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钟,马千里准时走进教室。
“看上去你们精神还好啊。”他在讲台的椅子上坐下,视线饶有兴趣地在众人脸上扫了一遍。他点了点平板电脑,在大屏幕上投影出下午的课程:
《原种生物谱系简读》
“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分级标准,原种生物共有五个大阶级。”马千里还是延续着丝毫不墨迹的风格,坐下就开讲。
“最上级就是现在我们称之为The Prototype 的从地外降落的四只巨型原种生物,一般简称为P1-P4。按照顺序,降落在我国的“世界蛇”代号是P2。降落之初,它们每一只都携带着两到三个百万级的群落,携带的方法目前我们还不得而知。一般我们都用P对应的代号命名它携带和繁殖出的军团。”
“每一只P4都被认为是大洲级战区指挥官,按它们降落的区域来看,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这几个相对先进的人类聚居区都已经降落了对应的军团。所以国际上一致认为,非洲和大洋洲必然也在它们的登陆计划中。不过所有O4都只在降落的时候参与过战斗,之后就没有任何目击记录了。”
“P4的下一级,是被命名为母巢的不可移动式建筑。说是建筑可能有些不太精确,据我们仅有的几次观测记录来看,它更加像是一个生态圆顶,而且均建设在原有的人类城市上。有专家认为它是在消化那些城市来回收资源,但是可惜的是人类没有成功破坏母巢的记录,所以母巢里面具体是什么样子也不得而知了。它们被认为是省/州级或者小国家级别战区的指挥官,也是目前人类能够在战斗中观测到的原种生物的最高指挥机关。”
“接下来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孵化场级。它是移动的原种生物前线基地,具备资源回收和建筑能力。你们也知道,原种生物的建筑物同样也是一种生物。孵化场级就是这些一线建筑的生产者,它们生产出建筑幼体,然后让兵蜂将它们布置在需要的地方自行生长。一旦在地上扎根,一周时间内就能建造出一个功能完整的小型群落巢穴。它能从身体两侧伸出大量短足,用类似蜈蚣爬行的方式移动。据观测它们从建筑状态转变为行进状态需要2个小时,行进状态下速度能达到45公里每小时。所以这东西就像移动的瘟疫,可能在任何地方出现。如果它在战局中察觉到情况不妙,就会果断逃跑。这个速度香港记者都追不上,追击基本就只能靠我们这些会飞的。目前孵化场级是我军一线作战最优先搜索,最优先歼灭的对象。”
“大家都应该知道,全世界所有被原种生物占据的区域,空中都会有一层很厚的,像是浓雾的东西。这种东西是大量小型漂浮生物的聚合体,它们互相黏合在一起,看上去很软很柔,但是却拥有我们难以想象的厚度与韧性。它们体内含有腐蚀性的液体,并且行动受到指挥级的控制。我们称之为“雾层”。当飞行物,比如说航弹从上空接近它们的时候,雾层就会主动改变自己的形状,形成一个向上的尖端迎上目标,令目标提前引爆,或者将它包裹住,用韧性提前消耗掉它的动能。雾层一般分布在离地面2000-3000米高的空中,将它们的地面军队紧紧保护在对空火力的射程之中。这让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这一类利用高空优势作战的单位全无用武之地,野蛮地将人类拉回了面对面的肉搏战里。虽然也有一些武器能够突破雾层打击地面,但是那些玩意光部署起来都是天价,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用的。”
“这里问题就来了。雾层是怎么来的呢?”
