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5章 接待争议(1 / 1)凤皇玄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说慕之丘等人经过殊死拼杀,终于逃出了广武郡,在河边讨论下步前进的方向道路的时候,凉王张峻坐在宫殿里,也在思考着晋国来使的事情。

作为凉王,从父亲手里继承过来凉州的统治大权后,他一直在兢兢业业。利用赵国和晋国在征战不断的情势,无暇北顾的大好时机,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统一了雍凉之地,然后,又打败了西域的一些割据小国,现在据有西北之地,俨然和占据黄河流域的赵国、占据长江流域的晋国有三足鼎立之势。

而此刻,在东北的燕国,其势力现在则是最小的,还是在和鲜卑段氏、鲜卑宇文,以及高句丽,争夺着东北地区的控制权。

两个特别需要处理好的事,是和赵国的关系以及和南面的土蕃的关系,因为这两个国家和凉国国土接壤,所以很容易发生土地上的纠纷。

而东南的晋国,却和西北的凉国不接壤,所以两国之间的交集较少,只有那一些商旅们在从海上运出货物的时候,才会和和晋国有所接触。

据他安排在赵国的使臣报告,听说赵国最近和晋国签订了和平条约,两国结束了征战的关系。但是,得到晋国的使臣要继续来凉国进行访问的消息之后,张峻在判断晋国要干什么呢?

因为,晋国此时和自己国家不接壤,所以两国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但是,同样因为两国不接壤,两国之间也就没有交织的利益关系。

所以,晋国和梁国此时唯一有共同交集的关系,就是两国现在都和赵国是邻国,相互领土交织。

那么,晋国的诉求就应该是自己和赵国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和自己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可是,晋国既然此时已经和赵国签订了和平条约,那么两国的关系就已经从战争状态转为了和平状态,那么他们到凉国来,其目的是希望我的凉国和赵国的关系是变好呢,还是变坏呢?

看来,只有和晋国使臣接触了才知道,现在尚且无法做出具体的判断。

但是作为一个国家首脑,对这些事情一定要先有所考虑、有所预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古语有云“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祭祀是一个国家的大事,这是显示国家受命于天,天子的统治权来自于上天的授权的一种仪式,是必然要进行的。

另一件大事,就是战争。

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是一个国家必须考虑的事情。

张峻此时就在考虑这个事情。

所以,具体的对策他还在考虑,需要和晋国的使者见面之后再进行具体的谈判。

而且,当他听驻赵国的使者传回信儿来说,晋国的使者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的时候,他很惊奇,晋国难道是没人了?竟然派这么小的孩子来自己国家出使?

可是,晋国国家那么大,土地那么辽阔,人才那么多,不可能没有人,结果只能是第二个,就是这个孩子有非常出众的地方。

于是,在得到晋国使者即将来访的时候,他这边也做了一些准备,一面派人对晋国的情况进行了搜集整理,以满足谈判之需。

另一方面,派出了专门的使者,到赵国的西部重镇长安前去迎接。

前两天得到报告,说晋国的使者已经跨过了赵凉两国的边境,向广武郡方向来了。

于是,他就安排自己的凉国的典客,就是现在的外交部长裴爽做好迎接的准备,并且特意交待,一定要招待好衣食住行,外交的礼节上绝对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这是一个国家的脸面,必须要做好的事情。

看来,在明天在朝堂之上,对于如何接待晋国使者的事情,还得好好做一番布置。

毕竟这也是一件国家之间的大事,张峻心中拿定了主意。

第二天朝堂之上,中宫例行喊的:“各位卿家,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的声音喊过之后,典客裴爽出班奏道:“启禀圣上,臣裴爽有本奏!”

当然,这是昨天晚上张峻已经安排好的托儿了。

“将奏章呈上来!”,张峻说道。

小太监,赶紧的走了下去,用托盘接过了典客裴爽的奏章,恭敬地端到了张峻的面前。

张峻拿过来一看拟好的奏章,读了一遍,然后知道:“当着众位爱卿,裴爽你来说一说吧!”

“是,谢圣上。晋国使者慕之丘,已经带领150多人的庞大团队到我凉国访问,昨天已经进入了我国国境,昨晚入住在广武郡。

因此,为了表示我们凉国对此事的重视,建议我方成立一个团队来接待晋国来访的使团,具体负责接待事宜。

我建议成立以圣上为总负责,以我为正使的工作部门,组成接待晋国访问团的接待组,具体负责接待晋国来使的礼仪、谈判以及外交方面的事宜!”

张峻说道:“你的建议,有一定的道理,其他各位爱卿有什么看法啊?”

大家面面相觑,都不吱声。

此时,文臣中走出了丞相张亮,他大声反对道:“我认为此议不妥!”

“怎么不妥?”张峻问道。

张峻心中明白的知道,这个丞相张亮是个亲土蕃派,他的妻子就是土蕃人,他的亲戚朋友里面好多人可是和土蕃方面关系非常好,所以,他对土蕃也有着很好的印象。

当初之所以任命他为丞相,就是希望通过他出面,和吐蕃方面搞好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凉国与土蕃的关系稳定,不至于被其他方面群起而攻之。

但是,从丞相张亮的态度来看,很明显,他对晋国有着天然的抵制,似乎凉国只应该和土蕃处好关系就好,和其他国家的任何交往都是不适合的。

此时,张峻了解了丞相的想法之后,没有加以评价,而是继续问道:“其他爱卿,以为如何?”

“臣也认为不妥!”,这时,武将班中走出了一位,正是当今外戚,张峻的大舅子石成龙。

“爱卿何出此言?”,张峻问到,他没想到,素日和赵国交好的自己的大舅子石成龙也反对这件事情。

“想我大凉,东南方向濒临赵国,西北方向濒临西域各小国,南面濒临土蕃,所以,我们只要重点处理好与赵国和土蕃的关系就可以了,而晋国,现在偏安东南一隅,与我们并不接壤,所以对于他们,和我们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也不能给我们直接带来利益,接待他们用不到这么高的规格呀!”

满朝文武群臣奋力地点着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