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回 尚君长(1 / 1)牧龙子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时的黄宗旦已经过了六十岁,进入老年,经常生病,身体日渐虚弱,只好卧床休息。

黄宗旦把黄巢叫到床前,咳嗽了几声,说道:“巢儿,我黄家世代经商,靠贩盐为生,还能糊口过活。但是这几年却越来越难经营。本来不想让你多经手生意,希望你专心攻读诗书,能得个功名,光宗耀祖,不再从事贩盐这样的贱业。可是如今我也是老病缠身,不能料理生意,只好让你先接手我家盐业,把日子挨过去才是。等到朝廷开了科场,你一定要去求取功名为要。”

生存需求是一切需求的基础,是第一位的。在养家糊口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妄谈理想。

黄巢说:“父亲,你安心养老吧,这盐业生意就交给儿子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虽然之前黄巢也参与贩盐,但如今做了东家,才知道盐业生意的艰难。

盐,这一民生和经济问题,在晚唐却与政治紧密关联了起来。

唐初,盐池、盐井与百姓共之,均无盐税。后来安史之乱,军需浩繁,财用不足,就开始对盐加税,盐价上涨,奸商又趁机牟利,导致百姓吃盐成了很大的困难。有些人就冒着违法的风险,贩卖私盐,官府为了保证税务收入,严厉打击贩私盐的行为,增加了很多巡捕,又导致官府人员庞大,财政支出自然增加,成了恶性循环。平民百姓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黄巢开始经营盐业生意。他重新召集了几个得力的人到他的盐铺到伙计,其中最出色的就是尚君长、尚让两兄弟,是他的左膀右臂。二人都精通马上步下的武艺,又很有谋略,黄巢与他们兄弟相称。

……

(尚君长是本部书中前期的一个重要人物,与故事发展关系密切,将他的身世作一介绍。)

尚君长,自幼爱习文练武,常常外出游历,拜名师访高友。

有一天,尚君长误入一座山中,迷失了路径,也不知道跨过了多少山涧,穿过多少密林,三天三夜都没有找到出山的路。

尚君长非常着急,在一个树林里唉声叹气,自言自语,叹道:“可怜我尚君长,还没有施展抱负,就要困死在这座山中吗?”

这话被树上的两只麻雀听到了,麻雀叽叽喳喳飞走了,过了不多时,麻雀又飞了回来,后面跟来一个黑须黄脸、宽袍大袖的儒者,对尚君长说道:“尚君长,你有什么抱负?”

尚君长见对着儒者穿的都是东周时期的服饰,彬彬有礼,尚君长大喜,知道有人在就有希望出去。尚君长站起身来,躬身施礼说道:“有劳先生动问,我受孔圣人教化,平生抱负尽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句中。”

儒者大喜,说道:“孺子可教也!”

尚君长反问道:“先生,我困在山中多日,你怎么知道我在此处,又怎么知道我叫尚君长呢?”

儒者笑道:“我复姓公冶,单名一个长字。你的名字是那两只麻雀告诉我的。”

公冶长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能听懂鸟语。

尚君长又大礼参拜,说道:“原来是孔圣人的门徒,晚生这厢有礼了!唐朝与周朝相差一千三百年,我却有幸再次得遇贤人。”

公冶长说道:“我儒家虽然与神、仙、佛不相为谋,但是也同是修的一个‘道’字,也能超凡入圣。我们几乎没有遇到过当世之人,今天也是机缘巧合,有麻雀从中引荐,让你闯入了我们的境界,这也是你的造化。你且随我来,我还有几个朋友引荐给你。”

尚君长跟随公冶长进了树林深处,道路奇特怪异,时有迷雾遮面,恍如隔世之感。尚君长心想:“如果没有人在前引路,绝难找到这处地方。”

走了约有十里,豁然开朗,一片平地,有茂林修竹,流觞曲水,中间有个亭子,亭子里坐着三个人,也都是东周人的的打扮。

公冶长一一引荐。第一个衣着华丽,儒雅中透着商人的气概,正是端木赐,字子贡。子贡善于经商之道,富致千金,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端木遗风,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第二个穿戴最为整齐,头戴冠帽,帽带正中间打了个结,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尚武的精神,正是仲由,字子路,是孔门中最勇武的弟子。

第三个却穿戴随意,不修边幅,长得虎目粗眉,黑面钢髯,相貌丑陋,正是澹台灭明,字子羽。澹台灭明有大才,一开始因为貌丑,不被孔子看重,孔子才有了“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之叹。

这四人都是古圣先贤,尚君长喜不自胜,“扑通”跪倒,不住的磕头。

子贡是大师兄,伸手相搀,对三人说道:“这个年轻人既然能到此处,也是与我们有缘,我们也就留他百日,把平生所学传授与他吧。”

尚君长又急忙跪倒。子贡说道:“何必如此多礼。礼太多也有悖于‘礼’了。”

