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9章 星光小学(1 / 1)头条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桔红色的余晖照射在院子里。

这是一座一进的四合院,每一所院子居住着四户人家。

有的是成了家,还有的是没成家的单身狗,师徒两人一起占用一个厢房,四个角落里都建有一个小厨房,刚好一户一个。

现成大家都放工回来,在院子里三三两两的人聚在一起聊着日常。

突然听到大门有人敲门,一个青年打开门一看,发现是杜言,惊恐地说道:“杜尚书……你怎么来……来了?”

对于船厂两百多名工匠及工人,杜言都了如指掌。

这是林老的徒弟名叫黄喜。

“我就是随便过来看看。”杜言抬脚走了进去。

黄喜向里面大叫一声说鲁国公杜尚书来了。

气氛顿时显得寂静下来,大家失去刚才谈天说地的随意性,都显得很拘谨。

中间的院子里,几张木墩围成一个圆圈,中间有两个两岁大小的小孩在中间玩着石子。

“坐,不要拘谨,下了工就不要把我当尚书,这里没有尚书也没有国公,我只是随便过来看看。”杜言坐在正中间一个木墩上压压手向大家说道。

四个长者,见到杜言说,壮着胆子坐了下来,身后站着是他们的儿子或者徒弟。

杜言说了几个笑话,跟大家拉了些家长,慢慢地大家也放开了起来。

杜言看看,院子里有四户人家,其中就在院子里见到有六七岁以下的小孩有五六人。

一打听之下,最多都是祖带孙,没有父亲母亲。

他们的父亲大部分都在前世的战乱中被征去当兵打仗死在了外面,母亲改嫁的改嫁,病死饿死的死,现在剩下老人带着孙子。

他们有些是从沿海的福州、杭州、临海、苏州等地的造船厂征调过来的各地造船顶级工匠,有些年纪都有六十几岁,还带着几个孙子,要不是沿途陛下下旨凡是前往泉州造船的工匠都可在沿途使用驿站的话,估计有些老人家可能累死在程中。

这些人造了一辈子的船,在造船的技术上那是专家级人才,杜言打心里尊敬他们。

自己的小命还捏在人家手里呢,要是让他们感觉不服的,在工作偷工减料或者在隐秘的地方少几根铁钉,到了海上遇到大的海浪自己几千上万人都得喂鱼不可。

所以不管是从哪方面来讲,杜言有理由对这些在一线的工人心存敬意。

“我工部把大家从全国各地聚集在这里,主要是……”杜言把此次造船的主要目的再强调一遍,增加他们的荣誉感。

以前他们只是从小道消息大体知道一些,现在亲眼见到杜言这个工部的尚书再说一遍,大家在心里默默地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把船造好造结实了。

“大家的努力陛下都看在眼里,待到我们寻回祥瑞的那时,大家就知道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到了日后你们可躺在床上跟孩子们说:”知道吗,当年鲁国公他们前往海外寻回这些祥瑞的船就是你祖父我造出来的,上面有我付出的汗水,有我亲自敲下的铁钉。”

……

杜言给大家让了一堂政治课。

古代的百姓还是很纯朴,听到杜言的话,还这么平易近人,再想想现在的待遇,大家在心里都默默地说一定要把船造好,造结实了以报杜尚书的恩情。

杜言看到院子里都有许多小孩,问道:“这些孩子大家都在船厂时谁管?”

作为船厂的主要负责人,杜言想看看这些小孩家人平时上班后小孩都怎么过,要都是放养可不好。

不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平时上班都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进去。

听到杜言这么问,其中最年长的黄老说道:“还能怎么过,就在家呗。”

杜言问道:“就这么放养着?没人看管这些孩子?”

“对呀,不都是这样吗?”大家有些奇怪地看着眼前这个尚书,不知道这位尚书到底是什么意思。

“像这样的孩子,咱们厂有多少?”杜言问道。

“差不多有一半以上吧,也有少部分家里有长辈带着,没有的就只能放养,平时自己在家就大的带小的,自己煮点东西吃,到了晚上打饭回来一起吃。”

打听到这个消息,杜言就告辞了众人。

回到自己的家里,杜言来副手工部郎中,主要负责给杜言做秘书解决杜言日常。

陈郎中过来后,杜言派给他明天一个任务,让他打探一下在船厂里小孩有多少。

不得不说,陈郎中的工作效率还是很快的,中午的时候杜言在船坞里看着工匠们造船的时候来到身边把事情向杜言一汇报。

好家伙,有三百七十六人。

这也难怪,要知道古代可没有计划生育,有些人家一连生了四五个孩子都也是常见。

杜言看着对汇报上来的数据,皱着眉头问道:“这数据准确吗?”

见到尚书对自己的工作有怀疑,保证地说肯定准确,但凡有一个出入,自己明天就辞职。

这么多小孩,这是一个隐患,这代表有一半以上的工人一边工作时候还一边担心家里的小孩。

造船这关乎到自己的生命,马虎不得。

于是第二天,船厂传来一个让大家震惊的消息,船厂要在附近修建一个私塾。

这个私塾不分男女,只要是船厂职工的子弟都可以就读。

这对于工人来说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士农工商,他们的社会地位从来就被人瞧不起,说他们是什么奇技淫巧狗肉上不得台面,收入本来就低,平时只能混着饱饭,他们的子弟也大多数没能读得起书。

现在好了,船厂自己要开个私塾,他们的子孙后代能上私塾读书。

当天放工的时候整个船厂都炸开了锅,大家奔走相告,用一句现代最流行的网络用语喜大普奔来形容。

第二天一早,当船厂的工人都出工去的时候,街道两边的大树下三三两两的妇人便相聚在一起。

“黄嫂,你听说了吗?”比对方略小一些的妇人一边抚摸着自家的孙子一边问道。

“听说什么?”被对方叫做黄嫂的妇人疑惑地看着对方问道。

“我家老头子昨晚回来说,咱们船厂要自己建一个私塾,只要是家里有人在船厂干工的后代都可以在私塾里念书?”

“你收到消息没?”那人问道。

一听到这个消息,周围的其他妇人便都涌向这边,还没等黄嫂回答,便有人抢着答道:“我夫君昨晚回来也说了此事,不知道是真还是假?”那人很没底气地说道。

这样的好事从来没出现过,即使是他们夫君说的,他们还是有些不太相信。

“我家那死鬼也说了,应该是真的吧,听说还是杜尚书说的呢,杜尚书是谁,那是吴王的长子鲁国公陛下最信任的人,他说的话岂能有假?”黄嫂说道。

“是是,咱们不应该怀疑鲁国公。”开始问黄嫂的那人点头地说道。

于是乎星光造船厂要自己开私塾的事情第二天在全泉州传开。

很快一个占地整整有三个足球场大小的私塾就建成了,学校门口上四个醒目大字——星光小学。

小学分大小两个年级,四岁以下为小年级,五岁以上为大年级。

每班有四十个人,每个年级有三个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