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43.略见成效(1 / 1)SG.C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寅时三刻刚过,崇祯从闭目养神似的沉思中缓过来,缓缓的开口道:“大伴,现在什么时辰啦!”

“禀皇爷,刚过寅时三刻,皇爷您一宿未歇,要不稍事休息,到时辰后,老奴再叫醒您洗漱上朝!”王承恩略微紧张的说到!

崇祯微微一笑道:“不必了,梳洗传膳吧!朕稍后得打一套拳脚功夫舒展一下筋骨!”

看到崇祯皇帝露出笑脸,王承恩心中也是大喜,赶紧叫小太监安排梳洗和传御膳!

崇祯皇帝自从福王被李自成的农明军给炖了“福禄汤”后,就再也没碰过拳脚功夫,现在有心思练功,纯因是昨晚利好消息导致!

崇祯从椅子上缓缓站起,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下脖子,他这个皇帝做的很累,熬夜到半夜三更,甚至通宵达旦也是家常便饭。王承恩唯唯诺诺的小心在一旁服侍着,深怕搅了崇祯的美好心情。

一夜未睡,可好在今天心情特别好,闭目深思完后,一直露着微笑的表情,他思虑了整夜,考虑了整个执政期间的过失。

在得知李自成有称帝迹象后,他就已经彻底悔悟,想翻盘却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他想如果上天能给他最后一次机会,他一定会把握住,无论如何都会尽一切努力重振朝纲,救国家于危难,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哪怕是死,也在所不惜!

原本的历史上,崇祯确实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可没有扭转大明的危败之势。

可现在幸运的是,上天很快给了他机会,一次有很大翻盘的机会。经过一夜的深思,他决定自己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会,哪怕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崇祯暗下决心,首先重整直属亲卫营,特别是东厂与锦衣卫,恢复自己的耳目与左膀右臂。其次尽一切努力改掉自己疑神疑鬼态度,尽量戒骄戒躁与做到兼听则明,振朝纲。削藩整田,降农赋,收商税,改善民生以达到江山社稷稳固安康。

很快,一群太监宫女端着各种各样的盆盆罐罐、汤汤水水的直接往乾清宫暖阁走来,崇祯一夜未眠,但精神不算萎靡。

经过一番梳洗和用了些简单的早膳稍事休息后,便恢复了精神,随手拿起王承恩早就备好的御剑,直接在殿门口流畅的舞了起来。崇祯一套剑法下来,大汗淋漓。天还未敞亮,便大声喊道:“大伴,什么时辰了?”

“回皇爷,卯时一刻了,今个还是休沐,排日子,今天不早朝,您要不要休息一会!”王承恩期盼的说道,他真心很想崇祯多休息休息。可明朝对待官员几乎很苛刻,平时几乎没有节假日,也仅春节的时候有几天休息。

崇祯眉头一扬,微笑道:“好,稍事休息一下,不过你安排通知下去,安排午朝,在京的四品以上的文臣武将全部到场!”

大明的朝议一般分为大朝会,一年当中只有三大节和特殊喜庆时才举行大朝,而这一庆典仪式,完全解决不了朝廷实际的政治行政问题。所以还有御门听政,通常情况下在乾清门或者太和殿、太和门举行,讨论的都是内阁或六部九卿已拟定好的折子,最后就是皇帝的小范围或者单独召见大臣讨论相关工作。

不过崇祯皇帝比较勤政,几乎除了偶尔的休沐,朝议从不停止,不仅有早朝,也就是所谓的御门听政,还有午朝,午朝过后还会单独召见大臣,几乎是一刻不歇。

王承恩听闻崇祯皇帝要求举行午朝,也不感到惊讶,立刻安排随行伺候的小太监通知各部。

崇祯随手拿起随驾伺候的小太监准备好的毛巾擦了擦脸,随即又问道:“大伴,李若琏,巩驸马那有消息了没有?”

王承恩知道崇祯皇帝肯定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所以要求安排人员每半个小时通知同步一下进度,刚好得到最新消息。

便小心翼翼靠近崇祯呈开心状的轻声说道:“禀皇爷,老奴知道您关心着,所以一直与驸马爷,李大人那边同步着消息呢!”

“哦?说说看!”

“回皇爷,截止刚刚收到的消息,黄金白银和天工秘辛已经全部运入到武英殿内,运了有五百多车,刚刚才大概清点了一下,这批黄金有一百三十多万两,白银四百万两!

主要是南丰伯说的斤两和大明朝的斤两不是一个数,还有更好的消息,这批金银的纯度很高,一点杂质都没有,和巩伯爷给您看的金银是一个质地,真是太了不起了!”

王承恩咂了咂嘴赞叹道,然后一脸得意乐观表情的看了看崇祯,发现皇帝的脸色更加喜悦了,崇祯皇帝知道这批金银对于他的意义,现在竟然远远超过此前的期望,不过也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并示意王承恩继续说下去!

“皇爷,还有呢,那天工秘辛的内容、质地和数量也是极有价值的,老奴半夜秘密叫起了范部堂,范部堂秘选了几个信的过的工部郎中、大匠粗略的查验了一番,真是了不得,有非常多匪夷所思之物,恐怕需要很多时日才能看完,具体的已请范部堂拟个折子递给皇爷您御览!”

