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1 / 1)流心剑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了片刻,欧德-阿卜杜勒走进一家名为“伊卡”的咖啡馆,要了一杯俄罗斯咖啡(含有很高的热量)和一些糕点,然后大口的吃了起来。

没过多久,一个名叫卡妮娜的苏联女人坐了过来,将一盘切开的水果放在了欧德-阿卜杜勒的面前。

欧德-阿卜杜勒与卡妮娜认识是在1984年12月的巴格达的一个小巷子里。那时候,欧德-阿卜杜勒等人刚从戈兰高地的以色列军队的包围圈里逃出来,需要找个地方发泄一番。与哈曼-穆罕默德那帮人不同的是,欧德-阿卜杜勒没有选择去热闹的场所,而是独自在大街小巷里闲逛,然后遇到了被人围攻的卡妮娜。看到有人遭难,欧德-阿卜杜勒的侠义情结又犯了,拼着自己受伤将卡妮娜救了出来。

在帮忙包扎好伤口后,卡妮娜拿出了一张支票作为报答,欧德-阿卜杜勒看也不看就拒绝了。但卡妮娜没有放弃,提出拿这笔钱开个咖啡馆,股份一人一半,这回欧德-阿卜杜勒倒是没有再直接拒绝。没过多久,第一家“伊卡”咖啡馆开业了。由于里面的咖啡和糕点都是俄罗斯风味的,因此吸引了很多在伊拉克的苏联人(包括顾问和技术人员),加上卡妮娜与苏联驻伊拉克的大使有亲戚关系(公开的身份是这样的),所以来这里的苏联人不敢闹事。

不过欧德-阿卜杜勒倒是没把咖啡馆的生意放在心上,就连分红也没去拿过,就算偶尔去咖啡馆吃东西也和普通的客人一样付钱。

欧德-阿卜杜勒原本以为,自己与这个女人的关系仅限于生意合伙人。没想到,在萨米拉事件发生后,卡妮娜救了他一次(具体事情看“主角在这个世界当中的经历”这一章),接着又帮了他一个大忙(为伊拉克和伊朗双方就限制战争影响范围一事的秘密谈判牵线搭桥)。

后来,欧德-阿卜杜勒到西南特区任职后,卡妮娜也在塞马沃市开了一家分店,其本人也长住在这。

欧德-阿卜杜勒知道卡妮娜跟着来塞马沃并不是喜欢自己,他早就猜出这个女人跟苏联的情报机构“克格勃”有关系。

“你这次去华夏,是不是谈了一笔生意?价格三亿美元的一条坦克生产线。”卡妮娜并不担心他们之间的谈话被人听见,每次见到欧德-阿卜杜勒进来,咖啡馆里的服务员都会给欧德-阿卜杜勒安排一个幽静的包间,对于这样一个小小的优待,欧德-阿卜杜勒从不拒绝。

“没错,那款坦克在华夏被命名为69式,据说跟你们的T-62坦克相似。”欧德-阿卜杜勒没有否认,因为他知道苏联情报部门在伊拉克的活动能力很强。

尽管自两伊战争爆发以后,伊拉克的外交向北约国家(主要是美国和西欧国家)靠拢,但与苏联的关系也没弄到恶化的地步,毕竟萨达姆-侯赛因总统还需要苏联官方的支持,伊拉克军队中还有数量不少的苏联顾问和技术人员。那些来自苏联或东欧的情报人员,只要没有做出危害伊拉克的事情,伊拉克的高层和情报部门都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是卡妮娜和这家咖啡馆能够存在的原因。

“你为什么不选择购买苏联的坦克生产线?要知道,苏联的坦克在性能上要比华夏的坦克先进,有些人想知道你选择购买一条落后的坦克生产线,究竟是什么原因。”卡尼娜所说的“有些人”,自然是苏联国内的某些高层人员,其中就包括“克格勃”的人。