“从孵化场级再向下,衍生出的就是指挥级,就是这个看起来像个长了触须的热气球的东西。它是雾层的制造者,也是原种生物一线作战军队的指挥官。不受干扰的状态下,一只指挥级散布的雾层可以达到约直径一百公里左右。它平常会在雾层之下五百米左右待机,一旦受到攻击就会升到雾层以上。一旦它们升上来就会立刻被预警机发现,然后战区空军的歼击机编队就会去找它和它的护卫队打个招呼。”
“一旦指挥级死亡,十五分钟内雾层就会失去活性。同时它辖区内的原种生物将失去有组织行动的能力。然后就是喜闻乐见的炸弹洗地。”
“别看我说的这么轻松,每一只指挥级都是相当于我们师一级编制的首脑,想要打到它脚下,需要付出的牺牲是巨大的。”
“再下面一级就是所有的原种生物一线作战单位。首先讲讲你们在战场上会遇到的最危险的敌人,也是高机动攻击机在战争中对标的敌方单位——追猎者。它是原种生物的精英战斗单元,具备高机动,高杀伤的特点。在攻击机未曾出现时,它曾一度完全掌控着3000米以下空域的制空权,强击机和武装直升机在它面前毫无还手能力,只能在地面军队的防空火力网内提供有限的支援。”
“追猎者本身是一种擅长近距离搏斗战的生物。大家应该能够看出来,这东西其实比较像是一只结合了虾蛄特点的螳螂,具有类似螳螂的镰刀状上肢,杀人蜂一般能喷出刺的腹部,全身又有虾蛄一样的高强度甲壳,可以说是攻守兼备。”
“追猎者拥有三对位于背部的网状膜质翼和一对位于下腹部的喷射气孔。正常飞行时高频扇动膜翼,喷射气孔主要用于瞬间加速和战斗中的姿态调整。气孔使用前它会有一个持续两到三秒的吸气,腹部会有明显的鼓起。这时候就需要高度警惕了,因为它很可能前一秒还停在你一百米以外,下一秒刀就已经到你面前来了。顺便说一句,除掉大的战役不算,每年倒在这个招数下的飞行员从没少于两位数,大部分是第一次遇到追猎者的新手。能过了这一关,你才算是基本有了和它们对战的资格。具体的战术你们之后有机会去模拟器里体验,现在我就不多讲了。”
“作为空中力量,敌人的陆基防空火力自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幸运的是,敌人的防空体系基本局限在40公里以内。一般情况下,对空作战的主力是追猎者。但是在应对榴弹炮,火箭炮,巡航导弹之类的小体积高速目标的领域里,长棘兽则是这方面的专家。”
洛天羽心里一动,看了一眼田蜜。
“西方叫它们标枪手,比我们要更加直白一些。长棘兽拥有极强的动态视力,视场达到180度。它的主要攻击手段就是通过身体内部的气室释放高压气流,推动刺腔内的一根骨质长刺打击目标。长棘兽按照刺腔的口径有35毫米八腔对空特化和125毫米单腔对地特化两种,防空型打出一轮六枚之后能够在三秒内装填好第二轮。长棘兽一般以五十只为一个防空群,一轮齐射下来火力覆盖面接近1000平方米,基本上能够击中接近的大部分目标。基地防御的大型长棘防空阵列一次齐射能覆盖500米x500米的空域,再装填时间30秒。所以担任强攻任务的攻击机都会配备等身盾牌,因为一旦对方覆盖打击,靠攻击机本身的机动性躲不掉。对地特化的跟我们没什么关系,就不用详细介绍了。”
“再来说一说我们承担的支援职责。原种生物的编制单位一般以孵化场为核心的群落为基础,每个群落数量一般在8-10万不等。它们的攻势一般采用大兵团正面突击的战术,用庞大的数量优势在多点对我方防线进行冲击,突破后由后续跟进的军队分割包围,主力保持攻势方向直到它们抵达目标。简单来说,就是人海战术——真正的人海那种。”
