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卫广的想法虽然是有道理的,但是他本人可没有完成自己想法的能力。
别的不,他或许是在“规矩”下生活太久了。也或许是因为他刚刚来万州不长时间,对万州并不了解。
所以,在他布局的时候,他下意识的认为。王烨会按照他们这个世界的规则办事儿。
他以为王烨会用他们的“规矩”跟他们竞争。可是,谢卫广可不知道,王烨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就不是一个守规矩的人。
更准确点,王烨就是这个世界上的一切规则的挑战者。即便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士人阶级,强大如皇权都不能挑战的存在,在王烨面前也是渣渣。他挑战起来,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樱
更不用,谢卫广这点不成熟的商业手段了。所以,谢卫广必然是会失败的。
可是,他自己还不知道呢。他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成功了。所以,他还给自己的家里人写信,让他们在京城多走动走动,为将来自己走上仕途寻找一些助力。
就是这种不自量力的行为,让王烨不由自主的大笑三声。王英石和王寒蓉也是因此而嘲笑谢卫广,只有王怜蓉自己没有领会出来。
嘲笑过谢卫广之后,几人又聊了一会儿,便各自散去了。
第二,谢卫广开始加足马力实行自己的计划。他让人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度,向外散布消息制造恐慌。
当然了,同样加足马力的还有唐泰平。谢卫广这边动作越是大胆,他收获的猛料就越多。
现在的唐泰平可是非常的开心,谢卫广越是疯狂,他以后死的就越快。虽然唐泰平已经知道了,谢卫广当时的手段并不会影响自己的前途。
但是,这并不妨碍唐泰平作为一个万州人,痛恨谢卫广这种和万州为敌的人。对万州来,把一切敌人都消灭掉,这才是他们的行事风格。作为和谢卫广“作战”的一线战士,唐泰平自然是万分的敬业。
很快,万州的“反击”就来了。在万州日报上,万州的好几位官员亲自站出来保证,万州没有粮食危机。
同时,也有一些眼睛比较明亮的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明这一切都是粮食商人们的阴谋。
可是,这样的反击在谢卫广看来是极其无力的。那些刚刚来到的难民,他们还没有完成扫盲课,又怎么能看得懂报纸?
而且,这样的手段,还从另一个方面加剧了万州内部的对立。因为新移民们对万州还是有点信任的。
至少他们愿意相信万州官员的信誉,如果他们站出来明了,万州不会缺粮食,那万州就一定不会缺!于是乎,他们看着那些四处散播谣言的难民就非常不顺眼。
这些,已经有很多难民被控告寻衅滋事了。万州的法令可不会管你是谁?又会不会引发动乱什么的。反正万州就是照章办事,但凡是那些涉嫌散播谣言、寻衅滋事的,一概都被缉拿。
这些人现在犯的还都是事儿。可是,一旦谢卫广的罪名坐实了。他们这些人,最轻也要被驱逐出万州。
即便未来万州拿下了辽东,在他们的档案上也会有不光彩的一笔。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是心思善良的人,他们才不会在这个时候,上蹿下跳的散播消息呢。
他们这么做,到底有什么目的?王烨才不会管呢,他只要知道这些人心思不纯就可以了。
接下来的几,难民们中间的恐慌情绪似乎越来越严重了。原万山城的居民人少,而且大多居住在万州城之郑
面对十万居住在卫星城之中的难民,他们还真的有些弹压不过来。不过,新移民可是和难民们住在一起的。他们有些人开始自觉的帮助万州维持秩序。
可是,难民们刚刚来万州不久。他们对万州还没有建立起信任,新移民们开始动作之后。他们有的选择了接受,而有的则开始想着反抗。
对于这种对万州极其不信任的人。王烨也没有办法,他的理论就是,你不信任我,我也不信任你。万州可以收留这样的人,但是绝对不会重用这样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似乎有向动乱发展的趋势。就连远在沈阳的曾鹏海都收到了消息。
他问自己的师爷:“这几,从外面来的那些商队都到万州了吗?”
师爷躬身回答:“都已经到了。从他们携带的粮食数量来看,这一次王烨是赢定了。”
曾鹏海:“本来谢卫广也没有赢的机会。商人就是商人,眼睛里永远只盯着钱。不管他们的生意做的多大,到底,他们还是做不了大事。”
完,曾鹏海也就不管谢卫广的事儿了。
谢卫广的失败,会让曾鹏海以及大梁内部关注万州的人,对商人更加的失望。这也会让他们进一步忽视这股强大的力量。
虽然,在面对王烨的时候,谢卫广确实显得非常的无力。但是,商人或者商业的力量是强大无比的。
商人们几乎一手打造了整个西方文明,也确立了西方在世界上两百年的领导地位。如果王烨代表的是知识的力量,大梁代表的是已经衰败的农业,那么想要对抗这两种力量,也只有靠商业了。
农业已经衰败,王烨所代表的知识正在崛起。想要阻止王烨,可能也只有资本的力量了。可惜,这么一股强大的力量却被所有人无视了。
很快,王烨就收到了偷偷运过来的第一批粮食。郑流看着仓库中的粮食问道:“我们可以开始反击了吧?”
王烨点点头:“时机差不多了。就现在吧,先把粮食都放出去,把民心先稳定下来,然后再来收拾谢卫广。”
郑流有些奇怪的问道:“不能同时进行吗?”
王烨笑着:“当然不能了!只有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我们万州没有粮食危机。所以我们才有追究人家的资本。如果这一点我们没有做到,那只能明人家的是实话,我们又要拿什么立场去追究人家的责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