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1 / 1)流心剑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风城”附近的守备团训练场上,一群身穿华夏军服、长着各种面孔的男子分成好几个部分接受不同的训练。

这些男子分别是从伊拉克、伊朗和巴基斯坦的军中选拔出来派到华夏接受新式战术训练的,除此之外,还有少量是被“巴解”组织派过来的。

“巴解”组织派过来接受训练的大部分是“法塔赫”游击队中“毒蝎”小队的成员,他们接受的是新式特种作战训练,小部分是被派来接受“前卫”导弹的使用培训。照旧,这些人的费用还是全部欧德-阿卜杜勒私人承担,“法塔赫”游击队总部依然只是给个授权而已。

这倒不是说“法塔赫”游击队总部抠门,而是他们的经费非常紧张。前不久,“巴解”组织的最高领导人亚西尔-阿拉法特率团访问伊拉克,顺便请求点军费方面的援助。以往十分大方的萨达姆-侯赛因由于在跟伊朗人开战之后花钱如流水,此时也囊中羞涩,咬着牙挤出了两百万美元捐献出来。尽管这些钱比期望的少了许多,但亚西尔-阿拉法特还是在理解的同时表达了感激之情。其他国家捐助给“巴解”组织的军费更是少得可怜,而那些海湾富国如沙特和科威特,虽然给予“巴解”组织的经费很多,但由于美国方面的制约,这笔经费只能用在安置难民方面。

就是这些有限的军费,相当一部分要用在“巴解”总部和“法塔赫”游击队的成员及其家属的生活开支上面,其他的再一项一项的扣下来,落到购买武器装备上面就非常少了。另外,“法塔赫”游击队高层大部分人认为华夏军工厂生产出来的武器装备没有苏联、法国的先进,也就是价格比较便宜。如果不是“毒蝎”小队的队长哈曼-穆罕默德出于对老战友的信任,加上欧德-阿卜杜勒自己掏钱,“毒蝎”小队的武器装备恐怕也是苏式或者法式的。

顺带说一句,这几次“巴解”旗下的武装“法塔赫”与华夏“红旗机械厂”之间的交易,都是欧德-阿卜杜勒以做生意的名义向某些沙特王室的成员借钱,然后将借到的钱用来采购华夏“红旗机械厂”研发和生产的武器装备。

对此,那些借钱给欧德-阿卜杜勒的沙特王室成员都心知肚明是怎么一回事,只是他们选择了装糊涂。可以想象得到,一旦这事被美国方面知道,这些人完全可以将自己从这件事当中摘出来,毕竟他们是被欧德-阿卜杜勒给“欺骗”了。

在火车站见到分开了几个月的“毒蝎”小队时,欧德-阿卜杜勒是感慨万分,因为眼前的这三十几号人当中,他唯一认识的人就是身上还裹着绷带的哈曼-穆罕默德。原来,在欧德-阿卜杜勒到华夏的“红旗机械厂”当驻厂军代表的这段时间里,“毒蝎”小队又遇到了老对手——以色列的“翠鸟”特种部队。“毒蝎”小队这次吃的亏比上次的还要大,三十几号人出去回来的只有五个人,就连这五个人也都是一个个带着伤,其他的人不是阵亡就是被俘。

急于报仇雪恨的哈曼-穆罕默德并没有听从休息一段时间的建议,坚持亲自带队接收新的武器装备。当他看到“红旗机械厂”为他们设计并生产出来的武器装备时,眼泪没能忍住落了下来,嘴里念叨着如果能早点用上这些武器装备,那些兄弟就不会折在以色列的“翠鸟”特种部队的手里。

擦干了眼泪的哈曼-穆罕默德发了狠,不顾带伤亲自下场接受训练,还拿出了当初欧德-阿卜杜勒刚加入“法塔赫”游击队时,给自己制定的近乎自虐的计划来训练整个“毒蝎”小队的成员。这种狠劲不仅让来这里接受训练的其他国家的军人侧目,就连负责训练他们的华夏军人也惊叹不已,于是“毒蝎”小队的人很快有了“疯蝎子”的绰号。

刻苦的训练带来的是战斗力的提升,接下来的数次对抗演习当中,“毒蝎”小队的排名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甚至有一次还跟华夏404基地守备团的特战队拼了个不分胜负。

作为“毒蝎”小队的副队长,欧德-阿卜杜勒自然也一同接受了训练。好在随着生产技能的成熟,“红旗机械厂”生产“前卫”导弹的数量也增多了,从每个月的60枚上升到了90枚,于是欧德-阿卜杜勒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从早到晚的盯着“前卫”导弹的生产。

这天吃晚饭的时候,食堂里坐满了用餐的人。为了防止伊拉克和伊朗两方参加训练的军人在食堂里上演“武打片”,来自“巴解”和巴基斯坦的军人被安排在中间就餐,将伊拉克和伊朗两方的军人隔开来。

伙食的样式不是很多,但都符合qingzhen的标准,量也管饱。在食堂用餐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没有教官允许不能开口说话。

