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7章 热液喷口(1 / 1)时光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总体积的20%左右。

虽然远不及太平洋的体量,但是即便莫歌成长到如今这个体型,对于整个印度洋来说也依然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存在。

这就是大自然,绝大多数个体生命再如何发展,在这样的尺度来看也是无比渺小,即便是那些号称怪兽的存在也不例外。

不过莫歌此时的想法倒是没有那么复杂,他现在只想着赶紧找到自己的目标生物。

鳞角腹足蜗牛就生活在这片大洋之中,只是具体地点呢?

大概是在印度洋的中脊区域,海底山脉的热液喷口处。

所谓的热液喷口,是海底沿着地壳裂口附近逐渐形成的一种奇特环境,海水沿着地壳裂隙向下渗流,受岩浆热源的加热又集中向上流动、喷发,于是就形成了深海热液喷口。

这些热液由水和一些化学物质组成,喷出时的温度在60-400摄氏度左右,会携带着许多来源于地壳和岩浆的物质,其中以硫化氢为典型。

这种臭鸡蛋味的物质成为了某些生物的生命之源,深海极端环境中的嗜热古细菌可以吸收并氧化热液中的硫化氢,还原二氧化碳,从而合成有机物。

这是一种被称为“化学无机自养”的生存方式,嗜热细菌在热液喷口周围形成无数菌落,其分布厚度可达3厘米以上。

有了这些作为食物链底端的生产者存在,以此为基础的简单食物链也因此形成,经过无数年的适应进化,在这些热液喷口处就形成了以各种细菌、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大量无脊椎生物为主的繁荣生态。

当然这个“繁荣”的定义还是相比于其他深海环境来说的,比起那些真正生命富集的浅海珊瑚礁、陆地雨林环境来说,那种简单的食物链是极其简单脆弱的。

鳞角腹足蜗牛正是生存于这样的小小生态环境之中,从莫歌如今得到的资料来看,人类已经探明的生存区域全部加起来也只有0.02平方公里左右,不到三个足球场那么大的面积。

想要在广袤的印度洋深海之中找到这么些小小的区域,如果没有准确位置信息的话,那就是名副其实的海底捞针。

还好,莫歌早在《巨齿鲨》世界里就特地收集了相关资料,虽然没能得到最为精确的位置,却也大概锁定了几个地方。

那是人类已经探明的三个栖息地,分布在印度洋中脊的不同区域。

目的地在望,莫歌一方面开始向着最近的地点前进,一边也定位了离印尼海域最近的印度洋东南脊,准备沿着海底山脊一路前往。

毕竟三个狭小的栖息点能够生存多少腹足蜗牛还是未知数,要是数量太过稀少,到时候还有得麻烦的。

而在莫歌看来,整个印度洋海底中脊之上的热液喷口绝不可能只有人类探明的那些,同样的,鳞角腹足蜗牛的生存区域也绝不可能只有那三个地方。

毕竟相比于陆地,深海对于人类来说依然是一个充满未知的地方。

人类的科技虽然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却也还有无数力所不能及的方方面面。

而就是这样的人类,却已经可以轻易灭杀大多数所谓的怪兽,所以说,莫歌的怪兽之道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不过相比于人类,在深海探索方面莫歌或许还会更有优势得多。

他早就拥有了深海潜水的能力,大洋中脊的三千米左右深度正在他的深潜范围之内,一两个小时的潜水时长基本够用,再加上在深海中虽然受到限制也依然强大的各种感官,莫歌一路搜索过去并没有碰到任何困难。

唯一不足的就是探测距离的问题,以莫歌为中心的探测圈远不足以覆盖整个海底山脊的宽度,甚至可以说是只能覆盖非常细小的一条路径。

不过反正也是顺势而为,这点耐心莫歌还是有的。

实时也证明,他事先的判断并没有错,即便不依靠人类资料,他也凭借自己的亲力亲为找到了几个新的热液喷口。

只是很可惜的是,在这些热液喷口附近莫歌并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不着急,离最终期限还有七八天时间,应该是完全足够了。

如此又过了一天。

依然是一个陌生的热液喷口,并且不是资料中的任何一个。

远远的莫歌就通过声呐反应发现那明显区别于周边环境的海水波动,而等到真正靠近之后,一些更加细微的物体开始进入他的探知。

此时倒是显露出取消背鳍上生物发光特性的一些不便了,在这深海环境中,除了一些生物自身散发的光芒之外,完全可以说是彻底的漆黑一片。

而不管是电磁波探测还是热辐射感应,也由于电磁波长的缘故会受到海水的极大削弱。

所以在海水中远程探测最终还是声呐最为方便,当然距离近了之后热辐射感应也依然是不错的选择,还有一种很长时间以来比较少用的手段,那就是往海水中释放微弱电流,形成电流场来产生感应。

多种感官综合之下,虽然没有可见光那么直观,莫歌还是能够通过敏锐的感知来探明近处物体的具体形状,然后一些呈现压扁螺旋球形的东西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应该是某种蜗牛的贝壳,只是能够在热液喷口附近生存的蜗牛还有别的种类吗?

收集一些来“看看”就知道了。

莫歌慢慢靠近,海水的温度开始明显上升,虽然以他的装甲厚度和调整体温的能力暂时抵抗肯定没问题,但是想要长时间在这种环境生存的话却也绝不可能。

毕竟短时间抵抗只是维持体内温度不至于太快升高,而长时间生存的情况下身体和环境的内外温度肯定会趋于一致。

需要非常特殊的本事才能让生物体的蛋白质不至于在这种高热环境中遇热变性,而维持生物正常生命活动的各种酶,其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则更加狭窄。

这也是鸟类和哺乳类生物会将体温维持在三十几到四十度左右的最重要原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