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内外有别(1 / 1)大男孩的星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周朝廷正在磨刀霍霍,民间的商业来往并没有减弱,由于内务府与皇商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既拉动建设又促进消费,道路改善、马车增多,促进了物流的发展,商业蓬勃。

皇商大量采购内务府生产的各款马车用于运输,运货、载客都可以,而且用马、牛和驴也可以行走,运输效率提高了很多,大量的采购,降低了生产成本、大量生产也促进技术的改进,马车做得越来越好,马车生意兴隆也顺带让养马、养驴、养牛的行业也生意红火。

由于道路桥梁的修缮完备,南下的商路越显兴旺,经过南平的商旅日渐增多,南平的市面越显兴旺,南平得益于南来北往的商旅枢纽位置而大赚其利,越来越多商队驾驶着马车西进蜀国、南下武平、东进南唐、北上大周。

南平高保融在柴宗训登基之后就派出特使前来祝贺并送上贡品,非常谦恭,经过半年,看到南来北往的商贸活跃,小朝廷大获其利,高氏兄弟更是快乐,本来高保融就是不理事的,况且现在身体不是很好,就更是一切全仗弟弟高保勗做主。

高保勖年少时多病,体态瘦弱,但颇有治事之才,然而掌权后,比较放纵,荒淫无度,而且喜欢营造亭台、楼阁,花费人力物力无数,致使军民都很不满。而且高保勖不理国政,从事孙光宪直言极谏,但高保勖不听。

后来风闻大周又是练兵又是造船,南平高保融愈发感到恐惧,因此新年刚过,又派使者来进贡。

朝廷宣徽北院使昝居润斥责高保融未能保护好南来北往的商旅安全,朝廷收到商人的投诉,说在南平受到盘剥,收了多重的税,有的还没收货物,殴打商队人员,甚至皇亲的商队也受到骚扰,导致大周的物价不稳,责令高保融约束好部众,不得影响商旅来往。南平的使者马上许诺给予大周的商旅便利,并允许大周朝廷皇商获得更多的投资便利、在南平的活动不受限制的特权。

其实去年年中,先帝大行,南北各个小国家一收到消息,就期待大周主弱臣强的形势会有朝廷内斗的大戏,看看有没有机会来分一杯羹,可是左等一个月,右等一个月,似乎风平浪静,不会吧?小皇帝还能坐得稳?估计是在等一个机会吧,但是谁都不想做出头鸟,万一碰错了,给反打一耙就不好了,还是再等等,似乎人事变动也不大,后来听到大周大兴教育、医馆、垦荒种田、修路搭桥,这是什么意思?专修内政,不打我们啦?

南唐的好战派就想鼓动李璟出兵夺回淮南,扬言道趁大周主弱臣强,先下手为强,夺回淮南,争取战略主动,但是李璟已经给打怕了,况且现在正在修建南都,对大周早就避之则吉,你让他马上雄起实在是勉为其难,所以李璟没有答应。

显德六年(959年)九月,太子弘冀去世,李璟封第六子李从嘉(李煜)为吴王,居住东宫。钟谟说李从嘉轻浮放纵,请立纪国公李从善,李璟大怒,贬钟谟为国子司业,立李从嘉为太子。

新年刚过,李璟收到情报,赵匡胤已经在扬州整军,还有水师在大规模演练,戒备森严,想起赵匡胤,李璟就心寒,前年的噩梦还在,大周的小皇帝这么快就稳定朝廷、要对自己动手?他不怕赵匡胤功高盖主?还是想像他老子一样,继位就开打,以军功树威信?这不对啊,这么小的皇帝,有军功也轮不到他头上啊?难道是怪我们没有给他登基上贺表和礼物?

