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月上旬,伊拉克方面发起了法奥半岛收复战。为了配合南方战区的军事行动,伊拉克中部和北部战区也对伊朗的边境地区发起了进攻。这一场战役整整持续了近半个月,直到伊朗部署在法奥半岛地区的军队基本被歼灭,伊朗军队无力再发起反击,战斗才告一段落。
在这场战役中,法奥师的表现很耀眼。在伊拉克南部战区的其他部队还没有正式展开进攻的时候,法奥师的近万名官兵在友军的掩护和协助下,先是从伊拉克中部地区突入伊朗境内,然后在伊朗的军方高层反应过来之前,快速的穿插到法奥半岛地区对面的阿拉伯河东岸,占领了一些重要的地段,并在伊朗军队对他们发起进攻前的那短短几个小时内构筑好了防御工事。接下来的五天四夜,法奥师的官兵们利用手里的武器装备,在战机和战斗艇的掩护配合下,顽强的守住了阵地,为友军部队将法奥半岛地区的伊朗军队基本歼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根据战后的采访得知,这支立下大功的部队是组建了不到两年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法奥师,也就是此前被戏称为库塞-侯赛因的保镖师或西南特区治安师的那支部队。在这次的战役当中,该师以伤亡大部(伤亡九千人,其中阵亡四千人)的代价完成了阻敌任务,不仅获得了伊拉克国内其他部队的认可和钦佩,也让外界重新认识了伊拉克军队的战斗力。
因为这场战役,一些之前被忽视或者保密的武器装备也进入到了全世界军事评论员、武器爱好者甚至军工人士的视野当中。
“天箭”单兵反坦克导弹,这款专门攻击坦克和装甲车顶部的导弹,在这次的战斗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那些被法奥师官兵击毁在阵地前的伊朗坦克和各式装甲车辆的残骸就是最好的证明。善战的法奥师官兵,在装备的坦克数量不够的情况下,创造出了用装甲车、卡车甚至摩托车搭载士兵使用“天箭”导弹和穿甲火箭弹击毁对方坦克的战绩。
飞盾-359防空系统,牢牢的为法奥师守护住了头顶的天空,无论是伊朗的对地攻击战机还是地对地导弹,都被有效的拦截住了。如果没有这款防空系统,伊朗军队发射的一批装载有云爆弹弹头的地红旗导弹就足以让法奥师的官兵们损失惨重。
F7I战机,在地面“前卫”导弹和飞盾-359的配合下,成功的夺取了战区的制空权,其优秀的格斗能力,再加上整合了“天空闪光”中距离半主动雷达空对空导弹,哪怕是装备了AIM-54“不死鸟”远程空对空导弹的F-14“雄猫”战机,遇到了F7I战机也得小心翼翼,一不留神甚至有可能遭到反杀。
由幻影F1和幻影III改装成的“虎”MIF式对地攻击机,在地面人员的引导下对伊朗军队的各个目标进行了高效率的攻击,无论是对方的坦克装甲车还是防御工事,都取得了很高的命中率。尤其是对伊朗军队导弹发射车的攻击,更是有力的保护了己方的地面部队免遭敌方地对地导弹的打击。
037I改“红星”级导弹艇,这款能在内河行驶的导弹艇在配合法奥师阻挡伊朗援兵的战斗中立下了大功,无论是2座76A式双37毫米自动舰炮还是2座双联装14.5毫米人工操纵机枪,都成为了企图渡河的伊朗官兵的噩梦。
在这场战役中,伊朗军队仅战斗人员就损失了十万人以上,武器装备的损失更是难以计数。如果不是伊拉克军队的损失也不小,恐怕伊朗还要再丢失一部分国土。
如果说,伊朗方面对这场战争的结果感到心塞的话,他们不知道,还有一个人比他们更加感到心塞,那就是------
“什么?三十二亿美元?”看着眼前的债务清单,库塞-侯赛因感到不可思议。
这些都是欧德-阿卜杜勒在担任法奥师的代理师长期间,为法奥师紧急采购武器装备和弹药、租借沙特等国的武器装备和使用人员、损失租借的武器装备和人员的赔偿等费用,战争结束后,欧德-阿卜杜勒拿着这些单据来找库塞-侯赛因报销。
由于心存愧疚,加上沙巴吉的求情,于是在这场战役开始之前,萨达姆-侯赛因总统答应,法奥师除了军饷和阵亡人员的抚恤费、受伤人员的疗养费由伊拉克的国库来承担,其他的资金都由西南特区负责。
