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黑骑士与蓝学者(下)
“出发,去哪?”杨铭疑惑地眨了眨眼睛,就好像他什么都不知道一样。
的确,站在凯恩斯那边的视角上,他的确应该什么都不知道,虽然他从一开始就猜到了这群人的目的——自己之前在整个半岛地区购买下的规模庞大的地产。
早在杨铭与塞拉在之前的第一次见面,他就在滚完床单之后那宝贵的一个小时里问过这个,塞拉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字里行间的意思不言而喻,不过她对这件事了解得也不甚详细,因此并不能提供给杨铭太多的参考信息。
不过圣骑士先生肯定什么都知道。杨铭敢断定,他这次来迪拜的目的,一方面是要对自己这个“新晋线人”进行评测与指导,但在确认了自己是可以信任的人之后,也一定会在合适的时间与场合提出这件事情来。
至少根据塞拉提供的信息来看,“圣骑士”凯恩斯·邓肯是一个格外有耐心的人,他既不会在见面之前就将这种有会降低线人好感度以及泄露己方机密可能性的消息提前告知一个不知道可不可以信任的人,更不会带一大群在杨铭这种外行人看来都十分业余的“拖油瓶”过来。
“计划出了一点问题,这个我们上车再说……”这位颇有英伦绅士风范的老先生微微一笑,非常沉稳地低声说道,根本无法从他的脸上看一丝不悦,似乎刚刚塞西莉亚呛人的言论根本就没发生过一样。
就像凯恩斯所说的那样,原定计划一定是出了问题。现在看来,他在这个团队内根本没能掌握完整的话语权,而一手导致这种情况,以及领导这些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计划外人员的头目,恐怕就是这位塞西莉亚·阿孜拉艾尔小姐没错了。
都是不简单的人物啊……杨铭又瞥了一眼身旁的正看着他的年轻女孩,她这个特殊的姓氏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拥有的,也很难让人不把她的身份与那个臭名昭著的经济巨头——阿孜拉艾尔财团——联系起来。
阿孜拉艾尔财团的前身是大西洋联邦中部五大湖地区的克利夫兰财团,这个发源自俄亥俄州,在旧世纪1900年代以钢铁经营的买卖起家,逐步发展为以钢铁、橡胶、铁路与机器制造为主营项目的巨大经济集团,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因为其内陆地区限制,发展速度减慢,在国内的地位也一直在下降。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旧世纪末期,再构筑战争爆发前夕,经营医疗器械与药物开发的阿孜拉艾尔家族加入了克利夫兰财团,并在战争爆发后成为军方在当时的重要供货商,旗下企业的经济实力也因此不断膨胀,在战争开始后不久就超过了财团内其他加盟家族的总和。
阿孜拉艾尔家族在战争后半段时期,就开始有意无意地对克利夫兰财团内其他家族名下的产业进行收购,这种半公开性的不温不火的收购行动直到ic历法确认,新世纪开始后才逐渐浮上台面,最终在C.E.10年,也就是再构筑战争正式结束的第二年,完全吞并了整个克利夫兰财团,成为了全美规模最大的新兴财团之一。
阿孜拉艾尔财团的主要经营项目,除了让他们大发战争财,也一直是财团根基的医疗器械与制药业,他们在新纪年开始之后增添了机器制造与铁路运输等克利夫兰财团的“传统行业”,同时伙同其他新兴集团对与克利夫兰财团一样正在逐渐走向没落的得克萨斯财团进行收购,从中划取了一大部分包括军工业与航空工业在内的企业回来,从此开拓了阿孜拉艾尔财团齐头并进的“三驾马车”——医疗、运输与军工业。
而使得这样一个业务发展蒸蒸日上集团的在坊间臭名昭著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一共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一直能追溯到C.E.17年大西洋联邦与南美共和国在协商共建巴拿马质量加速器基地“Volt”时,因双方对整个巴拿马地区的主权纠纷问题而导致的“儿童节事件”——大西洋联邦要求南美共和国交出原属其名下的巴拿马州的部分主权,将整个巴拿马地区建设为“共享的经济特区”。但南美一方却认为只需将巴拿马城设立为“特区”即可,不愿放弃巴拿马州其余地域的独立主权。
于是,在C.E.17年6月1日,正逢国际儿童节的这一天,巴拿马城内爆发了规模巨大的示威游行,身穿黄色马甲的游行群众们高举要求南美政府提高当地工人的工资、降低巴拿马港进出口关税的大旗与标语,同时也提出要求赋予范围涵盖整个巴拿马州的区域自治权。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原本在巴拿马城街头,负责防范游行扩散为暴动的特警队,却在防范的途中出了岔子——在集中游行者最多的弗朗夏广场区域,有人拍摄到几名身着有特别警察字样制服的人,向群情激奋人群中发射了数枚冒出淡绿色刺鼻味烟雾的枪榴弹。
被驱散的人们,在回家后的数小时内,大量参与游行者陆续出现了皮肤红肿、起泡、糜烂,呼吸与神经系统坏死以及双目失明等一系列严重的中毒症状。后来在当地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组织介入调查后,这种原被以为只是一种烈性催泪瓦斯的东西,正式被确认为一种新型的糜烂性毒剂。
