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谢凯和欧德-阿卜杜勒的插手(谢凯主要负责提供“情报”),这个时空美军入侵巴拿马的损失比原来的时空大了不少,仅F-117隐形战机就被击落了两架,在地面与“乌拉”佣兵团交战的过程中,美军仅阵亡人数就超过了二十人,而且都是特战精英。好在这场战争的另外一个主角巴拿马军队抵抗意志不强,结局依然与原来的时空一样。
在搞定自家的后花园之后,美国高层再一次将注意力转向了中东地区。萨达姆-侯赛因总统也看到了这一点,更加拼命的给共和国卫队和国防军增购武器装备,这一行为更让伊拉克的邻国沙特和科威特感到担忧。
为了缓解这种忧虑,沙特一方面花钱雇佣埃及军队和巴基斯坦军队帮助他们保卫国家,另一方面打算在合适的时候公开试射一枚从华夏引进的中程战略导弹。科威特则更直接,派国防部的副部长亲自来华夏,向404基地下武器装备的采购订单,不仅将采购款一次性付清,还为了早些将武器装备拿到手,每件在现有的基础上加价百分之五十,作为提前交付的奖励金。因此,为了答谢伊拉克方面间接促成的这笔大生意,404基地准备给伊拉克回一份大礼。
“老欧,你的新年礼物我也为你准备好了。”谢凯将一张纸片递给欧德-阿卜杜勒。
“那个东西你们弄出来了?”看清楚纸片上的字后,欧德-阿卜杜勒露出惊喜的表情。
欧德-阿卜杜勒说的“那个东西”,就是404基地利用通过伊拉克方面弄到的技术资料,仿制出来的主动版“天空闪光”中程空对空导弹。
“如果你还嫌不够,还有好东西。得益于你们弄过来的‘斯贝’发动机的手稿资料,我们的涡扇-9发动机的研发进度大大加快了,使得歼轰七的研发进度也加快了。”对于这件事,谢凯是感慨万分。当初播下的那颗善意的种子,终于开出了果实。
欧德-阿卜杜勒叹了一口气,说:“可惜,伊拉克现在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
“如果你们资金不够,这里还有一个选项,就是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谢凯把主意打到了以及苏联已经交付给伊拉克的那批米格29战机上面。
当初苏联为了抢404基地的超-7A的订单,在伊拉克方面还欠了上百亿美元武器装备采购费的情况下,以赊账的方式提供了一批米格29战机给伊拉克。
而在原来的时空,无论是海湾战争还是科索沃战争,米格29战机都没有良好的表现,以至于被认为性能很差。
其实,谢凯不认为苏联货很差,米格-29“支点”和苏-27“侧卫”都是人类航空史上的经典之作,只不过苏联电子工业的差距以及使用国整体系统的不足让这两种战机蒙受了耻辱,尤其是米格-29,得到的都是不公正的评价。
米格-29的整体设计,尤其是它的启动布局和机体搭配都是很出色的,它有着优异的机动性能和大过载大推重比,同时具有良好的短距起飞能力并可以在土路上起飞,这都是很多西方第三代战机没有的优势。但它也存在了很多问题,它的航程短,载重小;航电设备落后,没有电传飞行控制系统,雷达探测距离小,电子设备笨重落后,尤其是那个令人痛苦的“三合一的综合火控系统”。
以雷达、光电和头盔瞄准具三者组成的三合一综合火控系统确实是一项革命性的设计,它能有效的协助飞行员快速发现、截获和攻击敌机。设计师还为这一系统加入了多种作战模式,但总的可归纳为半主动和手动两种。飞行员可根据在地面进行任务准备规划的情况选择适当的作战模式,并得到地面基地通过E502-20/04数据链传来的指挥支援信息。
在理想的状态下,该作战系统可自动完成搜索跟踪、武器激活、攻击占位和瞄准开火,从而完成攻击任务。但问题是由于苏联人机交互技术落后,飞行员要“享用”这些作战模式时,必须在多个控制面板上进行手动启动这些模式,而且面板按钮设计不太合理,操作繁复,因此米格-29强大的近距格斗性能在实战中大打折扣。而且落后的电子计算机技术也让这三合一系统非但体现不出先进,反而显的迟钝而木讷。
