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文雨他们跟着雇主离了福冈区劳务市场。雇主领着他们上了一辆面包车,一辆能坐七八个人的面包车,一下子坐了他们十多个人,非常拥挤。
萧文雨和萧文立挤在副驾驶上,他拿出一支烟给雇主,然后问他工地的情况。
雇主三十五六岁,瘦高个,姓丁叫丁民,江南省人,他抽了一支烟,简单地给他们讲了工地的情况。
这是一家南洋公司在南城投资的大酒店,工程从去年4月开始,预计明年10月份结束,除了工期比较长,需要工人也比较多,去年最多的时候,整个工地一百三十多人,现在春节了,有些工人家里有事不愿意来了,工地上缺人。
丁民也问了萧文雨的一些情况。萧文雨说他们初中毕业跟着同村的师傅学手艺,学了两年多,在省城的工地上干了两年多建筑和装修,工资低,不挣钱,过了年来南城找工作。李朋和朱伟民他们,他说他老乡和李朋朱伟民众人的老乡认识,叫他带他们一块出来找工作,有了事也能相互照应。丁民又象征性地问了萧文立景军峰李朋朱伟民众人,他们按商量好的说法,一一回答了丁民的问题。
工地在福冈区南部,面临南城湾,和香港隔水相望。工地有围墙围着,东西三百多米,南北一百多米,主楼东西一百五十多米,南北二十多米,面南朝北。东西有两栋副楼,南北走向。
面包车在工地门口停下,萧文雨众人下了车。工地门口立着一个牌子,上面有工地的简介。这个工地名叫中华大酒楼,是南洋集团旗下南洋酒店在中国的一家酒店,工程东西三百米,南北一百五十米,南临南城塆,北靠华侨城,也是南城第一家外资五星级酒店。
工地上已经有了一百来人,他们在忙着吃午饭。丁民领着他们二十来个人进了东副楼南侧的两间临时工棚,叫他们放下行李,然后领着他们吃午饭。
工地的午饭不敢恭维,白菜、萝卜、土豆、洋葱、冬瓜,说是炒,实际是水煮后在锅内翻了翻,洒了盐,浇了油。中国的工人们出来打工,只要能吃饱,没什么饭菜质量的要求。
萧文雨他们也饿了,盛了一碗菜和一碗饭,回了工棚,不管味道,一阵狼吞虎咽。
吃完午饭,吃了碗筷,丁民暂时没来给他们安排工作,萧文雨便带领大伙动手打扫工棚。工棚非常简单,南北长十五米,东西宽五六米,砖头墙体、石棉瓦房顶,内墙白灰草草地刷了刷,不至于下雨的时候,雨水顺着墙缝打进来。东西两侧是两张砖头和木板搭建、十三米长、两米宽的大通铺,北侧门口摆了一行同样是砖头和木板搭建的台子,南侧也是砖头和木板搭建的货架。
花了半个小时,他们内内外外打扫的干干净净,铺了床,接了一些开水,喝着水,等着丁民来给他们安排工作。
下午两点多,丁民来了工棚,他叫萧文立景军峰刘建昌众人继续在工棚休息,带着萧文雨离了工棚。
主楼对面搭了一栋两层小楼,一楼有十来个房间,门口有标牌,是项目总监、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建造师、设计师、监理、施工员、材料员、预算员、质检员、测量员的办公室。二楼的走廊上挂着一些衣服,是宿舍。
丁民的办公室在一楼最东侧的办公室,他带萧文雨进了办公室,关了门,叫他坐下,面带微笑地说:“文雨,我看出来了,你们这帮人,都听你的。”
萧文雨急忙说:“丁队长,文立是我堂哥,景军峰刘建昌金铭万铁良杨庆伟王卫东他们和我是老乡,又一块在工地上干过活。李朋朱伟民他们没干过活,想跟着我们做个小工。”
丁民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我最喜欢又领导能力的人,我想叫你做小队长,除了你们这二十个人,再给你派几个师傅和小工。”
萧文雨暗暗高兴,假装受宠若惊地说:“丁队长,我年纪小,没什么经验,我怕管不好他们,叫你失望。”
丁民拿出一包烟,给了他一支,笑着说:“有志不在年高,你们这些人数你小,但数你最有能耐。”停了停,“你准备一下,我带你和陈总工程师、李总监、汪监理会个面,张老板那儿,我来打招呼。”
萧文雨又假装推辞一番,然后跟着丁民去陈总工程师办公室。陈总工程师是南洋人,就职于南洋一家建筑公司。他是技术负责人,不管行政人事,简单地和萧文雨打了个招呼,就结束了。第二站是李总监,李总监也是南洋人,和陈总工程师就职于同一家建筑公司,他在和汪监理谈工作,听了丁民的解释,他一脸怀疑地看着萧文雨,然后问了萧文雨有关建筑上的问题。萧文雨一一回答,也顺便讲了一些施工、设计、材料、进度上的情况。李总监非常满意,和丁民交流几句,叫他们回去了。
两人回了丁民的办公室,丁民非常高兴地说:“文雨,我没看错人,李总监眼光很高,但能看中你,表示你能力出众。”
萧文雨又谦虚一番,“我也是瞎蒙。”
丁民低声说:“在工地上,小工一天20块,师傅一天30块,小队长一天40块,我给你一天50块钱。萧文立是你堂哥,我一天给他25块钱。”
萧文雨暗暗高兴,急忙说:“丁队长,我一个新人,你叫我做小队长,我已经感激不尽了,又怎么能多拿工资呢?”
