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淡泊名利(1 / 1)我追那轮明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韦将军,此人乃涉嫌杀害司空太守之女司空婉清,我和蒋参军此来就是抓他回衙门的。”殷千钟插嘴到。

“千钟你是说我京都的参将,会杀害司空太守之女?”韦洛城看了眼前场面,大概明白了几分。

殷千钟:“虽然没有确实的证据,但是此人有莫大嫌疑。”

韦洛城:“只是有嫌疑而没有实证,可能无法从我军中抓人吧!蒋参军你认为呢?”

“本将此来确实是受司空太守所托,不过只是有嫌疑的话,衙门确实无法干涉我们军中之事。”

蒋宏志也未曾想到这刘义兵竟是京都的一位参将,若是自己莽撞了岂不是会得罪京都。况且这是司空迥和京都军的事,自己跟着凑什么热闹。想到这里蒋宏志却起了与刚才迥然不同的想法,借机打压府衙壮大府兵一方的气焰。

蒋宏志:“既然此人乃是京都参军,那便是司南郡与京都府的公事,这不在我的职权范围内,韦将军你将这人带走吧!”

“多谢蒋将军,末将回去必在新阔海将军面前炳实相告,为将军美言。”

“那就多谢韦将军了,告辞。”

“蒋将军慢走。”

“千钟你还有什么话说。”蒋宏志走后,韦洛城转头看向殷千钟。

殷千钟见捕人无望也不顾礼节,扭头便走。

“这下都是自己人了吧!”韦洛城松了口气。

储雄当:“几位兄弟我们也要告辞了”,说罢一抱拳冲简犀使了个眼色,简犀自然明白,自古兵贼不两立,虽说刘义兵他倒是放心的,可这韦洛城难料啊!

于是也对刘义兵赵小从韩君三人一抱拳,“三位兄弟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咱们有缘再会!”

“简兄保重,这一路多谢了!”刘义兵也回以抱拳礼。

赵小从:“师父再会啊!下次见面你得教教我,是怎样搞定三位师娘的。”

待储雄当和简犀两人走远,刘义兵这才回过头看向韦洛城。韦洛城当然知道刘义兵的意思。

“义兵兄前面有座亭子,我们两人去那里聊聊吧!”

“也好!”

其实刘义兵和韦洛城早先都是守卫京都的府兵,两人在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中也都只是小角色,一个是什长一个是百夫长,在十万人的大军中两人也只是点头交,他们第一次正式相识却是以刘义兵的倒台告终。

当时武关大败流兵四散,在荀延远的帮助下刘义兵假称某个战死的参将,并以那参将的名义拉拢起一支兵马,凭借灵活的战术和荀延远的谋略他们躲过了夷人一次次的追击。直到靖王收拢兵马,当传令使到达其军营时才发现刘义兵是假冒的参将。

后来便有人来接管刘义兵麾下兵马,紧接着刘义兵则被打回原形降职为什长,而当时捉拿刘义兵的将领正是大将军新阔海,负责押送刘义兵的则是韦洛城。

再后来靖王被夷人围困,新阔海的大军却被夷人缠住无法增援,战至最后仅剩一营八百人。这时靖王命所有百夫长入营商议对策,并破格让刘义兵也参与。当时有人提出派人假扮靖王帅旗号突围,以吸引夷人注意力,而真正的靖王则暗度陈仓藏起来,待夷人退去后寻机撤走。

计策是有了可是谁去吸引夷人火力呢?那明显是九死一生的活计啊!

在众将沉默之时刘义兵站了出来。他投身军伍抗击夷人是为父亲报仇,是为死于战乱相亲报仇,至于什么虚名是否能过活下来,自不是他关心的。

就是那一次韦洛城重新认识了刘义兵。

亭子里刘义兵正欲开口,韦洛城却抢先一步道:“我知道你想要问我一句为何,刘义兵你记住我韦洛城从来没有把你当敌人,反而是看做朋友,对我而言只需一句话,出你之口,入了我的心,便成莫逆,便是知交。那一次我们活下来的人都欠你的。”

“韦兄以前的事都过去了,仗也打完了我现在只想做一个普通人。”

“义兵你知道吗?王爷很器重你,当时宣抚都尉带回你战死的消息,他都不相信,说你小子命大不可能死。我此次前来能调动一营人马沿着渡口搜寻你的下落,都是他老人家亲自批示的,如果你跟我回去至少也是一个参将之职啊!”