欧德-阿卜杜勒吃饭很快,但作为“和平吉祥物”(指“毒蝎小队”)的副领队兼翻译,他不得不坐在位子上。通过小队的人带来的消息,他了解到“巴解”正在努力加强自身的实力,以应对越来越近的战争威胁。

1985年4月,“法塔赫”游击队派去袭击以色列国防部的行动队遭遇团灭,同时以色列官方也放出要彻底消灭“巴解”总部的风声。为了应对以色列的战争威胁,“法塔赫”在补充武器装备的同时,还花大力气对所属的武装力量进行整训。若非如此,“法塔赫”游击队的总部也不会批准“毒蝎”小队来华夏接受训练。

“阿西木先生,有人要见你,在会客室。”一个负责维持秩序的士兵轻轻走过来,小声的说。

欧德-阿卜杜勒用目光询问负责训练他们的华夏教官,见对方点了点头表示允许,这才起身离开。

一进会客室,欧德-阿卜杜勒就发现里面坐着的人,除了他一直忌惮的谢凯,还有郑宇成和汪贵林。

这段时间,欧德-阿卜杜勒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这三人了,与他见面的人当中,只要有谢凯在,就必定有这两个人在场。

“谢,你找我有什么事,难道贵厂的物资供应又出现问题了?”当初“红旗机械厂”给安排非常简单的饭菜时,用的理由就是物资供应不足,这成了欧德-阿卜杜勒时常调侃谢凯的话题。

“阿西木先生,你们小队的训练好像就要结束了。你有什么打算?”谢凯对欧德-阿卜杜勒的感观已经没那么差了。作为阿拉伯某个国家的富家子弟(“巴解”组织提供的资料),放弃相对优越的生活来到突尼斯加入“法塔赫”游击队跟这世界战斗力一流的以色列军队开战,主动垫钱为“法塔赫”游击队订购404基地研发生产的武器装备。当然,最主要的是欧德-阿卜杜勒在价格上很少计较,甚至在合理的基础上主动加价。这样的客户放眼全世界,除了某些富得流油的国家,还真很难的找出来。

欧德-阿卜杜勒对华夏发自内心的友好,让“东风城”的许多人都对他非常有好感,尤其是生产“前卫”导弹的工人,每个月都能得到一袋装有糖果和营养品的礼物,“前卫”导弹的产能得到快速提高跟这也有一定的关系。

“以色列军队随时会发起进攻,我们得尽快回去。希望下次来的时候,除了大笔的订单,还有缴获的以色列的武器装备。”原来世界的1985年10月的第一天,以色列派遣数支特种小队潜入突尼斯,为前来空袭的以色列战机指示目标,给“巴解”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欧德-阿卜杜勒希望有了自己订购的“前卫”导弹,加上装备了新型特战装备的“毒蝎”小队,到时候能给以色列军带来意外的“惊喜”。

“关于特拉凡科王室的宝藏,你有没有兴趣?”问这话的时候,谢凯紧盯着欧德-阿卜杜勒,希望能通过对方的表情能看出些什么。

“如果是真的,自然有兴趣。怎么,你认为这个传说是真的?”欧德-阿卜杜勒用一副略带讥讽意味的笑容看着谢凯,同时心里默念“这一切都是骗人的”。

“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合作。”谢凯没能看出对方有什么问题,只好哈哈一笑带过。

“阿西木先生,你有没有了解最近发生的事?”问话的是郑宇成。

“郑厂长,你是指哪件事?”虽然欧德-阿卜杜勒猜到了对方想说什么,但还是选择了装糊涂。

郑宇成回答:“就在不久前,美国方面将日本列为‘不公正贸易国’,随后的两个月,美国的媒体对日本口诛笔伐。根据我们的分析,美国方面一定会采用各种办法,迫使日本方面答应日元升值。要知道,目前美元与日元是1比240的兑换比例。”

其实这些都是谢凯“分析”出来的,只是基地目前根本就没有多少钱拿出来投资到两年后才能得到最高收益的项目。如果不是欧德-阿卜杜勒的出现,谢凯只能遗憾的放弃这次赚大钱的机会。

“我知道怎么做了,只是我不明白,你们告诉我这个消息,是想得到什么好处?”欧德-阿卜杜勒当然知道,过不了多久,也就在这年的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将会在纽约广场饭店开一个会,一起商量如何cao纵汇率,让美元贬值、日元升值,而会议的结果就是著名的《广场协议》。

如果不发生改变的话,两年后的1987年,美元与日元的兑换比例最高的时候将达到1比120,也就是翻了一倍。另外,在《广场协议》施行后,日本国内的股市和房市也不断上涨,直到1990年经济泡沫破灭。

实际上,如果不是担心被谢凯这个重生者怀疑,欧德-阿卜杜勒早就进行这笔投资了。

“阿西木先生,你是做大事的人,自然不会留意这些,也不方便自己去运作。我们可以帮忙,只需要你给我们一些好处就行了。如果你有信得过的人去运作这事,这个消息就当是我们基地送给你的一份礼物。”说话的是谢凯,在与交易对象谈判的时候,他已经和郑宇成达到了一些默契,自然清楚自己什么时候该说什么。

