获得诺贝尔奖,问题只剩下一个:何时。

至于问题的答案就五花八门了,有说明年就能得到的,有说两、三年内能得到的,但预测的时间都不是很远,说明大家都认为应该很快。

正在这时,赵坤在QQ聊天群里说话了:“我刚平安到家,你们回杭州的事情有着落了吗?”

李松回复道:“已经有眉目了,明天就可以坐飞机回去了。”

赵坤发了个“惊讶”的表情:“高铁不能坐,飞机却可以?”

“这都多亏了胡主任帮忙啊。”李松把下午的情况介绍了一遍。

“那太好了,以后再要将铧元素带回来,就不用发愁了。”

“这都是小事,你看了新闻没有?”

“我刚回来,还没来得及看呢,难道有什么大事发生?”

“你好好看看,有惊喜哦。”

“好,我马上看看。”

过了一会,赵坤回复道:“老天!你前段时间说的一点都没错,诺奖在向我们招手了。现在连专家和大众也都这么看了。”

“高兴吧?”

“当然高兴了。刚才我给陆馨看了,她也很欢喜。”

李松感叹:“付出了这么多,总算值得了。”

“其实我还关注着另一件事:有没有人提出比我们的硝酸铧更好的方案,但是目前似乎还没看到。”

“别人也只是刚刚开始研究,哪有那么快呢?”

“我看了这些新闻以后,感觉自己更不能松懈了,必须努力研究,不然很可能被别人弯道超车。”

“是啊,我也有同感。现在我们的方案已经为人所知晓,不知道有多少个实验室正在我们成果的基础上加紧研究,试图取得新的突破呢。”

陈岩说:“听你们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有点紧张,唯恐落在人后啊。我们订的是明天最早的一班回杭州的班机,中午就可以到了,下午我们再一起讨论下?”

赵坤同意:“好的,明天见。”

3人没想到的是,前方等待他们的并不总是鲜花和掌声,也有荆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