南美共和国政府由于“儿童节事件”导致的国内民意高压,不得不同意与大西洋联邦签署了包括《巴拿马特区规划备忘录》在内的一系列条约,放弃了在巴拿马地区的独立主权,后来随着大西洋联邦驻军逐渐入驻巴拿马各地防区,南美对巴拿马的控制权也随之名存实亡。
但在时隔5年后的C.E.22年,事情却出现了转机。
就在全世界都在为木星考察船“齐奥尔科夫斯基号”在木卫二附近的陨石带内发现的不明生物化石而沸腾时,一篇以“澄清者雪诺”署名的报道发表在了欧亚联邦的国际知名报纸——《世界报》上,报道中匿名记者“澄清者雪诺”表示自己对当年“儿童节事件”中南美共和国特警队的行为动机存疑,并亲自前往如今的巴拿马特区进行了秘密调查。
很显然,她在巴拿马找到了证据,而且是非常强有力的证据:她通过一些灰色渠道,在巴拿马城警察局的证物存放室内找到了一枚当时特警队使用的糜烂性毒气枪榴弹的遗留壳体,而在这枚加工精密的黄铜弹壳上,能够清楚地辨识出这一整批毒气枪榴弹的生产商与生产地区——得克萨斯州的加尔维斯顿岛,阿孜拉艾尔财团旗下的弥尔顿军工厂。
阿孜拉艾尔财团自从再构筑战争期间就是大西洋联邦军方的亲密合作伙伴,这枚弹壳上的信息的曝光,让“儿童节事件”的真相又多了几分扑朔迷离。
在这篇报道发布之后,阿孜拉艾尔财团与联邦政府都没有接受媒体的采访,不过白宫方面还算举行了一次表面上说得过去的“单向”记者招待会,而阿孜拉艾尔财团却似乎根本没有任何想要说的东西。
这枚带来了“不可说真相”的弹壳,如今被妥善保留在位于欧亚联邦图尔市路易斯十九大道352号的“澄清者故居”内。没错,这位真名为莱特娜·雪诺的欧亚联邦籍记者,在报道发出后的两个月就被发现死于家中,医院的诊断是死于心衰,但仔细想想又怎么会有如此巧合的事情呢?
而对于这件事,联邦政府自然在第一时间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澄清自己”,而阿孜拉艾尔财团也同样保持了之前的风范——他们什么都不说,既不出面承认,也不进行辩护,全凭媒体与坊间乱加猜测,自己却岿然不动,就好像伴随而来的民间谴责与股票下跌都与他们毫无关系。
这样放任自流的做法,无疑只会让没办法发在政府身上的那些怨恨,全都发泄到自己这边来,于是阿孜拉艾尔财团在民间的口碑会变成什么样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这似乎对阿孜拉艾尔财团并没有什么威胁,他们主要经营的是医疗器械、药品与运输业以及军火贸易,大部分的产品并不面向一般群众,健忘的平民们所进行的短暂的抵制行动,对于财团来说其实连个像样的皮外伤都算不上。
至于第二件让阿孜拉艾尔财团彻底变得臭名昭著的事情,其实也就发生在最近几年。
大概是从C.E.40年开始,由于调整者群体与自然人之间的矛盾越发积重,整个社会都呈现出一种日渐混乱化的色彩,以往只在地下活动的那些激进种族主义团体,尤其是以蓝色波斯菊为首的一系列武装性质的基因差别主义教派逐渐浮上水面。
而令所有人都感到震惊与不解的事情,则发生在C.E.61年的9月份——刚刚继承父任,登上第四任阿孜拉艾尔财团董事长职位的穆尔塔·阿孜拉艾尔,竟然在继任后的第一周,公然在社交媒体的采访中表示,自己与财团都会坚定地支持蓝色波斯菊“清洗自然基因”的伟大事业,为抵达“蓝色而清净的地球”而不断奋斗。
虽然阿孜拉艾尔财团从40年开始就一直跟随联邦政府站在反调整者事务的最前线,他们不仅在一夜之间开除了包括几个高管在内的全部调整者员工,更是严厉警告自家的自然人员工提早与社区中的调整者划清界限,公司内还成立了专门的心理甄别办公室,为的是将那些“调整者的同情者”一并剔除出去。
但穆尔塔·阿孜拉艾尔的公开宣言,无疑是宣告了全球第一家公开承认并支持武装性质的基因差别主义运动的经济团体的诞生。
杨铭还清楚得记得镜头里那个梳着一头中分金发,一脸狂傲之色的白人小子——明明与自己差不多大,但却坐拥数亿甚至数十亿倍于自己的资产,这样的一个人生赢家,无疑会在所有的年轻人心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杨铭不知道塞西莉亚与那个穆尔塔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或许是他的姐姐或者妹妹?又或许是他的未婚妻也说不定。不过不管怎样,拥有这样一个姓氏的人,她的背景也无疑已经被染上了那层带着血腥味的蓝色。更何况圣骑士似乎也拿这个女孩没有办法,基本也就已经坐实了她蓝色波斯菊党徒的身份。
杨铭在之前从未关心过蓝色波斯菊在做什么,就像他同样不关心非洲的儿童有没有学上,不关心街边的乞丐晚上有没有地方睡觉,不关心自己丢在门前垃圾桶内的垃圾会被环卫车运往何方……直到他差点在P.L.A.N.T.被这帮疯子给打死。
从那之后,他就开始讨厌蓝色波斯菊了,不单单是因为他们差点要了自己命,更因为他们差点就搞砸了自己受益十几亿刀的生意……虽然现在那些钱都已经老老实实地躺在他的账户里了,但这依旧不能改变他对这些脑子里缺根弦的疯子的极为厌恶的态度。
不过个人归个人,工作归工作,既然自己刚刚加入MIB,塞西莉亚又是上边空降下来,连顶头上司都惹不起的大人物,他自然也不能把这种厌恶表现得太过明显,更不能老是寻思着找回场子。
要不然……边走着,杨铭边用眼睛的余光瞥视着身边的塞西莉亚,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个有趣的想法——如果把这些人的身份不经意地透露给安德鲁,他那边会不会有什么过激的反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