他放了一段机载摄像机录下的视频。这是一场在平原上的战斗,从天上看过去,地面像是阴阳图一般被分为两个色块。一边是军队的防线,黄土地上各种战壕掩体和防御工事组成一条条喷吐着火光的长线,不时有支援的火箭炮齐射拖着白色尾迹从空中降落。而另一边——是一道移动的黑色洪潮。人类防线上的各种武器流星雨一般向对面倾泻着火力,但是那些光点就像是火星落入了水中一般,除了炸出一些火花之外并不能阻挡潮水的推进。在人类战线的最前端,攻击机群切入了黑潮上空,和对方的追猎者缠斗起来。数十辆坦克一边全速后退一边向前开火,但他们的努力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可能是刚才讲到的对地型长棘兽开始发动攻击,坦克一辆接一辆停了下来,随后起火爆炸。能够成功回到防线内的仅有寥寥几辆。
黑色的潮水随后冲上了人类军队划出的防线。守军启动了烧夷弹雷场,一瞬间防线上炸出了一条炫目的火线。黑潮像遇到堤坝一样迟缓了片刻,但是随后就漫了过去。战线后方,攻击机群完成了对追猎者的压制,回撤到后方掩护着炮兵撤出阵地。
“这是去年在中原行政区的一次防御作战。”马千里暂停了一下画面,再放大,定格在黑潮的最前端。
“看一看原种生物的战斗单位配置。”
“冲在最前面的这种生物,我们称它为盾卫龙。它的体型和三角龙相似,待机状态下高2.5米,宽2.7米。长7.1米。它最大的特点是像褶伞蜥一样拥有一面可以展开的颈部皮膜,展开之后高6.5米,宽4.2米。这面皮膜的表层是硬度极高的材料,一旦张开,皮膜内部就会充入高黏度体液。这层皮膜能在700米距离上有效抵挡目前我国装备的125毫米钨合金穿甲弹。它的头部有一根长角,全速行进时能够轻易顶翻重量在50吨以下的装甲车辆。”
“盾卫龙是最让陆军头痛的东西了。它的弱点在背部和后方,打穿皮膜对它来说不痛不痒,只有正面命中头或躯干才能对它产生致命伤害。但是这对命中精度的要求过高。所以在遇到盾卫龙集团的时候,陆军通常会呼叫我们来解决它们。”
“在一个一万级别的原种生物冲锋阵列里一般会混编着四到五个集群的长棘兽来应付我们的炮击和导弹。一般担负制空任务的高10会在低空首先迎击追猎者,而我们高9则要优先消灭这些有巨大威胁的陆基防空单位。当追猎者和长棘兽群被压制住以后,我们就能专心对付地面上的敌人了。”
洛天羽用余光瞥了巴特尔一眼。似乎是被这段影响勾起了回忆一般,他默默地打量着自己手背的皮肤,好像在思考它能不能挡住炮弹。
“最后就是最常见的兵蜂了。它们会躲在盾卫龙的后方一同推进,虽然数量多但是很脆弱。只要盾卫龙在冲进阵地之前倒下,陆军的火力就能把它们撕成碎片。所以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需要将弹药浪费在它们身上。”
“原种生物最小的战斗编制是一万级的群落,由一只指挥级负责。标准配置追猎者五十只,盾卫龙一千只,长棘兽五百只。实际情况根据这个群落担负攻坚或是防空任务会有变动。八到十个指挥级群落构成一个孵化场级战斗群,一般从属于它们的出生地。而一个母巢则根据实际需求统辖四十五到六十个孵化场不等。目前我国被观测到的母巢有五个。实际上可能更多。这些年来我军的兵力编制已经扩大了四倍,但是也只是堪堪跟住它们扩张的速度。所以要击退它们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洛天羽心里算了一下。去年官方统计的军队人数有870万人,除去机关,科研,卫生,军工之类的后方人员,实际上一线军队应该在700万人左右。托战争经济的福,国家还能在维持军备增长与搞好民生经济之间平衡住。但是如果没有契机对原种生物造成一次大规模的减员,持续增加的军备压力必然会压倒民生经济,再度倒退回战时经济体制。
原种生物社会的简单结构在战争下的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没有经济压力,没有社会异议,没有对失败和死亡的恐惧,整个种族如同一台庞大精密的机器一般严丝合缝地运作。
这真的是一个原生物种而不是一种被设计出来的战争机器吗?他不由得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