李璟咨询了几个大臣的意见之后,决定派出使臣到汴梁城,给大周皇帝上贺表并带上今年应缴的上贡礼物,顺便打探一下大周朝廷的虚实,以此同时,安排军队戒备。

柴宗训看到李璟的使臣带来贺表和上贡礼单的消息之后,跟各位宰相、枢密使交换了一下意见,决定给李璟一点压力,敲诈多一点钱财,给他们一个小皇帝贪婪、受摆布的错觉,让他们放松警觉。于是,就通知第二天上朝召见南唐使臣。

南唐使臣冯延鲁虽然是有识之士,但在戒备森严的皇宫里经过层层的检查,难免战战兢兢,来到金祥殿内,见到众多大臣按班就列,肃穆的大殿内鸦雀无声,突然听到内侍唱道:“南唐使臣冯延鲁觐见。”

“下国使臣冯延鲁,奉吾王命,前来向大周皇帝上贺表并带来上贡礼物,祝大周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待柴宗训说话,李重进大声斥责道:“无耻李璟,我皇登基半年,汝等才来上贺表,莫非江北土地不够肥沃,想奉上金陵为吾皇的夏宫?一年快过,现在来上贡,不是应该给两年的贡品吗?”

王溥插话道:“安国侯不得无礼,冯延鲁,吾皇登基半载未见汝等有任何表示,这就是你们的国礼吗?区区贺表就可以蒙混过关吗?”

韩通又说:“陛下,南唐无礼,请斩冯延鲁,以正视听,臣请旨领兵过长江,带李璟的国库来给陛下贺新年!”

顿时,多位武将都大喊大叫说要出兵,枢密院几个侍郎却说要南唐增加贡品才能不出兵,户部、礼部等又说仁义礼智信,诸如此类的,朝堂之上一片喧哗,冯延鲁头脑嗡嗡作响,这是大周的朝廷?不是菜市场?

“哼,堂堂朝堂之上,各位哗众取宠,成何体统。”范质一出声,大家马上就静了下来,“启奏万岁,南唐群臣确实无礼,念在先帝恩典,陛下可以免他们的无礼之罪,不过要增加一倍的上贡,作为祝贺陛下登基的贺礼。”

柴宗训故作诺诺而言道:“这个这个,难道按照安国侯建议叫李璟奉上金陵不是更好的贺礼吗?朕更喜欢。。。。。。”

范质故意打断柴宗训的话,说:“陛下,臣等以为增加贡品更为合适。”

魏仁浦与几个大臣马上说:“臣等附议。”

“额,好吧,”柴宗训有点沮丧,马上奶声奶气地嚷:“听到吗?再加一倍贡品。”

冯延鲁满头大汗,赶紧说:“下国使臣马上回去禀告我国国主。陛下还有什么吩咐?”

“再加多一点,朕更喜欢。哼!”

“是,是,微臣告退。”冯延鲁害怕再拖延一下,不知道又要增加什么贡品,这样又增加一倍,虽然南唐富有,但也不是这样压榨啊,赶紧回去禀告国主,看看应该如何应对。冯延鲁经过层层检查往宫外走,现在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感觉十分寒冷,一路的禁军卫士好像凶神恶煞,都是粗鄙的样子,好不容易出了皇宫,见到自己的马车,赶紧上车,“回去回去。”

坐在马车里,冯延鲁感到暖了起来,这是自己的地方,唉,刚才好像要给杀了一样,乱哄哄的朝廷,文武各执一词,柴宗训明显给大臣们压制着,年纪小,贪婪,对于南唐而言大周文武不协调就是好啊,给点钱,堵住他们的嘴,等待大周内乱更是最好的选择。

南唐李璟收到冯延鲁的回报之后,知道大周只要钱不要命,放下心来,反正南唐经济发达,皇家府库充盈,“凡积兵器,缗帛七百余万”,国家农桑之盛,前所未有,农业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天下无出其右者,所以大周的要求是小事一件,咱钱多,哼,李璟马上安排多送一份贡品送到汴梁城,承诺一定恪守本分,和睦共处。