但是,如果改进米格-29战斗机的火控和航电系统呢?全新的雷达和航电,重新设计的人机界面,电传操纵系统,无论是米格-29还是苏-27进行了这样的改进,那么性能都会大大提升。尤其是苏-27,在进行了这样的改进之后,或许“筷子”就能提前十几年出现了。
(以上对米格29战机的理解来源于小说《伊拉克风云》)
404基地在电子这一块比苏联方面要强,谢凯打算为404基地争取到帮伊拉克空军改进米格29战机的业务。没办法,谁让404基地目前的资金压力很大,以至于每一项业务、每一笔利润,对于资金非常紧张的404基地来讲,是非常宝贵的。
就在去年,谢凯等人在参加完巴黎航空展之后,去了一趟苏联,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RD-33发动机的禁售令解除了,苏-27整机带生产线买到了,就连苏-27的全套生产技术和设计的资料、飞行控制系统和武器控制系统的源代码也都得到了。这还不算,乌克兰方面为了获得经费,创造性的发明了乌克兰向银行贷款、银行转交各项技术给404基地、404基地负责还贷款的模式。为此,404基地承担了归还100亿卢布(超过了100亿美元,相当于当时的近500亿RMB)贷款的责任。
贷款,那是需要偿还的!100亿卢布,哪怕分20年还清,利息都会高于本金。换算成RMB,加上利息,最少都会超过千亿。20年还,每年也需要还50的亿RMB。
为了能尽快提升华夏国内的技术水平,华夏军方咬紧牙关,从本来就不多的军费中挤出了超过十亿的RMB。404基地又在国内牵头成立了军工联合体,大家一起消化引进的技术,同时按比例分担贷款的压力。
更别说后来美国方面为了抑制华夏军工的发展,又主动贷款350亿美元给404基地,让404基地用这笔钱引进一大堆需要和不怎么需要的技术。按照15年的期限偿还贷款,每年也需要支付至少15亿美元以上。
“这事我需要请示库塞殿下,不过我认为问题不大。”欧德-阿卜杜勒觉得,能让已经装备了的米格29得到改进,萨达姆-侯赛因应该不会拒绝这样的好事,唯一要担心的是在伊拉克的那些苏联人愿不愿意配合。
对于欧德-阿卜杜勒的担心,谢凯的回答是:“白酒加美元就足够了。”
与苏联方面有过多次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使得谢凯对苏联方面的情况非常了解,并提出了一个非常靠谱的建议。在大量的二锅头和钞票的作用下,那些负责监督和维护米格29战机的苏联技术人员极有可能会提供很多方便,甚至将他们的经验也会传授给从华夏来的技术人员。
对这些苏联技术人员来说,米格29战机在性能上不如苏27战机,而后者的生产技术(不包括发动机)已经出口给了华夏,他们这样做也没有给苏联造成利益上的损害,相反,他们还能从华夏技术人员对米格29战机的改装过程中学到不少。可以说,这件事让三方都受益。
除了米格29之外,谢凯对伊拉克空军的米格23和米格25也有想法。
米格-23“鞭挞者”战斗机,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继米格-21之后研制的一种变后掠翼超音速战斗机,原型机于1967年5月首飞,1973年装备部队,曾是整个70年代苏军及苏联友好国家空军的主力装备。它可携带1门23毫米Gsh-23L双管航炮,挂载空对空导弹、航炮吊舱、火箭发射装置吊舱、大口径火箭和炸弹等,可用于对空和对地双重作战任务。
米格-23是米高扬一生中最后一个亲自挂帅的项目,也是苏联第一种变后掠翼战斗机,生产和装备量很大。但它的中低空机动性能不好,甚至还不如米格-21,所以它无法胜任其主力制空战斗机的使命,只适于中、低空高速拦截使用和对地攻击。
谢凯的想法是,将米格-23战机上的“高空云雀”雷达拆掉,改装为长虹在AN/APG-67的基础上改进的专门用于对地攻击的雷达。不过这样一来,火控系统需要彻底的更换掉。
至于米格25这样的高空高速战机,在经过了一番改进后,可以作为高空高速的侦察机使用。