丁民笑了,“老庞和老陈都在工地上干了十几年,经常被李总监责骂,以后你要好好干,给他们做个榜样,也给咱们中国人争口气。”
萧文雨又急忙说:“好的,丁队长。”
两人又交谈一会,丁民叫萧文雨回工棚。萧文立众人听丁民任命萧文雨做小队长,非常高兴,他们初来乍到,怕被其他人欺负,现在萧文雨做了小队长,他们什么都怕了。
晚上的时候,丁民叫来两个小队长,这两个小队长一个姓庞,是中南省人,一个姓陈,是江南省人,都三十多岁。他们非常冷淡地和萧文雨打个招呼,然后回他们的工棚休息了。
第二天开始,丁民对工地的工作进行了简单的分工,庞队长带着他的工人们干东面工程,陈队长带着他的工人们干西面工程,中间的工程留给了萧文雨他们。他又把这几天从劳务市场招来的几个老师傅和小工安排进了萧文雨的工作队。
萧文雨问了这几个老师傅的工作经验和技能水平,然后对工作进行了安排。景军峰刘建昌金铭万铁良杨庆伟一直跟着萧文雨干活,萧文立李朋朱伟民众人又信服萧文雨,这几个老师傅和小工们是新人,跟了萧文雨几天后,也佩服萧文雨的技术和为人,心甘情愿地跟着萧文雨干活。
干了十来天,他们都上手了,手脚勤快,干活认真,不怕吃苦,慢慢地成了这三队进度最快、质量最好的一队了,丁民也隔三差五地在早会上表扬他们。
又过了二十来天,这天下雨,工地上停工,萧文雨找丁民借了两百块钱,请丁民出去吃饭。
南城湾和香港隔海相望,福冈区又是南城的商业区,这一带有很多餐厅。两人在餐厅坐下,萧文雨点了酒菜,表达他的谢意。
丁民对他非常满意,也表扬和鼓励了他一番。萧文雨借机向他打探一下建筑公司的情况。丁民笑着说:“文雨,咱们这个建筑公司叫江南省第一建筑公司,老板姓张,叫张家富。他是个苦命人,8岁的时候,他妈饿死了,他爸带着他吃百家饭长大。十五岁的时候,他跟着同村的师傅学手艺,他愿意吃苦,又好学,尊师重道,除了把他师傅家的活全干了,有了工钱也全买了礼品孝敬给师傅。他师傅是我们一带远近有名的手艺人,也被他感动了,把他所有的手艺全部教给了他。20岁的时候,他的手艺已经青出于蓝,成了我们这一带最优秀的手艺人。”
“他也非常胆大,改革开放后,一个人进县城找活干,在县城一家建筑公司干了两年,回老家收徒弟给人家盖房子。1983年,他成立了一个建筑队,工人全部是他的徒弟,除了我们县,也在我们市接活干。干了两年,1985年,他带队来了南城,接了几个活,攒了一些钱,87年,成立了江南省第一建筑公司。”
他看萧文雨忘记吃饭地听自己讲故事,也非常高兴,和他碰碰酒杯,“这五六年,张老板在南城接了七八个工程,一年至少能赚个几百万上千万。”
萧文雨故意充满崇拜地说:“丁队长,不,丁大哥,张老板堪称励志典范,也是标准的白手起家,以后我要向张老板和丁大哥好好学习。”说着,急忙给丁民倒了一杯酒。
丁民笑着说:“现在张老板手上有三个工程,他相信我,这个工程一般两三个月来一次,下次他来了,我介绍你们认识,你年轻,有能力,以后好好干,也开一个建筑公司。”
萧文雨急忙说:“我哪有张老板的能力,我这辈子,能像丁大哥这样跟着一个好老板,管一个工地就满足了。”
丁民又笑了,“文雨,你年轻,好好干,比我有前途。张老板除了胆大,有眼光,头脑活络,也舍得花钱,会办事。他在我们县城拿的是一个工程,是县宾馆,他晚上找主管宾馆招标的副县长,拿了五万块钱,用报纸包着,直接给了副县长。副县长立即把工程承包给了他,一个工程下来,他赚了差不多五十万。”
萧文雨想了想,问:“丁大哥,我听说这个中华大酒楼是全球知名的南洋酒店在中国投资的第一家酒店,张老板竞标的时候,给他们送礼了吗?”
丁民已经有了一点醉意,笑着说:“南洋人不像中国人,他们不收礼,张老板看重的不是这个中华大酒楼,是南洋集团。南洋科技在建安区投资建厂,以后要有几十万人,厂房、办公楼、餐厅、宿舍,全部拿下来,一年至少有几百万上千万。”
两人吃着喝着聊着,最后丁民醉的有些不省人事了,萧文雨急忙送他回家。丁民没在工地住,他在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也包了一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