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张封的曾经(1 / 1)小七是个猪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封,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幼年时认识了来村里做木工活,顺便搭建地基的师傅老宋,由此对土木工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老宋算不得上什么厉害工人,只是对木工也有两手绝活。

小杨封看到老宋对村里因下雨而断裂的破旧木窗修补,并没有用上村里人准备的铁钉,而是自己制造的木钉。修完的木窗丝毫未见钉子痕迹,这等手艺令他着迷和渴望。

在杨封叩首的苦苦哀求下,老宋收下了这位最小年龄的学徒。

三年时光内,杨封偷奸耍滑,两天打渔三天晒网的本性慢慢显露。老宋劝解过多次,都被他各种理由搪塞。不是我不想干啊,实在是太累了。学这个有什么用啊?能赚钱吗?师傅啊,你怎么还不教我几手木工的绝活啊?

在杨封的眼里,一切手艺都要围绕钱这个字。可能是小时候太穷了,别人都是木屋,就自己是茅草屋。雨天漏水,冬天格外寒冷,风大了,茅屋就散架了。

学那么多干嘛?自己要学的就是那种特别赚钱的手艺。这是杨封内心的真实写照。

老宋对杨封的评价是:“你没有对木工的真心,工人不适合你。”

杨封对此不屑一顾,真心有什么用?能吃吗?能赚钱吗?

这可能很务实,却不是老宋想要的传承手艺的人选。在一次城镇建造工程中,杨封结识了想定居城镇的杨忍。杨忍此人,有毅力,有野心。同样跟随于老宋,却如同海绵般吸收师傅所教授的知识。

因为,杨忍明白这会是自己将来的立身之本。元兽暴乱,让两人失去了数年时光内有过欢声笑语的亲人——老宋,更是让杨忍对杨封有了救命之恩。

之后,两人结拜,结为兄弟。

在乌云镇的重建中,杨封得知了自己有成为元士的根骨资质。说书人口中地位高等,实力强大,似乎无所不能的元士职业,牵引着每个对元士世界有强烈好奇心的少年人。杨封,兴奋的一夜睡不着觉。

随后在自己义兄杨忍的引荐下,杨忍认识了来自乾国周部的大人物,那位高阶元士。他始终记得那位大人物的冷漠眼神,和不含生气的言语:“小杨,就是他吗?你确定要把那个宝贵的人情用在他身上?”

回答他的是自己义兄肯定的语气:“是的,大人,这位是我的义弟......”

那位高阶元士摆了摆手,打断道:“我没兴趣知道他是谁,既然你选择消耗人情助他,我就送他去基础学院了。这是交易,我们今后两清。以后别再那那件事来烦我。”

杨忍鞠躬拜谢:“多谢大人。”

临走前,那位元士的话仍然清晰的闪耀在杨封耳边:“杨忍,你真的要助你这位义弟成为元士,而不是让我送你去周部?要知道,去了周部,你才有更大的空间去展现自己。现在,你不去,说不定以后就要困于这个镇子一辈子了。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自己的义兄沉默了,随后低头闭眼道:“大人,多谢提醒。不过,你懂的,杨家必须要一位元士,不然就如风中之萍。”

杨封不感谢自己义兄的付出,更多的是嫉妒。凭什么好事都是你的。老宋的独门绝技,元士大人的另眼相看,这都应该属于我杨封。如果能有我表现的机会,我未必会比你杨忍差。但是为什么这么多人,看得起的都是你杨忍,而不是我杨封。那次野外训练,不就是你动作比我早了一步吗?凭什么你就能傍上那位的大腿?

当嫉妒积累到一种程度时,仇恨就诞生了。如果没有你杨忍,元士大人的关注应该是我的,杨家应该也是我的。不,应该全部都是我的。杨封不止一次在心里嘀咕。

被送往基础学院的那一刻,杨封按奈不住自己的心思问道:“大人,你为什么连我的名字都不屑于知道?却对杨忍那么关注?”

离去的元士大人没有回头看他,冷漠的回道:“你还不够资格。”

“我怎么就没有了资格。要知道杨忍就是一无是处的废人,连个元者都当不上。而我,可是有成为元士的资质!”杨封很是骄傲于自己根骨资质,尤其明显领先于杨忍的元骨数量。

“呵,元士。还没成为元者呢,就张嘴闭嘴元士了。等你真正成功转职元士再说,还有,你永远比不上杨忍。”元士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还在杨封快要疯狂的嫉妒心上添了把火。

为什么,为什么,杨封狠狠的撕扯着自己的头发。既然你们都看不起我,我就证明给你们看,我绝对比杨忍强。

三年的学习,杨封就职了元者,但也真正意义上对成为元士的艰辛路程有所了解,更是对元士体系有了深刻的理解。元者还称不上职业者,只有成为元士才算踏入了元士世界。而元士也不过是元士体系的基础,更别说上面还有更为强大的元师,元宗,更有传说中的元圣。

仅仅元者的资源消耗就让杨封苦不堪言,还好的是在他就职元者后,杨家和杨忍的资源倾斜力度大了起来。哼,杨家,看我成为元者,才有了下注投资的欲望。以往的资源扶持,杨封是知道的,大多都是自己义兄自己出的。

要说没有感恩,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进入周部的中级学院后,杨封见识到了元士世界的残酷。

野修元士越来越少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没有系统的修炼体系,第二没有前人的修炼经验。而这两点恰恰被牢牢掌握在元士家族中,想要一观,你一个外人凭什么看人家的家中藏书。你说自己有潜力,呵呵,都是元者了,你以为谁没个转职元士的潜力似的。你一个外人,凭什么得到别人的投资。

转职元士的过程中风险与机遇共存。好的功法,意味着更多的元气积累,更牢固的元士基础。前人元士的经验,意味着更少的转职风险。多少的元骨,多少的元气吸收量,第一道基础元术的刻印。这些都是宝贵的知识,而知识是要付出代价的。

天才是有,不需要指导的天才历史上也不罕见。但那些人的根骨资质,你能比得上吗?大多数平庸之辈要么投身于愿意接纳他们的元士家族;要么辛苦跟随狩猎团攒下钱买上一枚元药院出产的元基丹,助自己转职;要么凭自己感觉,殊死一搏,说必定成功转职元士了。成功还好说,但失败代价就是积累元气的泄露,元素注视度的下降;要么就待在元者一辈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