如果以上的改进计划能在海湾战争爆发之前完成的话,到时候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将会面对比原来时空要强大的伊拉克空军。
听完谢凯的描述,欧德-阿卜杜勒先是眼睛一亮,然后又黯然了下来,伊拉克国内的经济状况恶化的程度,是外人难以完全了解的,更何况只改进战机性能是治标不治本,整个作战体系的完善和提升才是最有效的。
“谢,你们的预警机和电子战飞机研究的怎么样了?”经过了上次的突尼斯之行,欧德-阿卜杜勒对之前的五次中东战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就拿第三次中东战争来说,虽然以色列军队是不宣而战,但空军在那场战争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是其他兵种无法替代的。
在随后的西奈半岛空中对战,以及后来的贝卡谷战争,被称作“大卫王之剑”的以色列列空军利用先进的战机和有效的联合战术,获得了巨大的胜利,其中预警机和电子战飞机更是功不可没。
谢凯摇了摇头,见欧德-阿卜杜勒露出失望的表情,赶紧解释:“预警机已经弄出来了,只是性能还不稳定。至于电子战装备,安装在飞机上面的没有,但房放地面上的要多少有多少。”
预警机,华夏404基地搞了好些年了,现在样机飞行试验工作都已经快结束,虽然是以运-10作为平台,但技术难度很大,性能没法跟欧美比,当初从以色列手中拿到了费尔康雷达的基础技术,加上谢凯他们偷偷打捞的那架EP-3电子侦察机的残骸,在技术上已经有所突破了。
华夏的空军确实有想法,但是要求更高,一句话,404基地研发出来的的预警机,如果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他们不会要。这样导致404基地研制预警机的团队压力山大,现在欧德-阿卜杜勒主动提出购买预警机的意向,怎能不让谢凯喜出望外。只不过欧德-阿卜杜勒是熟人,再加上不想让对方发现有砍价的机会,所以谢凯才装作很平静。
之前在运-10尚未取得适航许可的时候,空军就在跟他们讨论关于预警机项目的事情。甚至为了这个项目,空军支援了一批技术人员。国内在之前,预警机技术完全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基础。有了运-10,还得考虑内部需要的电子设备,天线系统等。仅仅是背部的蝶形天线,那就有一批人专门攻关。
其实404基地目前弄出来的预警机,可以说是个大杂烩。F-14上面的雷达技术、苏-27的、EP-3的、以色列的费尔康雷达等,当然,更少不了国内的雷达技术------只要所有跟这有关的技术,都被404基地跟空军的技术人员整合在上面。从而才让404拥有了预警机的技术。
可那些技术,都是属于404基地第一次对众多技术的整合,无数的技术标准,这就导致了整个项目在研发出来后,技术性能比预想的要差不少。
相对预警机来讲,404基地研制出来的电子战飞机在技术上倒是要成熟不少,甚至已经生产出了样机,交付给了特种旅进行测试。
虽然欧德-阿卜杜勒和谢凯很想做这一笔生意,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这笔生意没能做成。多年后,欧德-阿卜杜勒还感到遗憾,如果当时这笔生意做成了,伊拉克空军在随后的战斗中至少会表现的好一些,不会一直处在挨打的状态。
要知道,当时如果伊拉克的萨达姆-侯赛因总统能够批准,欧德-阿卜杜勒甚至打算将自己在一些公司当中的股份出售,然后用这笔资金来充当改进战机和购买预警机、电子战飞机的费用。只是,固有的战争思维是没那么容易转变过来的,直到在随后爆发的那两场战争中损失惨重,才惊醒过来。然而,失去的时间和机会,无法找寻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