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岩这个样子,让李松又好气又好笑:怎么一遇到跟刘蕊有关的事,陈岩的智商就急剧下降,反应迟钝,完全没有平日的灵气?
看到李松略带嘲讽的表情,陈岩醒悟过来:“是哦,我可以要求樊主任派刘蕊过来支援搞建设,不就结了?”
“这么复杂的问题都被你想明白了,真不容易啊。”李松“称赞”道。
陈岩有些尴尬,不过还是很高兴:“这个办法的确可以让刘蕊长期呆在我身边。感谢的话就不多说了,接下来唯有一心一意,把我们共同的事业做好。”
李松点点头。
陈岩感叹:“为什么每次你都能想出办法,让刘蕊留下,而我却束手无策?”
“这就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了。”
“嗯,看来以后遇到刘蕊的事,要多听听你的意见。”
“好啊,希望你能说到做到。”
“只要你说得有道理,我当然愿意听。不过......”陈岩有一个疑问:“刘蕊过来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上饶中心必须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这就需要谈判,最后能否如愿,尚不确定啊。”
这话提醒了李松:“对啊,我得请樊主任和胡主任过来一趟。争取技术股是他们的事,得靠他们自己去努力,这事我可代办不了。”
于是李松分别拨通了樊主任和胡主任的电话,请他们速来杭州参与谈判,两位主任都同意了。
接下来几天,经过反复的讨价还价,各方终于达成协议:授予上饶中心和北京基地各5%的技术股,但是要求也很高:两家必须派出精兵强将,负责完成简易对撞机的设计,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指导、监督。在工程完工后,还要担起培训员工之责,直到员工们能完全接手为止。
这两家的问题算是解决了,接下来是宇宙阳光该授予多少技术股,这个就争论颇多了。
起初,有投资方建议也授予5%,但是被陈岩回绝了,因为陈岩觉得,简易对撞机以后将源源不断地生产出铧元素,基本上都要转化成硝酸铧,数量很大,要缴纳的专利费不会是小数目,如果只给5%的技术股,无疑是低估了这笔费用,他不能接受。
但是陈岩提出授予15%的技术股,又让投资商们没法接受,感觉有些高估了。于是经过折衷,宇宙阳光最终获得了10%的技术股。同时,作为发起单位,宇宙阳光还负有联络、协调各个股东之责。
这样一来,总计有20%的股份作为技术股,分别授予给了宇宙阳光、上饶中心和北京基地。
另外80%的股份,是给实打实出资的4亿资金的。这部分的股份分配就相对简单多了,你拿出多少真金白银,就占多少股,没啥好争论的。
结果,4家风险投资商分别出资7500万元,各自获得15%的股份;江南公司出资5000万元,占据10%的股份,王树林曾表示“江南公司愿意做其中的一个投资者”,如今兑现了承诺;上饶中心方面,根据樊主任的意愿,出资了5000万元,获得10%的股份,再加上技术股,总共是15%的股份。
合同签署完毕,赵坤有些疑问:“这个项目总共筹集资金4亿元,可是江南公司拿出5000万元,却只能占据10%的股份,似乎有些奇怪啊?应该是4000万元就可以获得10%的股份吧?”
陈岩解释道:“你没在企业工作过,可能不了解股份分配的奥秘,让我来讲给你听吧:这个项目是有20%的技术股的,4亿资金只能占据80%的股份,因此整个项目的估值是:4亿÷80%=5亿。这么一来,10%的股份应该是价值5000万元,而不是4000万元。”
听陈岩这么一讲解,赵坤明白了:“这么说,咱们仅仅是靠未来的专利费,就凭空获得了价值5000万元的技术股?”
李松听得不乐意了:“怎么是凭空呢?说得好像咱们占了天大的便宜似的。这个项目如果不同意授予我们技术股,将来就得不断向宇宙阳光缴纳专利费,日积月累,说不定远超5000万呢。”
陈岩也说:“是啊,目前看来,好像咱们宇宙阳光是空手套白狼,没花一分钱就得到了10%的股份,但是将来到底谁占谁的便宜,还不一定呢。”
赵坤被说得有点不好意思:“我主要是觉得,这10%的技术股似乎来得太容易了。你看,北京基地和上饶中心虽然有技术股,可是他们要投入多少人力啊,付出的代价很大,5%的技术股拿得并不容易。相比之下,我们就不需要花费多少精力了。”
陈岩纠正道:“我们也要花费精力的,须知,这10%并非全是未来的专利费,还有辛苦费。这个项目多达8个股东,咱们负有协调他们的职责,担子不轻呢。”
李松补充道:“虽然我们需要付出的精力可能没那么大,但你要看到,我们前期冒了多大风险,付出了多少啊?我的房产证,直到现在都还搁在银行那边呢。”
赵坤点点头:“也对,咱们这算是先苦后甜。”
“说实话,我现在真的挺佩服陈岩的。”
李松的话让赵坤有些不解:“你怎么突然佩服起他来?”
“眼下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嘛。你记不记得,去年12月,我们跟搞风险投资的徐总接洽,当时他最多只肯接受1亿的估值。可是现在,我们什么都不用付出,凭借未来待收的专利费,就可以获得价值5000万的股份,这中间的差别,简直不要太大哦。”
赵坤此时心服口服:“是啊是啊,去年要是1个亿就把成果交出去了,现在肯定就不归我们做主了。看来陈岩的判断是对的,我们今天能掌握全部的知识产权,自己当家做主,都有赖他的坚持啊。”
陈岩摆摆手:“要说功劳,还是你们两位最大。最初的想法是李松提出的,还带头出资;赵坤则在后来的研究中有突破性的贡献。跟你们比,我这点贡献就不算什么了。”
“哎呀,你就别谦虚了。要是没有你,光凭我和李松的商业眼光,肯定会贱卖成果的。搞得不好,甚至会被出资方扫地出门,这种事不要太多。”
李松感叹道:“这就是团队的力量。咱们每个人都各有所长,但如果不能凝成一股绳,就难以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应该说,这些年,我们3个合作得非常好,希望以后还能一直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