王承恩所说的范部堂指的是范景文,字梦章,号思仁,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崇祯“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也算是一个有气节的忠臣!

崇祯皇帝听闻巨量的天工秘辛后,眼神一亮,他深知金银的重要性,但也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明朝各代的皇帝都相对比较重视科学发展,特别是崇祯朝,要不是明末天灾人祸,烽烟四起,说不定中国的科技将会遥遥领先世界各国。

崇祯皇帝1627年即位时,西方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由来华的耶稣会教士传入中国,一部份敏感有识的中国士大夫很快地接受了,另一部分思想顽固的官僚则极力排斥。崇祯帝却采取前朝皇帝所没有的求实图进态度,重视西方科技的作用,礼遇有才技的传教士,尽力发挥他们的才能。

崇祯执政时间虽短,但他支持科学研究,鼓励东西文化交流,特别是下旨设立有中国科学院雏形的“历局”,任命科学家徐光启统一领导中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推广,组织翻译西方科学著作——这事实上是正式打开中国通向近现代科学之门。这比欧洲最早的法兰西学术院早6年,比英国皇家学会早31年。

这一现象,侧证了中华文化从来就是理性、开放、包容、仁爱、进取的,吸收、消化其他文明成果才是其主旋律,他并不排斥科学精神。

就在王承恩想继续说下去的时候,崇祯便迫不及待的说道:“请范部堂加派人手秘密研究这些神技,里面有南丰伯说的重要资料,另外给范部堂拨付新入库的白银三万两,供其调用,注意保密!”

现在崇祯有钱了,竟然想到的第一件事是拨付大量的银两,调研这些图纸文档,属实难得且有上进心。

王承恩也急不可耐的,憨厚的神态说道:“遵旨,待老奴给皇爷您禀明其他事项后立马去办,相信范部堂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铭记圣恩,感恩戴德的!”

“好啦,大伴,你继续说吧。”崇祯略有不耐烦的微笑着说道。

“是,皇爷,据京城内外的锦衣卫回禀,这一夜从本就不多的府库内共调拨了一万担米粮,准备供给城内外难民三天,据不完全统计,可供二十万人三天的稀饭。”

未等王承恩说完,崇祯立马站起来了,一脸严肃的表情问道:“城内外一共有多少落难的难民?”

王承恩不假思索的说到:“禀皇爷,据大概统计,目前约有十八万人左右,但一旦京城施粥的消息传出去,肯定会不断涌入大量的流民,到那时候如果粮食得不到补充的话,”

崇祯一听便又直愣愣的坐了下去,稍微思索一番后,便说道:“大伴,传旨骆养性即刻来见朕!另外由你主管的东厂也该动动了!”

王承恩听后一愣,但马上躬身答应道:“遵旨,奴婢马上安排!”

自从崇祯皇帝将魏忠贤给办了后,厂卫几乎等同虚设,据锦衣卫反馈的部分消息得知,那些东林党人家财万贯者多如牛毛,但却一毛不拔的比比皆是。而且很多官商勾结,贪污受贿如家常便饭。崇祯直到近期才真正醒悟发觉,他被那些东林党人给忽悠瘸了。

东厂与锦衣卫是直接隶属皇帝的特务监察机构,肩负监视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学者等各种政治力量,并有权将监视结果直接向皇帝汇报以及拥有抓捕低层级人物的权利。

王承恩之所以愣了一下,感到皇帝变化很大,感觉不仅仅是因为一个叫朱明玉的神人而导致的,王承恩同时感到欣慰和压力巨大,他对东厂的运转并不是特别拿手,不过他觉得皇上这种改变有利于国朝复兴,所以自己的内心是欣喜无比的,暗暗发誓无论如何也要让东厂真正的发挥出该有的能力出来。

王承恩安排好小太监分别向骆养性和东厂的几个得力的大档头以及各个掌班传旨的任务后,便又立刻向崇祯说道:“皇爷,给骆指挥使传旨的事已经安排下去,半个时辰内,骆指挥使应该能到!”

正在闭目养神额崇祯听后略微点了点头,说道:“大伴,还有什么消息需与朕知晓的吗?”

“皇爷,刚刚说道锦衣卫难民赈灾的事,还有后半部分没说完,容老奴奏禀!”

“嗯!说吧。”崇祯略有气无力的说道,毕竟熬夜后精神并不是特别好。

王承恩也是熬了一宿,但并未敢有半点懈怠的意思,谨小慎微的说道:“是,皇爷,据李大人派人汇报,接受赈灾施粥的难民中已被锦衣卫筛选出了一万五千多名可用劳力,其中青壮有九千余人,可做一些缝补救护的老弱妇孺有六千余人。”

王承恩特地说了是李若琏,因为他看不顺眼骆养性,觉得此人太过于圆滑,不忠于君事,所以暗地里一直将功劳有意无意的带上李若琏。

王承恩稍缓一口气继续说道:“据李大人、南丰伯、巩驸马此前商议,计划将这批人以工代赈的形式分为三等,一等是青壮劳力,专门从事劳动负荷高的活,这批人吃的会稍微好些,每天还有一升米的工钱,这样可以让'这些青壮有活做,不至于跟流贼造反,还有米粮养家,不会饿死更多人,后面还能从这些青壮中挑选壮丁从军,一举三得啊!”

'王承恩越说越兴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