欧德-阿卜杜勒笑着说:“华夏的武器装备和生产线,虽然没有苏联的先进,但价格实惠,最重要的是,这些很适合伊拉克的国情。以伊拉克目前的技术水平,太先进的东西很难消化掉,落后一些的反而更容易上手。卡尼娜女士,你愿意给我推荐一些性能比华夏的先进、价格也很实惠的武器装备和生产线吗?对于苏联的技术,我是非常羡慕的。如果苏联官方批准,伊拉克西南特区的资金又足够,我会说服库塞殿下同意从苏联引进生产线和技术。”

卡尼娜松了一口气,说:“这件事以后再谈吧。”

“对了,‘凯盛’公司的柳老板有没有从乌克兰回来?”欧德-阿卜杜勒所说的柳老板名叫柳东盛,是谢凯的亲舅舅。

当地时间的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苏联的加盟国乌克兰境内普里皮亚季邻近的切尔诺贝利he电站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连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这些辐射尘涵盖了大面积区域。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的yuanzi弹的400倍以上。

爆炸之后的灭火、疏散以及如何处理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当苏联官方正式公布切尔诺贝利he电站发生反应堆baozha事故这一消息之后,“凯盛”公司的老板柳东盛,这个明面上是香江人的男子以“凯盛”公司所有股东的名义,公开宣布向苏联方面提供200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救治那些在事故中受到伤害的人。在提供资金援助的同时,这位柳大老板还亲自去了乌克兰,看望那些受到伤害的孩子,并陪着那些孩子一同玩耍。

其实柳东盛的这一番作为是谢凯授意的,目的就是获得苏联方面的好感,借机与苏联的各层官员打好关系,为谢凯接下来在乌克兰乃至整个苏联境内的布局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在这个事件当中,欧德-阿卜杜勒也是有所作为,而且他的行动比柳东盛还要早。(之所以让欧德-阿卜杜勒先行动,是谢凯告诫柳东盛别做出头鸟)

首先,欧德-阿卜杜勒找到库塞-侯赛因,建议伊拉克官方向苏联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以加强伊拉克与苏联之间的外交关系。库塞-侯赛因将这个建议转述给了他的老爹萨达姆-侯赛因,不知道是因为资金困难还是考虑到与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外交关系,萨达姆-侯赛因对此没有做出回应。

等了一天都没有得到结果,在说服库塞-侯赛因同意之后,欧德-阿卜杜勒乘坐飞机来到华夏,与谢凯讨论一番后,做出了安排。

一回到伊拉克,欧德-阿卜杜勒找到卡妮娜,提出以他个人的名义向苏联方面提供援助,由于时间和资金方面的原因,他目前能提供的只有一批白酒、香烟和零食等人道主义物资,当然,出于成本和外交方面的考虑,这些物资都是从华夏采购,并由欧德-阿卜杜勒自己掏钱租借华夏的运输机运送。(注明一下:欧德-阿卜杜勒用来购买烟酒食品和租运输机的钱,都来自卡扎菲给他的五百万美元“辛苦费”)

卡妮娜将欧德-阿卜杜勒的这番话原封不动的转述给了苏联驻伊拉克的大使布雷维奇-马斯古塔夫,后者通过特别内线电话与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戈氏(为防河蟹,不打全名)联系上了。

听了布雷维奇-马斯古塔夫的报告,戈氏非常高兴。目前he事故已经无法隐瞒,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苏联只能选择坦白事故的具体情况。而与此对应的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在媒体及各个方面疯狂的攻击苏联,苏联的国际地位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和诋毁。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能站出来,向苏联提供援助,哪怕是数量不是非常多的食品和烟酒,都能让饱受各种压力的戈氏感到宽慰。戈氏还相信,只要有人起了带头作用,其他的个人、组织乃至国家也会向苏联伸出援助之手。

由于事先已经安排好了,满载着各种烟酒和零食的一架运十运输机(还是实验型号的)很快从华夏西北部的某个机场起飞,途中经过几次降落和加油,最终飞到了距离事故发生地点200多公里的文尼察市,并降落在该城市郊外的一个军用机场的跑道上,卸下了里面的物资。

