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锦衣卫传来密保。”
紫禁城内,一个太监小心翼翼的对着,坐在书案后面看书的万历说道。
原本专心看书的万历,也是轻咦了一声之后,将手中的书盖在了书案上。
“启禀陛下,南方的秦逆大举南下,看样子是要对交趾动手了。”
“嗯!朕知道了,让锦衣卫继续打探消息,给我监视秦逆和交趾的一举一动!”
听到这个消息,万历再无心情看书了。
这可以说是他这半年多以来,接到的第一个好消息。
春耕的这几个月,大秦在抓紧生产,以及对明军疆域的慢慢蚕食。
明军也曾经组织过几次进攻,但是结果都不那么令人满意。
几战之后,和秦军交过战的明军,无不被打得胆寒的,到后来明军也不再做出任何主动进攻的行为。
经过多次的战役,万历也是明白了一件,让他感到十分羞辱和不堪,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
那就是明军完全不是秦军的对手,不论从任何方面来说都是。
在想明白之后,万历也就不再要求说什么剿匪之类的事。
而明军不再主动送死,防守的秦军战士们也乐得清闲。
但是,明廷这边虽然停战,但是万历的动作却并没有停止。
在锦衣卫不要的探查下,关于大秦的一些具体情况,还是被明廷万历给摸透了的。
对于李同用两省之地,养了将近四十万大军,也是将明廷的君臣给吓住了。
这四十万可不是什么话本之类的,上面所说的号称多少多少,而是实实在在的由将近四十万青壮组成的大军。
要知道,此时的大明的总兵力,统共也不过是九十万左右。
而且这之中,还不包括那些老弱病残,以及一些吃空饷的情况存在。
不过,随着这条消息,一起传回北京城的另一个情况,却让明廷的君臣放心了不少。
李同每次派兵,一般都让两个军同时作战,这个不算机密的情况也被明军的探子,给送回了紫禁城。
这个消息,对于明廷的君臣来说,就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在他们看来,这就是说,秦军最多只能同时供应,不过一半的贼兵作战。
万历一开始看到这个消息,还有一些奇特的想法,但是在想了想明军和秦军的差距之后,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危险的想法。
他明白,即便是秦逆派了十数万贼兵出去,但是同规模的明军所能撼动的。
所以,万历一直在等,等明军的武器有打得更新,以及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直到秦军和交趾发生了冲突之后,万历突然感觉自己发现了,那个有可能的机会。
但是这个机会,现在还不够明了,所以万历决定推动一把。
而难得的是,明廷的君臣居然同心了。
毕竟,在这些大臣们看来,秦军和其他造反的人不一样。
以往不论是谁造反,不管他前面如何做,但是等他坐稳天下之后,总会需要他们这些正人君子来治理天下的。
但是秦军却不守这个规矩,秦军在陕西蜀地的所做所为,真的让他们胆寒。
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阶级一说,但是地主士绅阶级出身的明廷朝臣们,却看懂了秦军在刨他们的根基。
相比和万历的矛盾,秦军的动作才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
所以,在万历通过某位朝臣提出,要靠交趾来牵扯秦军的时候,朝堂出奇的一致同意了。
虽然这之间有些磕磕碰碰,但是却在向着他们认为的正确路上走。
在明廷君臣看来,李同是一个极其骄傲的人,面对挑衅绝对不会逃避,绝对会积极应战。
然后明廷的君臣们在筛选了一圈之后,发现唯一可行的选择就只有一个。
草原的异族万历没有胆子放下来,朝臣倒是有这个想法的,但是没有人敢说。
毕竟谁也不知道,将草原的骑兵放进来后。
这些异族在被秦军打得鸡飞狗跳,感觉自己不是对手时,会不会转身就来大明的控制区劫掠一番。
就算这些草原骑兵不会威胁到京城,但是没有人敢于承担这样的骂名。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此时的南方已经基本没有了可战之兵。如果要趁秦军自顾不暇的时候偷袭秦军,必然会和草原骑兵碰上。
到时候,是选择攻打劫掠百姓的草原骑兵,还是继续前进攻打秦军。
朝臣们敢放草原异族进来,但是万历不会。
大开关门放异族进关劫掠百姓,万历怕自己死后,会无颜去见他们朱家的列祖列宗。
唯一的选择就是南边的交趾。
而且交趾王向来自大,只要稍加挑拨,他肯定就会去挑衅兵锋正盛的秦军。
面对交趾的挑衅,秦军必然会整军进攻,想要一举拿下交趾。
战斗一开始,秦军必然能打得交趾溃不成军。
依秦军的行事作风,看到交趾溃不成军,他们必定按捺不住会追上去。
但是值此时节,交趾不但会越来越炎热,常常突然就是一场暴雨,这会让秦军更加的寸步难行。
而且,等秦军和交趾一打起来,万历就会让人去给交趾王许以重利,蒙蔽交趾王的双眼,让他和秦军死磕下去。
看着手中的秘折,万历的终于是放松了不少。
“来人,传叶向高...”
