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四合院,万籁俱静,凉风习习。
曹印和幺爸坐在床头,面前摆着一大堆花花绿绿的钞票,看上去就羡煞个人,可是叔侄俩的表情却相当凝重,一点儿都没有高兴的样子。
“真尼玛不要脸!”
幺爸首先说话了,他的语气里带着一腔的愤慨。
“这世界上就没有其他的生意了,为什么全都一窝蜂的跑来卖荤豆花?这些人还要不药店碧莲了?”
令幺爸生气的,正是最近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豆花店。
这些豆花店都和曹印叔侄的小店一样,专营荤豆花,而且连配菜和汤料都几乎一模一样。
这简直就是赤果果的抄袭啊!
但是叔侄俩对此却毫无办法,因为餐饮行业,又没有侵权这么一说。
你能做豆花,人家当然也能做,豆花是几千年前就传下来的传统手艺,难道你还能不让人家开豆花店了?
可是令幺爸感到气愤的是,一夜之间就好像野草疯长似的,全城几乎到处都开起了豆花店。
这样一来,小店的生意自然受到了影响,这不,这几天前来就餐的客流量就明显减少,叔侄俩的收入也降了一大截。
本来头半个月的时候,小店的生意一天赛过一天的火爆,有时候生意好的话,一天就能赚到一千多块钱——那是纯利润,是刨除掉人工、房租、水电以及食材能所有成本之后,一天能赚到的纯粹的收入。
可是这两天,小店的净利润都在几百块上下翻滚,营业额也出现了小幅度下滑,这让幺爸很着急。
他好不容易才找到个看似赚钱的好行当,可惜好日子才没过几天,这么快就要被打回原形了,这让他如何能不着急?
但曹印对此却早已经有所预料。
事实上,他一开始搞什么微笑服务,坚持严控荤豆花的材料和品质,都是在为这一切做准备。
因为他知道,等到那些大大小小的荤豆花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之后,竞争就会开始变得赤裸裸——这时候,对于荤豆花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影都没有的事,唯一的竞争方式,就是打价格战。
可是打价格战绝对不是曹印所希望的。
价格战就意味着利润变低,利润变低就意味着这个行业再也没有任何潜力,没有潜力,就无法快速积累资本,不能快速积累资本,曹印又何必在这个行业里耗着呢?
所以这几天,曹印也在继续坚持和见好就收这两个选择间艰难的徘徊着。
继续坚持,是因为最血腥的价格战还没有正式开始,而小店的生意虽然受到了一定影响,可毕竟占据了先手,又已经积淀了不少口碑,所以这段时间,小店还是在盈利的。
见好就收,则是害怕一但等到价格战打响,那时候荤豆花的利润空间就会受到极大的挤压,虽然倒不至于造成入不敷出,但这种低风险低收益的经营模式,于曹印而言又有什么意义?
所幸的是,这一个月赚的钱,已经令曹印感到满意了。
看到床上那花花绿绿的一对钞票,曹印问:
“都数清楚了吗,这一个月赚了多少钱?”
提到这个话题,幺爸的脸色总算缓和了不少,甚至还微微透露出一丝笑意。
“我以前是真没想到!”他略显激动的说到:“这卖豆花居然也这么赚钱……我已经数过了,我们这一个月总共卖了53261块,刨除掉房租水电,还有材料费和廖八一的人工,我们一共赚了26443块5毛,百分之五十的纯利润啊,这荤豆花也太赚钱了吧!”
曹印听到幺爸报出来的数字,心里也是一喜,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
“才2万多啊……”他甚至略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
“哈?”
幺爸难以置信的看着他,惊呼道:“2万多你还嫌少?够你爸妈十年的工资了!”
“是少了点儿……”曹印叹了口气,揉揉鼻子道:
“再说现在竞争已经激烈起来了,下个月,我们恐怕就没那么高的利润空间了。”
一听到这句话,幺爸刚刚才熄灭的火气顿时又蹭蹭的冒了出来,指着门外就开始破口大骂到:
“那些X日的不要脸的东西,看到什么好处就一窝蜂的涌上来,一点儿碧莲都不要了,要是把老子惹急了,老子一家家把他们门店全都烧了!”
“呵呵。”曹印用这样的笑声来表达对幺爸的“支持”,他才不相信幺爸敢这么做呢。
不过为了防止幺爸因为想不通而闹出什么麻烦,他还是劝解到:
“话不能这么说,人家也是为了恰口饭吃,没必要这么说这么恶毒的话。”
“哈?”
这时候“恰饭”这个词还没有出现过,因此幺爸一时间没听懂曹印在说什么。
曹印只好重新解释了一遍:“我说人家也是为了混口饭吃,大家都不容易,没必要去跟他们计较。”
“混饭吃?哼!”
幺爸还是显得很愤怒,叉着腰气呼呼地说到:
“混饭吃就不能去干其他的工作了?凭什么看到我们豆花店的生意好,就一窝蜂的全都跑来卖荤豆花?你知不知道,光是昨天我们隔壁那条街上就开了两家豆花店——老子看他们隔得这么近,生意怎么好的起来!就算全江城市的人都出来吃荤豆花,一家也分不到几个客人,这都是在作死啊!”
曹印闻言淡淡一笑。
他知道幺爸心里是怎么想的,毕竟好不容易找到个这么稳定又赚钱的行当,突然之间就涌进来一大批饿狼把好处都给分走了,他怎么可能甘心?
可是这也没办法,毕竟后来的情况他也知道,实际上荤豆花这一行竞争最激烈的时候,那可是号称半座城都开着豆花店呢。
现在才哪跟哪啊,还早着呢!
可是他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局势再这么恶劣下去,因为连他也没想到,这些跟风者的速度会这么快,动作会这么坚决!
事实上,曹印原本以为提早了一两年,可能那些小商家的反应不会这么迅速,他们至少有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来获取先行者的这第一桶金。
两三个月的时间,赚几万快,然后等到其他商家纷纷涌入,豆花店的利润开始变得越来越低的时候,他就适时的把豆花店兑出去,再转战其他行业——如此完美的计划,简直是天衣无缝。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低估了市场的反应速度和那些小商家的嗅觉啊。
或许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大家都是为了找口饭吃,其他行业不景气,突然间看到这么一个赚钱的行当——门槛又低,又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生意还这么火爆,其他老板怎么会不眼红呢?
于是这些人以一种连曹印都没预想到速度,迅速将荤豆花这个行业火爆的发展了起来,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荤豆花店就几乎开遍了江城的大街小巷。
接下来,就是比拼质量、比拼服务、比拼价格的时间了。
质量和服务还好说,曹印都早有准备,可唯独在价格这一点上,令他有所犹豫。
他很清楚,这个时代的老百姓消费观还很淳朴——别跟我谈什么质量,我们只买最便宜的,哪家最便宜我们就买哪家的货!
所以这时候一但有任何一家饭店开启了价格战——那就会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样,瞬间让整个行业地震,然后所有人都会被身不由己的卷进来的。
“你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是继续坚持一下,还是马上把豆花店兑出去,换个其他的生意做?”
曹印决定先征询一下幺爸的意见,毕竟他才是豆花店的大老板,而自己,只不过是个“股东”罢了。
可幺爸却被啊这句话问傻了。
“什么,兑出去?”幺爸惊讶地张大了眼睛,像见了鬼一样:“你在想什么呢,我们这个店才开了一个月,你不会就想打退堂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