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令曹印感到庆幸的是,那个瘦一点儿的中年顾客不仅提出了问题,还顺带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告诉曹印,其实要想保持豆花的鲜嫩,又不想让豆花变凉,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见过豆腐脑吧?
就是那种放在瓮里、雪白如油脂一样的豆制品,吃的时候,稍微加上一点儿咸菜、辣椒,或是白糖的食物,它其实也和豆花一样,都是由豆浆凝固而成的,它和豆花的区别,就在于一个老一点,一个更嫩一点。
实际上,豆腐脑如果再凝固一会儿,就变成了豆花,而把豆花放到模具里压实,就变成了豆腐。
豆腐脑的保温要求比豆花更严格,因为它只要稍微老一点,就完全失去了嫩滑Q弹的卖相,变成了豆腐渣。
所以民间自古以来就有一套给豆腐脑保温的方法——那个用来装盛豆腐脑的“瓮”,其实就兼具了保温的功能。
那瘦食客给曹印提出的方法,就是弄一个类似于这样的“瓮”,把豆花煮好之后就放到里面,让后塞住出气口,让豆花在自然环境下保温。
这样一来,不用把豆花一直放在火口上烧煮,就能保持豆花的绵扎细嫩,同时又不会因为豆花变凉而失去口感。
这种方法用铁锅不行,因为铁锅聚热快,散热也快,如果想用铁锅来代替“瓮”进行保温的话,锅里的温度很快就会降下来,然后豆花会变凉,豆花一但凉了,再加热之后就会散掉,味道也大不如前。
曹印没想到这两个中年食客居然还真的能提出意见,而且这意见听起来挺靠谱。
虽然说专门去定制这样的一个“瓮”,肯定要花费不少钱,但我们之前也说了,曹印开豆花店的目的和人家是不一样。
人家是为了混日子,得过且过,只要生意不是差到揭不开锅,别的小饭店老板才不会这么费心费力地去考虑什么食客的意见呢——你爱吃不吃,反正我这儿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也不少。
但曹印开豆花店的目的,一是为了积累原始资本,二则是为了积累做生意的经验。
越是做大生意的人,越是对市场和顾客更在意,因为只有抓准市场和顾客的需求,生意才能做大,公司才能不断地得到发展。
所以他现在把这家小饭店也当成了一家公司在做——听取顾客的意见反馈,及时的抓住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让生意越做越好,钞票越赚越多!
曹印从这个瘦食客这里得到了反馈,立刻说干就干,转头就把这件事记在了账本上,然后进厨房叮嘱幺爸把这件事记下来。
同时他也没有忘了自己的承诺,痛快的给这两位“老顾客”打了五折,让他们相当惊喜,借着省下来的钱,两人干脆又一人点了一瓶啤酒,坐在那里热火朝天的开动起来。
看到两人大中午的居然一人干掉了两瓶啤酒(开业酬宾送饮料的活动还在继续),曹印也不免有些汗然,他趁着招呼两人的机会,再次跟两人聊了起来。
“两位叔叔这下午都不上班的吗?你们大中午的出来喝成这样,就不怕回到单位被上级领导批评啊?”
他不着痕迹地开始套两人的话,而此时已经开始微醺的两人,也没有察觉到他的小心思,闻言只是嘿嘿的大笑。
“不怕!”那个胖一点儿的食客豪爽的摆摆手道:“我们领导平时喝的比我们两还厉害,大不了喝醉了回去睡一觉,反正也没人查岗,怕什么怕?”
豁,这单位厉害了!
曹印不由得在心里竖起了大拇指,就冲这胖食客一句话,他就知道这家单位离关门不远了。
而那胖食客似乎并没有察觉到自己的话有什么不妥,还在得意洋洋的说到:
“现在我们厂里管事儿的基本上就是我们两个,平时其他领导都不大来工厂,多少喝一点,没事儿,反正也没人会去举报我们……”
曹印听到他这番自吹自擂的话,突然心里一动,忍不住问到:
“两位什么单位啊,听着这么好,连我都想进去跟着你们混一混了。”
“嗨,别听他胡说!”
这时候旁边那个瘦食客听不下去了。
他的酒量应该比胖食客稍好一些,所以还显得比较清醒,伸手做了个阻拦的姿势,对曹印说到:
“什么跟我们混呀,其实老实告诉你吧,连我们都快混不下去了!”
说完他指着马路对面那一片破破旧旧的厂区说到:“对面的机油厂,你知道吧?其实我们就是机油厂的人。唉,说起来也不是我们不用心,关键是机油厂效益不好,都快破产了,上面的领导也一直在找门路,想把厂子给兑出去,所以我们下面这些人,现在都是能混一天就是一天,就等着有新的老板来接手,好把厂子里拖欠我们的工资给补上呢……所以你别看我们两现在表面风光,其实实际上,已经快要连饭都吃不起了,你还想跟着我们混?说句老实话,看到小老板你生意这么好,连我们都想跟着你混了!”
哦~~
曹印明白了。
原来这两位就是对面机油厂的管理人员。
不过机油厂的未来他是知道的,恐怕要让这两位“老顾客”失望了。
因为机油厂虽然占地面积挺大,而且占据的还是江城市的市中心——这是一块宝地,如果是后来的房地产老板看见了,肯定像野狗扑食似的扑上来,哭着跪着想要抢这块地。
但偏偏现在还不是房地产大火的时候,而且全国都正面临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大转型的特殊时期,很多企业自身都还处在最迷茫的年代,谁会去在意一家体制僵硬、效益不佳,连工资都快要发不起的国营企业单位呢?
更何况这时候接手机油厂,还得同时接手厂子里的两千多职工和职工家属,这么大的包袱,江城市这个小城市有几家单位能有这样的实力?
所以机油厂在短时间内其实一直都没能找到下家,一直要过四五年,全国的经济体制转型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市里面的领导也腾出手来了,再加上有大型房地产商的介入,机油厂才被转卖出去——而且还不是把厂子给卖出去,是直接把厂子关掉,然后用这块地来兴建了新的商业广场,机油厂的职工们才因为拿到卖地的补贴拿回了自己被拖欠的工资。
如此看来,这位瘦食客想找新老板、拿回厂子拖欠的工资,这一时半会儿恐怕是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