零食立刻分发给了撤退的儿童,这些孩子大多数还没吃过来自华夏的各种零食,一时都非常高兴。而白酒和香烟都则被发放给参与救灾的救援人员和军人,也受到了热烈欢迎。

为了消除西方媒体的不利报道,苏联官方下令让全国各大媒体集中报道欧德-阿卜杜勒个人对苏联提供物资援助的新闻(当时柳东盛还没有宣布提供资金援助)。瞬间让欧德-阿卜杜勒成为了“苏联人民的好朋友”,当然,“伊拉克高层当中的亲苏分子”这一头衔也稳稳地安在了他的头上。

对于这些情况,有人是很不满的。一些西方的媒体对欧德-阿卜杜勒冷嘲热讽,说欧德-阿卜杜勒是想借这个机会抱苏联的大腿,讨好莫斯科来为自己弄点好处。

为了反击这帮戴着有色眼镜的西方媒体,同时为谢凯的计划做好铺垫,欧德-阿卜杜勒自己掏钱在巴格达举行了记者招待会,面对来自各个国家的媒体,他发表了讲话:“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面对着各种挑战。为什么总是有人把宣扬仇恨和对抗作为自己的意义?在这个世界的一个地方,正发生着严重的灾难,无数无辜的人民正在遭受着巨大的危险,无数的妇女和儿童正在面临着痛苦的生活,在这样的时刻中,什么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根据意识形态继续宣扬仇恨或者幸灾乐祸,还是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可以帮助的孩子?我不想辩解,也不想宣扬,因为正义和公道本身是不需要解释的。我——一个普通的伊拉克人,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历史会给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提出选择:请在冷漠与人道,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但不管如何,全世界有良知的人不会装模作样地默认那些嘲笑、诋毁和冷血的人能够有资格去议论和平和慈悲,因为这样的人不配与这些神圣的字眼联系到一起!今天,我也要对我的同伴,人民,朋友们说:我要求你们全体的人道,通过我们的努力,去帮助那些受难的人民。只要我们能够尽力去做,那么he危机也好,战争和灾难也好,都无法阻挡人类迈向未来更光明的未来,无法阻挡我们得到更好的生活。终有一天,这份人道将照亮我们世界最阴暗的角落,人类将携起手来走向新的世纪。”

(以上这段讲话来源于小说《伊拉克风云》)

欧德-阿卜杜勒的这番讲话很快出现在各大媒体的电视、广播和报纸上面,并迅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那些先前对欧德-阿卜杜勒冷嘲热讽的西方媒体停止了对他的攻击,就连美国的一些高层人员也在记者面前对苏联he事故改口,由“非常遗憾”变成了“我们正在讨论提供帮助的方法”。

大批的人道主义组织和慈善机构在第一时间跳出来支持欧德-阿卜杜勒,国际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美国的数家大型慈善援助机构,欧洲的医院骑士团都表示要对苏联受灾人民提供援助。而主流媒体也开始将报道转向人民的苦难和号召大家捐资帮助方面,先前的冷漠与嘲讽瞬间消失不见。在这种情形下,柳东盛宣布向苏联方面提供资金援助,所承担的风险也降低了许多。

当然,在事后,卡妮娜得到了上级的嘉奖,因此她对欧德-阿卜杜勒所说的这位“柳老板”也有一定的印象。

“他和他的女朋友(田莉)还呆在乌克兰,据说这位柳老板打算在乌克兰做生意。”作为苏联内部的人,卡妮娜自然之道柳东盛在乌克兰所做的生意,无非就是秘密采购和秘密销售(其实就是走si)紧俏物资,这样的事在苏联国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我也想派人在苏联境内做买卖,不知道方不方便?”欧德-阿卜杜勒打算派出手下到苏联秘密采购伊拉克军队需要的武器装备和弹药,而且总成本一定要尽可能的压低。

卡妮娜问:“你的上司知道吗?”

“你说呢?”欧德-阿卜杜勒打算去做的这件事情,无论是萨达姆-侯赛因还是库塞-侯赛因,都会选择假装不知道。

卡妮娜叹了一口气,说:“我就当你没说过这事。”

欧德-阿卜杜勒点了点头,说了一声“谢谢”,因为他知道,卡妮娜是不支持也不反对,这已经足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