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来了。
高明亲自蒸了蛇胆,看着他吃完。
吃过饭之后,一起回了乡下。
镇上平时就外婆一个人住,还好同在那街道也有几个亲戚,平时多有往来,到也不会无聊。
乡下老家。
高明家和外公那里只隔了十多分钟路程。
外公家里每年都会种些水稻,养点鸡鸭。一部分给镇上外婆送去,一部分等着过年的时候,儿女后辈们回来吃用。
高明过去背了一袋大米,地里弄了几颗蔬菜。
回自己家的时候外公又逮了两只鸡鸭,非要跟着一起,说是帮着收拾。
高明拒绝不了,无奈之下只得同意。
两个人,一个武功高强,一个吞吃蛇胆之后初见成效,皆是手脚麻利。
屋子很快就收拾出来。
高明的房间、正房、厨房这些也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可以慢慢整。
将米倒进陶土缸里,拿了水泵丢水井。
“外公,一起晚饭吃了再回去吧。”高明挽留道。
老人也没有拒绝,笑着道:“好哩!”
爷孙两又喝了点白酒,最后天完全黑了,高明才将他送回去。
第二天,一个人将剩下的一些边边角角清理了,与周边领居打个招呼,高明便做起了突破的准备……
正式开始之前,要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
呼吸起落,内息绵绵,随着心意在经脉中运行。
高明使动九阴真经上的功夫,催动真气,贯通任督二脉,接续天地之桥。
这是一个大工程,也是个技术活。
急不得,莽不得。
神思冥冥中,他闭住呼吸,真气在体内按着特定的方式运行。
九阴真经上的闭气诀并不是一门只能潜水的功夫,结合总纲上的内容,可以在封闭口鼻呼吸的情况下,在体内搞出一个内似于封闭高压的内循环。
在这般环境下,真气如沸,变得极端活跃,催运起来更加容易。
能够全面调集精气神的底蕴,行使贯通经脉的功夫。
随着高明心神渺渺,一点真意存神,内息运转,任督二脉之间的断绝被逐渐贯通。
就如同道路修建,从两头逐渐延伸,最终接续在一起。
“轰……”
宛如开天辟地的一声轰鸣,高明意识一阵恍惚,便觉自己看到了经脉内部。
后背督脉中阳气升腾,身前任脉中阴气下沉,这一升一降之间,便有了动力。
这一转便引动了内息的运行变化,逐渐转为先天真气,自在体内涌动不休。
他只觉浑身说不出的真如爽利,更似有使不完的力气,不由得胸怀大畅,只想仰天一声大吼。
自然而然的张开嘴,便要喷气发声,却是生生忍住了。
“呼……”一口长气喷吐而出,如一口纯白利剑,凝而不散,直射数尺开外。
高明暗道一声:“好险,差点就没忍住……”
感受一番自身变化,任督二脉贯通,身体素质到没立即增强,真气也并未变得更加雄厚。
这些都是一个逐渐进行的过程,并非马上就能见效。
便是如此,他现在也比先前强了许多。
举手抬足间,不用呼吸导引,真气自然澎湃相随,能够迸发绝对力量。
特别是运使降龙十掌之时,高明以后也可以被称为是自带BGM的男人了。
进入新的境界,还需适应一番,身体似乎开启某种上限,只要适当锻炼,自可突飞猛进。
内息也在往先天真气转化,只是速度不快,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过于缓慢了。
这一点高明早有打算,先天功就是为此准备的。
先天功为王重阳所创,据说要到先天之境才能修炼,这也是原书中他没传给全真七子,反而交换给一灯大师的缘故。
高明现在就是先天,自然可以练习。
看过秘籍,他却是明白,修炼先天功所需要的其实是先天之气,并非一定要先天境界才可。
这里所谓的先天之气,和洪荒天地初开之际那种先天地而生的力量自然没有关系。
它说的是婴儿还在母体时的一种先天胎息状态。
婴儿在母体孕育,口鼻封闭,内部自成循环不与外界后天接触,此为一种先天状态。
出生后一口真气外泄,此种状态自然不存。
但世事无绝对,总有那么些天赋异禀者,出生后一口先天真息不泄,反而在体内凝而不散。
这种人便是天生修炼先天功的人选,王重即是此类。
高明任督贯通,阴阳始动之际,诞生一口先天真息,这便是修炼先天功的根基。
功法他早已研究熟练,当下也不迟疑,按照秘籍内容,改换真气运行路线,转化速度顿时陡增。
若先前还是步行,那现在就相当于坐上了高铁。
高明先前修炼的气功术在触及任督之时就算练到头了,用九阴真经贯通脉络,先天功正好接上。
凭借此功,王重阳夺了天下第一,自然是精深奥妙,威力无穷。
转化完毕之后,高明一身先天真气自然无人可挡。
再修练龙象般若功增长气力,以降龙降龙十掌统合内外,到时掌力又该何等雄厚?
乡下天气大都不错,太阳一出来,就是真正的蓝天白云,这种景色,大多数城市是看不到的。
高明一大早起来,适当锻炼之后,用过早饭,便挖了蚯蚓,提着鱼竿出门了。
隔他家大概两三里地有一条小溪,上游有个水库,被人承包了。
拉网捕捞自是不能,但是本地人用普通钓杆去钓点自己吃,还是可以的。
高明虽然多年不在家,说是本地人却没错,自然可以去。
水库边上,在钩子上挂了蚯蚓,一扬杆便远远的甩进水里。
高明也就不再管它,拿出自带的马扎,坐在上面看书,正是一本龙象般若功。
他出来本就不是为了钓鱼,而是刚突破任督二脉,进入新境界,出来改换心情。
练武一途,本就讲究张驰有道。
却说没用多久,便见浮标微动,正是有鱼进食。
高明于是收起秘籍,拿起鱼竿,只等浮标猛的一沉,便鱼竿一扬,借着它本身的弹性,拉起一条三指宽的鲫鱼。
他面露笑容,自语道:“有了这条,今天就不算白跑一趟,回去可以煮个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