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次请客已经过了半个月,风自成前后拜访了古德先生几次,大家相对已经熟络。
这是沈老有意安排,风自成自然知道,这是沈老为了答谢他,上次在聚贤山庄的搭救,一番调查了解后,知道风自成对收藏有兴趣,有意带他入行!
古德是沈教授介绍给风自成认识的,古德是上次聚会的古蔺的哥哥!博古斋是沈教授的产业,古德是沈教授的徒弟,帮忙打理博古斋,鉴宝能力天下无双!
古德对风自成也略有耳闻。这次趁休息的时间,打车过来并带上了打包好的那个小碗,约莫一个小时,风自成来到了博古斋。
古德已经到了,拿着一个鸡毛掸子,游走在几个架子之间,小心的拂去瓷器上的灰尘。看见风自成来了,也不开口,只是友好的点头。
“古经理,早上好。”风自成主动问候,连忙放下影青小碗,上前接过古德手中的鸡毛掸子,继续清扫起来。
“好。”古德微微点头,就向柜台走去,途中见到风自成用报纸包裹起来的影青小碗,便随口问道:“拿什么来了?”
“一个小碗,我前些时候淘到的,有点迷惑不解的地方,想请古经理帮忙掌眼。”风自成连忙说道,也正是存了这样的心思,才把影青小碗带过来了。
风自成听一个收藏家说过,收藏古玩的人,最喜欢把玩物件。
不管东西是真是假,在鉴别的过程中,就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想必,他的请求,古德不会拒绝的。
“哦……那我看看。”古德果然有几分兴趣,伸手剥开了层层报纸,影青小碗也呈现在他的眼前。
“咦,东西好像不错。”还没有上手,只是肉眼一看,古德就忍不住赞了一句,兴趣也更加的深厚了。
因为他知道,一些好的东西,第一眼看见的时候,就会给人强烈的直观感。
如果有这种直观的感受,那么这东西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当然,只有真正的行家,通过常年的知识积累,以及许多的经验教训,已经锻炼出来了,才会有这样敏锐的直觉。
换成新手,第一眼的直觉,多半是不靠谱,千万不要相信。
“影青瓷……”一上手,古德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也没有开灯,直接走到大门前,光线充足的地方,认真的观察起来。
对着阳光一照,小碗外面的暗花纹刻,立即清晰的在内壁浮现出来。
暗花纹刻,是常见的缠枝莲纹,构图简练,给人以雅致之感,特别是在光晕的浮动下,更是给人一种动态之美。
古德欣赏片刻,手腕一转,目光落在影青小碗的底足上。四个青色的楷书,立即映入了他的眼帘。
“沐斋居士!”古德念了出来,表情却一变,有种惊喜交集的感觉。
“古经理,你知道这个沐斋居士是什么人物吗?”
这个时候,风自成走了过来,他刚才也留意到底足的落款,但是却不知道,这个沐斋居士的来历。
可惜刚才还要怕迟到匆匆赶来,不然他就直接上网搜查了。
不过,看古德的反应,似乎知道沐斋居士是谁。
“真是沐斋居士……”
古德没有理会风自成,小心的端着小碗,反复的打量。釉面、缠枝莲纹、底足胎质、四字楷书,每个细节,都没有放过。
最后,他还拿出了高倍放大镜,一点一点的研究起来。
看到这个情况,风自成微微一惊,多了几分担心,害怕通过高倍放大镜,能够看到瓷器上的碎裂痕迹。然而,事实证明,他纯粹是杞人忧天。
在高倍放大镜之下,影青小碗,依然是那么晶莹剔透,整体如一,没有丝毫的瑕疵。
“东西是真的。”良久之后,古德搁下高倍放大镜,叹声道:“流传了两三百年,品相却依然完美无缺,好像新出窑的一样,却没有一丝火气,果真不愧是官窑中的精品。”
“真的?”尽管心里有了准备,但是风自成还是忍不住一阵惊喜交集,同时又有些迷惑道:“才流传两三百年?可是卖我东西的人却说,这是宋代的影青啊。”
“宋代?”古德一愣,随之皱眉道:“他眼睛瞎了,没有看见底足的落款么。这样说来,他肯定不知道这个沐斋居士是谁了。你当时,是花了多少钱,拿这个小碗的?”
“三……”风自成还有些迷糊,伸出了三根手指头。
不等他说完,古德就惊声道:“才三十万!居然给你拣了个漏。”
也不怪古德这样想,主要是这影青小碗的品相,实在是太好了。就算卖家断错了年代,价格也不会便宜的。
然而,风自成不知道古德的想法,还火上浇油道:“没有三十万那么多。”
“什么,你是说三万块!”古德被惊住了,声音都有些发颤。
得,价格不能再低了,不然非把他闹出心脏病不可。风自成摸了摸鼻子,算是默认了。
毕竟,这么好的影青小碗,若是说只花了三百块钱买的,哪个会信?