很快,叶向高等人就被带到了御书房中。
“将秘折传于各位大人细看!”
从叶向高开始,来到御书房的朝臣接过秘折看了起来,很快就将这份不长的秘折给看完了。
每个看完的人脸色各不相同,但大多是面露喜色。
“天佑大明!天佑陛下!
陛下圣明,这秦逆果然是中计了,如今正是一举收回失地的好机会!”
等最后一人看完秘折,将秘折交给等在旁边的太监之后,御书房内的朝臣忍不住开口了。
万历听到这话并没有过多的表现,只是含笑不语。
不少的朝臣都是鼓动着,希望万历即刻出兵剿贼,仿佛剩下的秦军已经是不堪一击了。
就在万历正准备下令,让京营出兵剿贼的时候,突然有人开口了。
“陛下,臣有本奏!”
万历听到这话,就知道有人站出来反对了,但也没有太多的不耐,而是点了点头道。
“爱卿请讲!”
“启禀陛下,微臣猜测此时恐有陷阱。
秦军对交趾用兵如此的大张旗鼓,仿佛是想要天下人知道一般。
而且陛下也曾说过,锦衣卫很难得到秦军的具体动向,但是如今这份秘折却是如此轻易,就得到了秦逆大军的动向,实在是有些可疑!
还请陛下三思啊!”
听完这话之后,万历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刚得来这消息的时候,万历被巨大的喜悦冲昏了头脑。
但经过朝臣提醒之后,他也是想到了不对的地方,甚至是后背都有冷汗冒出。
见有人带头站出来反对,其他反对的朝臣也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臣也有话要说!”
见又站出来一个人,万历也是头疼的应了一声,示意他可以说了。
“陛下,如今京营换装不过大半而已,如果让京营和秦逆对战,只有全军覆没这一条路可走!
但若是不让京营前去和秦逆对敌,其他各营也难是秦逆敌手,还望陛下三思啊!”
说完,他整个人都跪在了地上,头也一直磕在地上不见抬起。
万历见此,也是顾不得心中的计较,连忙从书案后面走出来,将跪在地上的这个朝臣给扶了起来。
接着反对的声音,便是从各个朝臣口中响起。
原本一些赞同立即出兵的朝臣,现在也是该了注意。
“那你们说怎么办,难不成等秦逆攻下交趾后,再和秦逆决战?”
见到越来越多的人反对之后,原本赞同即刻出兵的朝臣,也是怒道。
“这?!”
反对出兵的朝臣被问到后,也是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作答。
“陛下,臣等以为此乃良机,应当乘势给秦逆致命一击!”
看到反对出兵的朝臣说不出话之后,赞同出兵的朝臣也不再理他们,反而是转身向万历说道。
万历却是久久没有回话,皱着眉头显然是在想,此事到底该怎么办。
底下的朝臣们,见万历不肯说话,自然是开始争执了起来。
“好了,你们到底争出个结果没有!”
没有过多久,原本在想些什么的万历,被下面这些朝臣的争吵,给吵的无法再想下去了。
听到万历发怒,那些争吵个不停的朝臣们,也是停了下来低垂着头。
“陛下,老臣以为诸位大人说得都有道理。
出兵是必须要出的,但是不能急于一时。”
万历听到这话,算是轻松了不少,连忙追问道。
“不知爱卿,有何教我?”
“那还请陛下恕臣猛浪。
臣以为,应该当即下令让山西的各营即刻开拔,于秦军驻地远处就地扎营。但是不必进攻,施压即可。
同时下令京营也做好开拔准备,发放军粮军械,做出一副大军随时西进的态势,再...
想必这京城有不少的秦逆探子,若是他们得知京营动向,必然会传书回去,到时候观察秦逆动向即可。”
万历听完后,想了想问道。
“诸位爱卿,可还有什么补充要说的吗?”
“臣无异议,还望陛下圣裁!”
其他的朝臣异口同声的答道。
“那就如此施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