子路说:“我先教他。”子路武艺最高,春秋的兵器还没有分化出后来的十八般兵器,武艺招式也较少,但是武艺的精髓都是一样的,而且子路的武艺更能抓住本源,尚君长学习之后,点破迷津,武艺大进。一共教了三十天。

第二个是公冶长来教鸟语。公冶长把尚君长带到了一处叫做碧梧岭的地方,这个岭上有很多的梧桐树,栖息了很多的凤凰,百鸟朝凤,又引来了各种鸟类。公冶长在碧梧岭把听鸟语训鸟的本领都教给了尚君长。一共教了三十天。

第三个是子贡来教经商。此处共有五个人,子贡每人发了一百个短树枝,教给尚君长经商之道,让他把别人的树枝都赚到自己手上。一开始,尚君长不仅没有赚到别人的树枝,自己的树枝还被赚去了五十个,后来经过子贡的点拨,慢慢开始能赚别人的树枝来。万事开头难,掌握了诀窍,树枝越赚越快,到了三十天的时候,这五百个树枝都到了尚君长的手上。

第四个是澹台灭明来教。孔圣人门徒中有三人是传教之人,第一个就是颜回,可惜早死;第二个就是曾参,他把儒学传了下去;第三个就是澹台灭明,他将儒学传到了吴楚之地。澹台灭明不是正统的儒学,他的学识很杂,天文、地理、政治、人情、兵法、谋略无一不通,尚君长求知如渴,跟他学了九日。

到了第一百日,四人把尚君长叫来,说道:“君长,我们与你有百日之缘,今天就要送你回去了。”

尚君长急了,说道:“我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跟澹台先生学呢!”

子贡笑道:“我也引用下道家的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只要用心,随处都是学问,自己也可以学。今夜就让你的澹台师傅把你送出去。”

澹台灭明对子贡说道:“端木师兄错了。不是我送君长,而是君长自度。”

等到红轮西坠,群星升天,天上银河耿耿。澹台灭明把尚君长带到户外,对他说道:“人会迷失路径,是因为没有了参照,人的直觉在这时候是不可靠的,需要找到参照才行。白天可看太阳,但是太阳游移不定,也不准确,所以夜晚观星最准。天上星斗也在轮转,只有一星不动,就是北极星。这北极星可通过北斗星的勺柄来找到。”

澹台灭明仔细教给尚君长看星之法,尚君长一一记在心里,按照这个方法往北行走,果然在天亮之时走出了大山。

尚家也是底层出身,只剩了兄弟二人。尚君长就把所学教给了弟弟尚让,也带着尚让四处游历谋生。

尚君长到了曹州,听说此地有个文武双全的黄巢,便来拜见。三人一见如故,黄巢把兄弟二人介绍到父亲的盐铺帮忙,尚君长精通经商之道,很快就做到了盐铺掌柜。

在尚君长的帮助下,黄巢专心经营盐业生意,也有了起色,但是受大环境的影响,也是经营日渐困难,尤其是盐的进货渠道越来越少,而且进价越来越高。黄巢很是发愁。

尚君长对黄巢说道:“大哥,我听说山西蒲州产盐,进价相对较低,可以去那里进货。就是路途较远,如今世道又不太平。”

黄巢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办法很好,可以一试。你我弟兄的武艺,一般的歹人不足为惧。”

黄巢留下傅道昭看守店铺,自己带着尚君长、尚让、柳彦璋、柳彦随、毕师铎等人去了一趟蒲州,果然盐价便宜,就是质量略差。黄巢买进了两车盐,共有千斤。

在返回的路上,果然遇到了一些强盗要来打劫,不过都是些因为生活不下去而去打劫的毛贼草寇,黄巢、尚君长等人武艺高强,把贼人打退,平安返回了曹州。

傅道昭接了盐车,盘点入库。

黄巢对尚君长说:“这次蒲州之行,收获颇丰,都是你们昆仲的功劳。”

尚君长说道:“大哥何必见外。大哥,我还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黄巢见尚君长支支吾吾、欲言又止的样子,说道:“贤弟,你有什么话,尽管直说就是!”

尚君长说:“大哥,我有一议,不知是否恰当,姑妄言之。近年来,我们盐进价越来越高,运输也越来越远,又要人保镖护佑,成本增高,利润变薄。现听说河南濮州盐荒严重,价格也就高涨。我们可否将盐运到濮州去卖,以获得厚利。濮州我有个相识的人,名叫葛从周,是个买家。”

黄巢点了点头,说道:“经商本为利,这个主意好啊!”

尚君长说:“好便好,其中有一事,不敢不先给大哥说明。我们盐是有官家盐引的,可是到了濮州就成了私盐了。这个事情是违法的!”

唐朝律法规定:“盗鬻池盐一斗以上杖背,没其车驴;漏一石以上罚课料;鬻两池盐者,坊市居邸主人、市侩皆论坐;鬻五石,市二石,亭户盗粜二石,皆死。”

贩私盐有杀头的危险,黄巢会不会去贩私盐?请看下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