对于柴宗训而言,大一统才是目标,南唐的服软并没有改变柴宗训的计划,依然按部就班推进备战进程。

二月份的演习之后,各大行营根据枢密院的整改报告密锣紧鼓地开展整改。

羽林卫就进行扩编,把军官队一分为二,与之前招募的后备队组建新的部队,由于这些招募的禁军士兵早就按照羽林卫的模式进行集训的,所以成军的时间会更短一些,部队扩编后,羽林卫的依然采用双重编制的模式重新选拔军官,确保军官培养基地的模式得以保持。

扩编之后,陈诚马上从中军行营筛选士兵,充实羽林卫后备营,开展新军集训、以备之后的扩编需要。

羽林卫装备部加紧研制器械,定型的产品就发送到朝廷的器械作坊开始批量生产,相关部队马上配发新的装备开始适应性试用和训练。

内务府的作坊开始制作各类军用口粮、水壶等,朝廷兵部根据枢密院的计划加大采购帐篷、营帐、器械等等军用物资,组装好开始发往襄州、凤翔、凤州、汉阳、扬州等地的军用仓库储备,多出来的就发往各自的二线基地存储,以备战争所需。

工程兵在襄州、凤翔、凤州、汉阳等地建立类似军营的学校、医馆,修缮当地的道路和桥梁。

军演之后,柴宗训颁发嘉奖令给四大行营将士,也给扬州的赵匡胤颁发嘉奖令,表扬赵匡胤主持的右行营训练有方,效果显著,希望扬州的驻军也可以提升战斗力,又安排韩通再调集部分水师到扬州,集训之后再沿江巡航而上,到达汉阳、襄州,在汉阳和襄州建立训练大营,然后执行沿江的巡航与训练,熟悉在大江的航行与作战。

年初,赵匡胤一到扬州就马上进行整军,加强驻军的训练强度,筛选出精锐,组建先锋营,由李处耘率领,按照禁军的模式进行操练,罗彦环则率领斥候营进行四周的巡防,熟悉地形环境,安排补充齐全军队的装备,增加福利,提高士气,水师营也加固水寨的防备,加强训练、巡防,尽量熟悉大江的水文情况,派出细作收集南唐的情报。。。。。。

后来收到赵普的来信,说已经拜访宰相范质,游说范质把赵匡胤调回汴梁城的事情,另外,还跟石守信、王审琦聚会,说了主公的一些想法,了解到李重进到右行营之后,掌管了行营的大小事,但是基本没有调动石守信和王审琦的职位,其他义社兄弟的职位也没有变动,询问自己是该来扬州还是留在汴梁城好?

赵匡胤就告诉赵普,说暂时留在汴梁城,安排好眼线再说,又嘱咐赵普和赵匡义一起谋划一下事情,让赵匡义也历练一下。

接下来消息不断,令赵匡胤不胜其烦,先是南唐给自己吓得立刻服软、先后两次送来贡品到汴梁城,态度谦恭,南唐的水师也非常低调,尽可能不与周军接触;后来赵普传来石守信他们参与四大行营军演,演习项目繁多,贴近实战,而且效果非常好,看到石守信都说大周禁军所向无敌,即使面对契丹人也敢于一战,还说了柴宗训激励他们,说才三十多岁,应该向十七岁的霍去病学习,横扫大漠,争取封狼居胥的顶级功勋;随后,又接到柴宗训的嘉奖令,表彰赵匡胤主持右行营的成绩,还有单骑镇南唐的传奇,唉,怎么说呢,本来都是好事,也显现自己的水平和价值,但自己成为棋子的感觉很不好,自己不想做旁观者啊。

看到水师增派队伍来到大江,并开始往汉阳、襄州巡航,估计一大半的水师已经来到大江之上了,宋延渥已经带兵往汉阳驻扎了,看来这次南征快要来了,自己的角色还没有定,确实不是滋味。自己该干点什么好呢?也许应该上一个奏折给皇上,一来谢恩,二来说说自己的想法,总比这样耗着好吧,也许等这里的整军有点成绩再说更合适,好吧,立刻命令自己的手下抓紧工作,做点成绩出来,然后上一个奏折,尽量在二月底之前说一下,把自己带回朝堂之上才是最重要的,我是托孤重臣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