“雍乾时期,唐英自制的缠枝莲纹影青小碗,居然只卖了三万块,简直就是惊天大漏。天呀,这样的好事,怎么没有发生在我身上。”
古德感叹连连,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下来。
“古经理,你的意思是,这碗,很值钱?”风自成试探问道。
“不是值钱,而是非常值钱。买你碗的人,脑袋肯定是被驴踢了。三万?后面再加两个零还差不多。”
一会儿,古德也冷静下来了,叹声道:“那人,肯定是没念过书,把小碗断错了年代,才会把这样的好东西,拱手让给了你。”
“不过,也不该呀,就算是断错了年代,这样精美的小碗,也不至于三万块出手……”
古德感觉十分的迷惑,所以才觉得那个卖家,脑袋肯定是被驴过踢了。
“或者……”风自成反应快速,心思一转,马上想到了托词:“那个人觉得,这碗太新,是赝品。所以打算坑我一把,没有想到,这东西是真的,最后便宜我了。”
“也只能这样解释了。”古德轻轻点头,看了眼风自成,神色有些复杂道:“你呢,是不是看出来了,所以才会买下这个小碗。”
“我也不敢肯定,只是觉得这小碗不像是假的,就买下来了。”风自成说道,自然不会把自己的秘密泄露出去。
“宁买真似假,不买假似真。”古德郑重说道:“现在,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你拣了个大漏了。”
“谢谢古经理。”风自成微笑道,神态自若。一天下来,接二连三的惊喜,已经让他变得有些麻木了,心中欢喜,却激动不起来。
当然,落入古德眼中,这是稳重的表现。忽然觉得,这样的性情,加上果断,拣到一个大漏,似乎也不奇怪。
拣漏,靠的不仅是运气,该出手就出手。不然,一错过机会,就很难遇到了。
古德很是感叹,不过也很快平静下来,一边欣赏影青小碗,一边说道:“东西很好,近些年来,已经很少见到这么精致的东西了。而且,这还是唐英的作品,更是意义非凡。”
“古经理的意思是,这个沐斋居士,就是唐英。”这个时候,风自成才意识到,古德两次提到的名字,本来已经麻木的欣喜,也再次复苏起来。
唐英是谁,对于生活在瓷都,而且接触过陶瓷文化的人来说,绝对不是个陌生人物。
至少,风自成床头的古玩书籍,也不是白买的,自然也知道唐英是谁。
清代雍正、乾隆两朝最著名的督陶官,在职将近三十年,先后为雍正和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
由于他潜心钻研陶务,并且身体力行,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制瓷经验,由他主持烧制的瓷器无不精美,深受两朝皇帝的赏识。
在任期间,他对瓷器制作及其发展创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陶瓷史上称他督陶期间景德镇所制陶瓷为唐窑。
为姓命名,可见大家对唐英的认可。也正是从他开始,清代的陶瓷业,才达到巅峰状态。
在他之后,陶瓷行业,便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不是他还有谁。”古德摇头道:“所以说,读书要细。世人都知道,唐英字俊公,可是,却忘记了,他还有许多的号。如隽公、叔子、蜗寄、蜗寄老人、陶成居士、沐斋居士、陶人、榷陶使者等。”
“这些款识,不能忽略了,忘记了其中一个,会吃大亏的。”
古德很有感触,举着小碗道:“如果我没有看错,这个缠枝莲纹影青小碗,就是唐英亲手制作,留以自用的瓷器,所以才会书写沐斋居士的款识。”
“话说当年唐英,五十多岁了,才到瓷都做督陶官。对于陶瓷,应该是一窍不通。可是到任之后,就住进窑厂,与工匠们同吃同住,从第一道工序学起。不但在近一年时间里掌握了烧瓷技艺,而且还博采众长,创造发明了许多瓷器,反过来指点工匠。”
“从这只小碗,就可以知道,唐英的制瓷,是什么样的水平了。”古德一脸的佩服:“难怪沈老曾经称赞,瓷都的官窑民窑,以唐窑第一。”
“对了。”古德忽然想起什么,立即挥手道:“收拾一下,我们走。”
“去哪?”风自成愣住了,不明白古德的意思。
“当然是去拜访沈老。”古德说道,拿了个锦盒,把影青小碗轻轻放进去,然后匆忙锁上了博古斋大门,把豪华轿车开了过来。
风自成呆了呆,听到古德的招呼,立即反应过来,连忙钻进了副驾驶座。
“古经理,博古斋……”上了车,风自成忍不住说道:“早上才开门不久就关上了,是不是有些不妥当。”
“没事,反正现在是淡季,估计也没人上门。”古德淡定道:“而且,真有生意上门,会有人联系我的。”
风自成点了点头,也不再说话。毕竟,对于古玩生意的门路,他还不怎么了解,古德都不在意,他又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