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是什么?”冯涛走到林逸树他们这桌附近来问了。林逸树看到冯涛走近了才发现是真的高,冯涛口音是北方人,但一开始林逸树根本没觉得这讲师有什么北方人特征,站在旁边才发现比陆帆看起来还高,但是很瘦像是竹竿。“这位同学看我看的这么认真,我看看,林逸树,好名字你来告诉我一下什么是职业化?”
被que到的林逸树一惊,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姜潮坏笑地拱了起来,姜潮的力气大的让林逸树没想到,林逸树一个趔趄站了起来,结结巴巴。“职业化,职业化,我认为职业化就是职业化。”林逸树讲了一圈罗圈话。“职业化?”冯涛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就好像没发现林逸树不知道一样。“专业化,标准化……”姜潮后面的话林逸树听不真切了,因为冯涛的脸在他的视野里越变越大,不可能不紧张。“冯老师,我觉得可能是专业化和标准化吧。”林逸树把姜潮的提醒转化了一下回答了问题。“专业化标准化,嗯不错的答案,请坐。”冯涛拍了拍林逸树的肩膀就回头走回台上去了。
“潮哥,你顶我顶的挺开心的啊~”林逸树咬牙切齿但又很小声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我还以为你真的有什么高见呢。”姜潮一点愧疚都没有,还在笑。“真不要脸,你还笑。”“好了好了,我不是给你提醒了,就当将功补过吧。”姜潮的打圆场也是一点诚意都没有,就像泡在蜂蜜里的笑意。林逸树吃了个哑巴亏,只得认了。
冯涛回到了台上,回过头打开了电脑上的ppt,他的小助理刚才帮他连接好了投影仪。“职业化就是负责,长话短说的话,我打算讲的内容就只有两个字就是负责,但这样有点不负责任,不够职业化,所以要麻烦大家听我说长一点了。”冯涛说这段话轻松写意毫不做作,台下发出了笑声,真心的。
“定义上面职业化是什么?三个维度,对自己的岗位负责,岗位职责岗位工作你要完成好;对公司负责,也就是面对问题要想到如何有助于公司的效益提高,而不是只有岗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我们都知道职业生涯这个事情机缘巧合都不会在一家公司干到底,那我们更需要对自己负责,只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经营才能保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冯涛说这段话的时候点开了ppt的第一页,上面有张金字塔的图片,按照顺序是岗位、公司、自己。岗位最上面最小,公司第二,自己的那栏最大也在最底下。
林逸树坐在下面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面涂涂抹抹,他在第一天之后就给自己弄了个笔记本,虽然他前三天记得还没有三页纸,没办法各个组织部门介绍完了也就七个部门还都是些精简的话,只稀稀疏疏填满了三页。金字塔林逸树就照着抄了,姜潮在旁边看了看,ppt上方方正正的金字塔到了林逸树本子上就成了三个小圆圈,从小到大排列在一起,都快赶上基因突变了。“写的丑不怕,难得今天有东西记啦。”姜潮在旁边打趣。“小声点,虽然今天没领导,但梁姐还在呢。”林逸树瞄了一下也坐在后面的梁春言确定情况。“放心,梁姐和我很熟的,不会弄我的。”姜潮很是自信。
“今天上午我会给大家讲什么叫做岗位职责,岗位上的职业化指什么?书本上的说法太教条了,我分享给大家一个岗位上职业化的理解那就是做好制度规定好你该做的事情,两个关键第一个做好,第二个制度规定好的。听起来很简单对不对?实践起来却有很多的问题,我问几个问题你们就明白了。一个一个来,如果及格就能通过了,为什么要做到好为止?”“见鬼这冯老师真爱提问问题。”林逸树持续吐槽中。
“职业化。”孙斯梦按照她记得笔记回答了问题。“很好,职业化是好答案,那继续问了,如果你的同事都是只做到及格呢?”冯涛继续追问。孙斯梦停顿了一下她倒是没想过这个问题,书本里没有这个问题的答案。“呃,还是职业化?”廖仲凡从第一天就很关注孙斯梦了,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个闷葫芦,但闷葫芦居然也能成对出现,他对孙斯梦好感非常,下意识地回答了冯涛的问题,他想帮孙斯梦解围。
“那假如你的领导也只打算做到及格呢?”冯涛没肯定廖仲凡的回答,只是加重了另一边的砝码。“还是得职业化吧。毕竟咱们今天上的这课呢。”姜潮戏谑地接棒了。他倒不是想帮忙,他只是看不惯这种问答方法。“哈哈哈哈哈,你倒是会说话。”冯涛笑出来了,姜潮就讨厌这种。
“这就是职业化的第一步了各位,摆脱自己的学生思维,你们都是假定了我的答案就是职业化,事实上答案确实也是靠职业化来驱动的,但你们只是把书本再念了一遍,把ppt再念了一遍,这样是没有用的。如果你们在工作中还是这样复制黏贴,想一想如果你的同事领导都是及格线,你复制黏贴过来也就只是及格线。明白了吗?各位我问的这一串问题就是告诉你们学生思维在职业化上行不通,没帮助。真正的职业化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后刻在自己脑袋里的东西,而不是照本宣科,照本宣科能让人适应社会,但一定不是职业化。”冯涛把逻辑绕了回来,姜潮收起了自己傲慢的心态,一是没想到这讲师还挺有本事,二是他刚才当了反面教材有点羞耻。
“那对应的我们要做的是什么?是职业化里面的职业思维岗位思维,你做什么事情只和你岗位挂钩,你要做什么怎么做岗位职责和指南里都会有的。看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真正把自己看成一个职场人,而不是还在学校里面上课的小孩。”冯涛说到这里看着台下的二十来号人,感觉很好。冯涛认为自己的开头已经达成了效果,因为下面的人还是和学生一样认真记着他说的点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