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超市在农历二月初装修完成。萧文雨和萧文立萧连权又前往家具市场买了货架和柜台。农历二月底的时候,南天超市开业了。他们按李成的建议,除了挨家挨户发广告,也往龙华工业区的电子厂发广告,宣传南天超市。
超市开张后,凭借某些商品的价格优势,一时门庭若市,客人趋之若鹜。像洗发水,他们从韩江建设日化厂拿货九分钱一包,售价两毛钱一包,百货店从批发商手上拿货一毛五一包,售价两毛五一包,质量一样,客人自然而然地来选择南天超市。
持续了十来天,也慢慢地暴露了他们的不足。他们来南城带了三十多万,开小吃店花了两万多,后来有了赢利,勉强收支平衡。后来买土地花了十多万,建房子和装修又花了十多万,账上资金仅仅三万多。他们是新人,没有稳定的供货渠道,除了极少数供应商愿意赊账或低价供货,大多数供应商都要求一手付钱一手交货,他们没有开店经验,也不清楚客人的需求。有些商品一进货,客人立即抢光了,但他们进货少了。有些商品没人买,积压在仓库。这给他们原本不充足的资金雪上加霜。
客人们原来是看中他们几款商品的价格优势,顺带着买其他商品,后来发现除了这几款商品外,其他商品没有任何优势,或者不来了或者只买这几种商品。
萧文雨看着日渐冷落的超市,暗暗懊悔,他们太急于求成了。小吃店的成功,叫他们冲昏了头脑,以为开超市和开小吃店一样,有个店铺,有几款便宜商品就能和百货店竞争,垄断整个龙华工业区的日用品市场了。他和萧连权李成商量后,叫李成带着吴爱芳顾颖和杨娟他们照看着超市,萧连权天天跑供应商,尝试着说服他们,但收效甚微。他非常想念萧文生,不知道他面临这些问题,会采用什么手段进行改变呢?
过了五一之后,南城的雨水忽然多了。早上下到晚上,晚上又下到早上,时大时小,大的时候是倾盆大雨,小的时候是毛毛细雨,根本不见停。
雨水多了,小吃店的生意也清淡了。一些常来吃饭的老主顾宁愿从百货店买几包泡面煮着吃或者煮点稀饭配咸菜,也不愿一脚泥一身水地来小吃店。萧文雨原想拿小吃店赚的钱收买商品,扩充超市商品种类,现在小吃店没生意了,补贴超市也成了泡影。
这天是周五,雨和天气预报一样,后半夜开始下,天明的时候,雨越下越大,街道上很快积了深深的一层水,这一带是新建的工业区,排水系统非常完善,但也抵不过天上的雨水,很快,街道上的积水有了脚脖子深。
小吃店从早上开始,稀稀落落地没几个客人,萧文雨叫张萍回房休息,他和王红雨在店内照应着。他原想去超市看看,但一想超市也没人,徒添烦恼。
十二点多了,王红雨看着街道上没了脚脖子深的水,“今天怕没人了,咱们关门休息吧。”
萧文雨看着门口的雨,“咱们再等等。”
王红雨搬了张凳子,坐在门口,拿了一捆芹菜,百无聊赖地择着菜叶。他计划今晚凉拌芹菜,芹菜叶做汤。
一个中年人撑着一把破旧的黑雨伞,背着一个单肩包从小吃店门口走过。他身上全被雨水淋湿了,但他依然用雨伞护着单肩包。
萧文雨看他裤子和鞋子已经被雨打湿了,笑着招呼他进来说:“进来坐坐吧。”
中年人三十五六岁,中等个头,有点消瘦,戴着眼镜,上穿一件白色衬衣,下穿黑色长裤,脚上一双皮鞋。衬衣后半身和裤子膝盖以下全被雨水湿透了,鞋子也灌满了水,走一步,溅出一滩水。他犹豫片刻,进了小吃店,“老板,有什么吃的?”
萧文雨指了指墙上的菜谱,“炒菜,盖浇饭,面条,米线,烤串,煮串,想吃什么,我们能做什么。”
中年人想了想,“给我一碗面。”
萧文雨点点头,低声和王红雨说:“红雨,给他多加点面。”
王红雨愣了愣,急忙进去做饭。
萧文雨打量他几眼,中年人尽管消瘦,也带着眼镜,但非常精神,眼睛泛着智慧的光芒,他衣着朴素,但压不住他的精明能干。
中年人看他在打量自己,有点不好意思地问:“老板,这饭店是自己开的?”