和坐在对面的这货(指欧德-阿卜杜勒)打了好几个月的交道,谢凯自然对这货有了不少了解,他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这货会做出让他感到满意的选择。

当然,除了给他自己和基地赚取“辛苦费”以外,谢凯这样做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404基地将来投资经融市场进行探路。

在原来的时空,谢凯的社会地位太低,根本就接触不到金融领域,唯一了解的就只有网上看到的一些东西。所以,明知道这个赚钱,甚至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就可以进去布局,但是他提都不曾提过。不懂怎么弄就进去,一旦被资本大鳄盯上,最终会血本无归。实业才更靠谱,哪怕赚钱慢一些,至少是实实在在的。

只不过现在,谢凯发现有人适合做这个冤大头,就自然不会放过。甚至谢凯还打算,无论最终亏了还是赚了,他都会提议拿基地研发的武器装备,以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为基础,抵扣应该归还或分利润给这位来自中东的“富家子弟”(指欧德-阿卜杜勒)的美元。

欧德-阿卜杜勒想也没想,说:“如果赚了钱,利润你们想要多少,报个比例。”

“利润的百分之五十,如何?”谢凯报出这个数,明显是为了与对方讨价还价。

只是让谢凯等人没想到的是,欧德-阿卜杜勒直接答应了。很快,双方签订了相关的合约。

---

数月后。

“谢,这是启动资金,你们怎么运作我不过问,我只管分钱。”欧德-阿卜杜勒拿出一张10亿美元的瑞士银行本金支票(在瑞士银行任何一个分行都能兑换成现金),放在了谢凯等人的面前。

关于这10亿美元的来历,稍微有些复杂。

1983年6月的某一天,欧德-阿卜杜勒和他的保镖走在巴格达的大街上,不经意看到一位少女被人强行往豪车里塞,于是脑袋一发热就上前逞起了英雄,哪知道下令掳掠这名少女的人是萨达姆-侯赛因的大儿子乌代-侯赛因。见自己的美事被人搅和,乌代-侯赛因自然不高兴,掏出枪直接朝欧德-阿卜杜勒开了好几枪,其中一发子弹打在了欧德-阿卜杜勒的头部。原来的欧德-阿卜杜勒当场身亡,紧接着被一个名叫薛穆晗的人“附体”了。(其实不是真正的“附体”,就类似于你玩一个游戏,选择其中一个角色作为你控制的人物,然后想办法去完成里面的任务)

“重生”之后的欧德-阿卜杜勒被送进了医院,在确定没事之后才被送回家中。出于保护欧德-阿卜杜勒的目的,沙巴吉让家里人对此事守口如瓶,对外(包括对欧德-阿卜杜勒)说是因为萨米拉在米尼姆的订婚仪式上举止失措被沙巴吉拿着棍子误伤的。当然,这件事是欧德-阿卜杜勒去突尼斯加入“法塔赫”之前,他的养母苏内普找了个机会悄悄告诉他的。

这件事的重点是,那个差点被乌代-侯赛因绑走的女子名叫莎拉-费萨尔(“华东之雄”的作品《巴比伦帝国》当中的角色),是沙特的一名公主(其实按照华夏古代的叫法,称“翁主”或“郡主”更恰当)。而后来欧德-阿卜杜勒之所以能从监牢里出来,沙特王室的行动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正是因为这件事,莎拉-费萨尔的父亲托人送给欧德-阿卜杜勒一笔“感谢金”,数额为2亿美元。只不过沙巴吉并没有让更多的人知道,而是委托可靠的人全部购买了可口可乐的股票,直到欧德-阿卜杜勒提出需要大笔的资金,才将这些可口可乐的股票出售,并将所有的资金全部存入欧德-阿卜杜勒的秘密账户里。

只是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当时沙巴吉出于保值的考虑而购买的可口可乐股票,在1985年可口可乐公司改变经营策略之后,可口可乐的股票价格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从每股11美元飙升至51.5美元。巴菲特就是靠着买的可口可乐的股票,赚的钱包都差点装不下了。(这段文字改自小说《动力之王》,虽然没有查到1983年—1985年可口可乐股票价格变动的详细资料,但为了剧情的发展,这点纰漏还请大家无视,毕竟巴菲特买卖可口可乐股票发了大财是真的)

2亿美元的“感谢金”,可口可乐股票价格变动带来的收益,这段时间与瓦利德王子合伙做生意所得到的分红,平时省下来的生活费,加上临时向别人借到的钱,使得欧德-阿卜杜勒个人账户里的存款终于达到了10亿美元。

“没问题,如果亏了钱,我们补给你。”说完,郑宇成将这张10亿美元的支票拿起,然后交给了专门负责管理财务这一块的杨倩。

欧德-阿卜杜勒摆了摆手,说:“不需要,赚了利润你们拿一半,亏了我自己承担,不需要你们赔。”

待欧德-阿卜杜勒离开后,之前一直没有作声的汪贵林长叹一声:“这个人不简单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