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司马睿将慕之丘封为典客之后,又大加赏赐,为他配备了府邸、婢女、家丁等数百人,极尽恩宠。
谢飞燕也从谢府中搬了出来,住到了慕之丘的府邸。
每天管理着数百的家人,谢飞燕小小年纪也管理得井井有条,丝毫不乱。
而慕之丘每天也失去了自由,早晨上朝,晚上下朝,每天都很辛苦。
在现代,慕之丘每天参加工作,忙的时候也感觉很累,但不管怎么说,现代人每天都是八小时工作制,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睡眠。
而到了古代,上朝时间可不仅仅是八小时的问题。
每天要四点多钟就起床,五点多钟吃完饭,六点多钟就早早的到了朝堂之外等候。
然后,在朝堂里一站就是一天。
虽然中午勉强有一点吃饭时间,但是也都是朝廷后勤保障部门送的那些盒饭。
在朝堂上议事,一点也不像想象中,或者电视剧上那样好玩。
作为典客,慕之丘基本不会主动参加朝臣们的议论,他在观察着朝中各派的情形,从中判断出各派的政治倾向,从而为自己的建议准备素材。
但是,由于慕之丘是谢府的女婿,自然而然的,他就被打上了谢家的标签。好多臣子都把他看作谢氏家族的势力。
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一过百,行行色色”“党中无派,千奇百怪”。
晋朝就是融合了南方各大家族、北方南迁各派势力,司马睿就是平衡各派势力的缓冲剂,这也是岌岌可危的皇权在晋朝得以维系的原因。
所以,要干什么事情,议论什么事情,司马睿贵为皇帝也不能当庭独断,也要听取各方势力的意见建议。
一件事情,如果各方势力大部分都同意才能付诸实施。如果某一方势力不同意,那么这件事情在实施起来就很难,即使皇帝下了命令,也执行不下去。
所以,还需要私下的做许多工作。
所以,慕之丘理解,做好皇帝很难,做好皇帝更难。
所以,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出生在什么样的时代,对这个人将来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还是有着很大作用的。
比如王导出生在王家,女儿嫁给了皇帝,那他就是外戚,就是朝廷的重臣,必然会受到重用。
再比如说,谢之丘作为谢家的女婿,被打上了谢家的标签,再加上谢安的推荐,他才得到了司马睿的认可,所以他才会受到司马睿的重用。
如果他仅仅是一个普通人,即使拥有满腹经纶,有经天纬地之才,那么要想得到谢府的赏识,得到司马睿的赏识,那比登天还难。
这种九品中正制的推荐制度,就决定了人才“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的出现。
所以说,有时候制度决定了一个人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
“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一定要改变!”慕之丘在心中暗暗的想道,“如果有一天,自己真正的临朝了,那么自己就要把从隋朝开始的考试科举制度提前引入,这样,为朝廷选拔人才的途径就大大拓宽了,普通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就被调动了。朝廷也就有人可用了,这样,皇帝才能做出更大的作为。”
上朝之后,虽然慕之丘尽量避免说话,不发表意见,但是,皇帝和群臣可不想让他这样沉默下去。
该来的总是会来,这一天终于来了!
这天早朝,在文武百官列班完毕之后,中宫上前大声说道:“众位卿家,可有本奏,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中官每天都是这样说的,有事上奏,无事退朝。可是这么大的国家,哪能没有事呢?
“臣桓良宇有本上奏!”这时从武将序列中出来了一位大将。
慕之丘抬眼望去,发现他长得身材魁梧,浓眉大,一看就很有战将的风度。
“桓爱卿,你有什么事情,把本呈上来!”司马睿说道。
“是!”桓良宇从袖中取出奏折,交给中官。
中官小心翼翼的接过了武将手中拿出的奏折,放在盘中端过来交到皇上的面前。
司马睿启开奏折一看,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不动声色,朗声说道:“当着众文武百官的面,说说卿家你的想法吧!”
桓良宇说道:“臣桓良宇有本奏,今天下四分五裂,各国群雄并起,我大晋皇朝受上天之恩,实为正统。
但南迁之后,北方为胡族所占,江河破碎、民生凋敝、百姓受苦。
臣斗胆,请陛下下旨,准臣率军出师北伐,收复旧地,复我大晋淮水以北之江山!”
司马睿心中深以为然。于是他问道:“众卿家以为如何?”
司空王导率先起来反对:“圣上,臣认为此议不妥。
想我晋室自南迁以来,刚刚平复江南各势力,百姓可以休养生息,经济有恢复之状。况且,受战争影响,我朝兵力严重不足。
前段时间,与赵国军队交战一个月未有胜负,说明我们的实力相当。
我们目前仅有自保之力,怎么可能发动进攻呢?
如果进攻战胜尚且好说,一旦战败则建康不保,国家危矣!”
“嗯,说的有道理!”司马睿心中说道,王导的担忧其实也是司马睿的担忧。
“众位卿家还有什么意见?”司马睿没有发表自己的想法,接着问道。
这时,另一位武将陈实家族的武将明确说道:“圣上,臣附议桓将军意义,请圣上下旨北伐!”
而另一位世家大族的袁家,则明确回答道:“圣上,臣附议大司徒的意见,此时不宜北伐,应休养生息!”
谢安、谢玄本身是想北伐的,但是,也顾虑到目前晋国的实力还不足,北伐的时机还不合适,而目前,主进主退两种势力僵在了那里。
那么,支持其中哪一方都会得罪另一方。
所以,他们采取了徐庶进曹营的方式,一言不发。
司马睿坐在龙椅上,望了望谢安,见他低着头,沉默不语。
望了望谢玄,见他低着头,看着谢安的眼色,两样沉默不语。
再看一看慕之丘,发现他站在那里,不卑不亢,支棱着耳朵听着各方的观点,貌似凝神静思。
于是,他点将道:“慕爱卿,作为新晋升的典客,你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