萧文雨苦笑着说:“我不想进工厂打工,和老乡一块开了这个小吃店,天天下雨,没什么生意。”
中年人笑了,“你很有眼光,龙华工业区全是电子厂,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区,又都是年轻人,我想不下雨的时候,客人多的没桌位。”
他们说着话,王红雨端着面出来了。
中年人吃惊地看着满满一大碗的面,“老板,这是多少钱?”
萧文雨笑了笑,“今天大雨,没多少客人,菜剩着也是剩着。天下这么大的雨,你怎么还出来?”
中年人吃了一口面,“我是给自己公司做业务,做的多做的少,都是自己的,不管下雨不下雨,都不能闲着,拉一个单子是一个单子。”
萧文雨一震,中年人说的是,自己也在创业阶段,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做生意没有谁天生一帆风顺,都有波折和荆棘,自己怎能坐在这儿自怨自艾呢?
中年人拿出一张名片,给了萧文雨,“老板,这是我的名片。我叫马建华,原来在建平市一家集体制服装厂上班,工厂不景气,87年辞职来了南城。刚来的时候,给人家跑业务,有次拿了一个几百万的单子,按约定能抽红几万块,老板不愿意给,一气之下,和几个同事合伙在江口去南桥镇成立了一家服装公司,主要经营男装,也兼带着给工厂生产工作服。”
萧文雨接过名片,马建华,众和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这个年头,南城的总经理太多了,注册一个公司,租一间房子,雇两个人,也自称总经理了。
马建华吃碗面,看着外面的雨,这阵子又大了,他看萧文雨没赶他的意思,也坐在小吃店和萧文雨聊天。他打开单肩包,拿出一本画册,“这是我们公司的宣传册,我想找几家新开的电子厂和他们谈谈工作服的合作。”
萧文雨想了想,“今年龙华工业区又来了十来家电子厂,工厂都在招工,估计要有几百上千人。但你们工厂离这儿太远了,不知道他们愿意不愿意从你们工厂采购。”拿出纸和笔,给马建华画了这十来家电子厂的位置。
马建华非常高兴和感激,“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我都要过去试试,只要他们同意采购,我愿意送货上门。”停了停,“这比我们刚成立的时候好多了,我们没有厂房,没有设备,只有一家空壳公司,找人家谈生意,人家根本不理我们,跑了半年多,没拉来一个单子。我们租了一家厂房,租赁了一些设备,把以前公司的一些销售案例制成画册,挨家挨户地推销,经常被人家保安轰了出来,也有时候烦人家多了,人家报了警,警察来了,警告我们不要再来了,不然拘留我们。”
萧文雨急忙问:“后来呢?”
马建华也有兴趣和他谈生意,“我们几个人不仅跑遍了南城,也去了海州和南华、南平几个市,差点要卖老家的房子了,终于接下了两个单子。现在生意不算很好,但多多少少,也能混口饭吃。”
他又休息了一会,雨水小了,他和萧文雨说了再会,挂着单肩包,撑着雨伞离了小吃店,前去萧文雨说指点的几家新开的工厂推销他的工作服。
王红雨看着马建华的背影,不解地问萧文雨:“文雨,像他这样的小老板,南城一抓一把,你待他这么热情,还想以后做他的回头生意。”
萧文雨长长地叹口气,“这么大的雨,他还到处跑着推销公司的产品,这份执着和努力,已经叫人佩服,他绝对会成功。”
王红雨自然不会相信马建华能说服这些工厂,收拾了碗筷回厨房清洗。
萧文雨又呆坐了一会,叫王红雨照看着小吃店,他撑着雨伞离了小吃店,信步闲走,想着心事。
马建华说的是,现在超市的生意不是很好,但超市的土地他已经买下了,也建好了房子,不像马建华他们租赁厂房和设备,年年要付房租和设备费,他们甚至要卖老家的房子来维持经营,自己呢?
现在是商业社会,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已经过时了,龙华工业区是一块大蛋糕,但也需要有人知道这儿的商业价值,需要说服日用品生产商来这儿推销他们的产品。他们需要宣传,向这些生产商们宣传,宣传龙华工业区的商业价值,宣传他们超市的优势,从而说服他们提供商品给南天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