然而西南特区的资金库也没有多少钱,而且还是要用来应对紧急情况的,使得库塞-侯赛因没有办法兑现他老爹做出的承诺。
本来,库塞-侯赛因打算找一些理由推脱,但法奥师的表现太抢眼,战果太惊人,而且欧德-阿卜杜勒大举借钱为法奥师采购武器装备和弹药的事,已经让中东一些国家的高层知道了,如果还硬要欧德-阿卜杜勒自己承担去这笔债务,恐怕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于是,出于某些原因,库塞-侯赛因不得不以特区最高行政长官的身份接过这笔债务,只不过他没想到数额会这么大,连整个西南特区都难以承受。
看到库塞-侯赛因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欧德-阿卜杜勒赶紧说:“殿下,如果特区拿不出这笔资金,我来想办法,不过需要殿下你的授权。”
见对方没有反对,欧德-阿卜杜勒继续说:“殿下,我们伊拉克与伊朗的战争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最后我们和他们都会发现谁也消灭不了对方,只能坐下来谈判。而且我还认为,表面上与伊朗继续保持小规模交战的状态,私底下双方一起合作赚钱,对我们伊拉克是非常有利的------”
考虑了片刻,库塞-侯赛因咬了咬牙说:“这事过段时间再说。”
库塞-侯赛因当然清楚,欧德-阿卜杜勒所说的办法就是跟伊朗方面秘密合伙做生意,共同赚钱。早在几个月前(1987年7月),这家伙就提出与华夏“红旗机械厂”、伊朗三方共同做石油生意的计划,萨达姆-侯赛因总统的回复是让这家伙自己看着办。只不过因为刚开始相互之间还没有建立信任,所以拿“河蟹”佣兵团波斯湾护航行动作为试点,结果表明,这样的合作让三方都得利,当然得利最多的还是以谢凯为代表的华夏“红旗机械厂”。后来三方准备继续深入合作的时候,因为伊拉克方面即将发起法奥半岛收复战,合作被迫中止。
欧德-阿卜杜勒提出继续开展三方合作,时机确实很恰当。伊朗方面损失很大,急切需要资金来补充军队的人员和武器装备。作为胜利的一方,伊拉克的损失也不小,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这场大战结束后,双方很难再发起像这样规模的战役,最多就是小规模的地面交火和空战。
---
1988年2月,也就是西南特区成立两周年的那一天。会议室内,库塞-侯赛因让他的秘书穆沙-古兹里亚宣读西南特区新的人事任命。
库塞-侯赛因升任共和国卫队司令,几天之内就要去巴格达上任。
伊扎特-易卜拉欣-杜里,接任西南特区最高行政长官一职,当天就要上任。
哈纳迪-阿齐兹,留下来继续担任经济助理一职,不过她的秘书苏珊-古兹里亚因为和库塞-侯赛因订了婚,要跟着库塞-侯赛因一起去巴格达担任新的职务。
乌尔德-库欣,因为是库塞-侯赛因的属下,也要跟着库塞-侯赛因一块去巴格达,“金古”的总部同样要迁到巴格达。
欧德-阿卜杜勒,由于擅自修改国防部下发的作战任务,加上指挥不利导致沙特方面派来支援的人员和武器装备出现损失,即日起所担任的官方职务全部被解除。
得知欧德-阿卜杜勒一下子没有了任何官方职务,会议室里的所有人(不包括库塞-侯赛因和乌尔德-库欣)都愣住了。库塞-侯赛因调回巴格达,这好理解,毕竟这是升官了。乌尔德-库欣跟着库塞-侯赛因回巴格达,这也很好理解,毕竟此人是隶属于库塞-侯赛因的情报处长,自然得跟长官走。伊扎特-易卜拉欣-杜里接任西南经济特区的最高行政长官一职,哈纳迪-阿齐兹留下来继续担任经济助理,同样好理解,西南特区取得现在的成绩很不容易,需要合适的人继续掌控。但欧德-阿卜杜勒所有的官方职务被解除,这就让人很难想通了,此人祸也闯过,可也绝对没达到将所有功劳抹得一干二净的地步,难道里面有不能让外人知道的秘密?
倒是欧德-阿卜杜勒十分淡定,从这次对自己的任命当中,他明白萨达姆-侯赛因总统其实是默许了那个计划(否则这家伙也会被调回巴格达),就是表面与伊朗维持战争状态、私底下与对方合作赚钱。当然,还是那句话,出了事得欧德-阿卜杜勒自己兜着。谁让这个计划是他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