“韦兄,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如果你当我是朋友,那你回去之后就告诉王爷:刘义兵确已战死沙场了。”

“义兵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现在我效力于新阔海将军,将军辅佐王爷镇守京都正是用人之际...”

刘义兵伸手打断了韦洛城的话:“韦兄人各有志,希望你不要为难我”。

说罢径直出了亭子,之后三人离开韦洛城果真没有再如何动作,他这何尝不是惜英雄重英雄呢!

于是三人按照原有计划,在延津渡坐船下扬州。

横断江连绵七千于里,横跨魏国南北,沿路靠近江岸的人家大多靠着这条水域生活,有的一家老幼都以打渔为生,有的则以划船载人渡江维生,无一例外的是他们人人水性都极佳,即使四五岁的小孩都能跟在大河里翻江倒浪。

刘义兵三人坐的船,正是一家老幼操持渡船维生的家庭,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是船主,当地人称船老大,他有一个年龄相当的妻子在船上帮忙烹煮食物,膝下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孙子,即使在深秋也时常见他赤裸着身子,不过那孩子倒也极为懂事一会帮爷爷掌舵划船,一会帮奶奶生火。

因为乘船要半日多的时间,刘义兵几人上船时已是傍晚,即使到了扬州也得明日凌晨了,当晚老人家热情的端出食物,是一锅鱼羹,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江上自然少不得鱼为主食,闻着香喷喷的鱼羹饥肠辘辘的三人,再也把持不住,即便是韩君也都大快朵颐起来,更别说吃相一贯难看的赵小从,跟那猪吃食一般,看的一家老幼都笑的开怀。

饭后,刘义兵走近韩君本想关心一下她,毕竟她白天和慕云煌交手受了不轻的内伤,可是透过门缝看见韩君正在运气打坐,想必是在疗伤,刘义兵也不便打扰,于是轻声退了出来。

进入自己和赵小从的房间,见赵小从已经呼呼大睡,船上床榻本来就不大再加上赵小从那身材,根本没有刘义兵的容身之地,还没有睡意的刘义兵出了船仓来到甲板上,见船老大正坐在一个木桶上抽着土烟。

船老大也发现了身后的刘义兵道:“后生还没有睡,不习惯船上的颠簸吗?”

刘义兵:“这倒不是,不瞒老爷子我以前是当兵的,这点颠簸对我来说小意思。”

“怪不得老婆子说你长得像虎子。”

刘义兵一头雾水。

“后生不介意的话,过来陪我老头子聊聊天吧!”

刘义兵走过去坐在了船老大,翻过来倒放着的另一只木桶上。

“老爷子刚刚说的虎子是谁?”

“是我儿子,他也是个府兵。”

“那不知虎子在哪处兵营呢?说不定我还见过他呢!”说起兵伍刘义兵似乎来了精神。

“哎!当兵的第二个月就死在精卫城了。”船老大一脸哀痛。

同是军伍中人,刘义兵自然能够体会到那种心酸,因为他曾经见过不少到军营前哭诉的老人。

“老爷子虎子为平夷战争而牺牲,是大英雄你应该为他骄傲!”

“大英雄有什么用呢!我那儿媳得知虎子战死消息后,第二天就回了娘家抛下八岁的小儿子,听说不到一个月就改嫁了。”

闻此刘义兵也是胸中气愤,可也是无奈的很,暗自打定主意明日下船时定要多给些银两。

三年平夷战争魏国死了多少人,多少家庭支离破碎,面对无数袍泽的一一战死沙场,刘义兵只是一个不足为道的小兵,没有力挽狂澜的本事,每一场战斗都只有一个信念,多杀一个夷人够本。

现在仗终于打完了,他像画师张僧櫾一样对军伍再没有了念想,只图回到老家安度余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