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人齐心协力的干一件事,那效率还是杠杠的!
第一份航空地图很快就在诸人的努力下新鲜出炉。
这份地图刚一装订完成,连墨迹都没有干透就被立刻移交到了剥副元帅的手中。
“传令兵!”
“嘘嘘!”(口哨声???)
一个吹着口哨,骑着高头大马的牛仔应声而来。
“他真的靠谱吗?”,面对这么个自由散漫的杨基佬,剥副元帅这位正统军人的心中迅速产生了一种怀疑之情。
只是现在正值用人之际,抛开别的不说,至少这个1:16大小的牛仔人偶其机动性和越障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把这个东西带到机场去!”
“这个吗?一捆纸?”
“对,请你务必送到。”
“当然,我的头儿!”
“慢着!”
“?”
简短的对话后牛仔收起了这装订好的航空地图,不过这才揣进兜里没走两步就又被副元帅给叫住了。
难道剥副元帅还有什么事情要交代吗?
当然不是,只是这位副元帅实在不太放心将军事机密交在一个光看起来就极度不靠谱的牛仔手上,所以在短暂的纠结与犹豫后的剥拿扒决定让牛仔“顺带”的稍上两名老近卫以此来进行合理范围内的监督。
嗯……所以就出现一个1:16大小的马屁股上还系挂着两个1:48大小的老近卫军小人儿这种滑稽情况。
更加滑稽的是随着马屁股的上下翻飞,两个老近卫军也跟着“翩翩起舞”。
要是这是两个等比例的大活人——这样颠来倒去的等到了机场不得连着肠子带着胃一起吐出来才怪。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样飞来荡去的真的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么?
估计够呛。
好在整个运输过程还算是顺利,也实在很难想象这么短的一段路程里会出什么差池,所以这两个老近卫的存在权当做是副元帅用来买安心的筹码吧。
……
“16.8KM”
这是卫星地图量出的两点之间最短直线距离——也是从程自怡家去往那个可能是目标地点的垃圾场的距离。
这个距离若是说长,那倒也不长。
要是这是一场不需要回头的无畏飞行,那完全可以将手头所有能起飞的飞机全部一股脑的派去。
但是又有谁会蠢到将这些宝贵的飞行器当成一次性消耗品呢?它们可不是随手折成的纸飞机,而是一个个由程自怡指挥官亲手组装涂妆的大宝贝,每一架飞机都凝结着指挥官的汗水与心血,如果不是指挥官本人乐意,轻易的破坏这些贵重之物简直就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孽。
所以BF-109,这款巴伐利亚飞机厂的骄傲,一度盘旋在欧罗巴上空的雄鹰,一代叱咤欧陆的名机,就因为航程过于捉急而被直截了当的排除在了玩具们组织的第一次大规模空中行动之外。
没有办法,谁叫你腿短呢?单航程方面来看,同一阵营脚盆鸡那薄如纸的蛋战都你比这个第三帝国的战鹰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与BF-109遭遇差不多的还有毛子的La-5,英国牛牛的喷火。
至于I-153这种社会主义农药机?除了在机场上飞来飞去当吉祥物之外有什么其他的作用吗?
这样算来算去,程自怡模型库中航程足够的轻型活塞式飞机竟然只有四架——两架P-51野马,一架A6M52零式,一架F4U海盗。
而这四架飞机中除了挂载能力不太行的零战,其它三架飞机被紧急改装上了下挂式通信吊舱。
没有现代化的航电设备就贸然的进行夜间飞行——这样真的行吗?
要是一帮子新手那可能还真不行。
但是这些飞行员在设定上可都是老鸟了!
君不见,它们的座驾都涂上了不止五颗表示战绩的小贴花吗?
即便这很可能是它们第一次驾驶飞机真正的飞上蓝天,但是它们确实是正经的王牌飞行员。
再加上比例缩放的原因,他们会像飞进巨人的国度一般,在那些彻夜长明的指示牌与巨大建筑的引导之下,只要稍加注意,那是想迷路都难。
“嗡嗡……嗡嗡嗡!”
首先起飞的是F4U与零式这两架舰载机,他们的起飞距离够短,即便不需要借助外力也能在现在清理出来的有限距离内乘风而起。
眼看引擎的出力渐渐达到最大,螺旋桨的转速逐渐达到最快,座舱中的飞行员对着地勤大爷们将大拇指竖起。
待在机翼两旁的地勤大爷见状,立马将手中紧握的绳子往外一拉——撤掉了垫在机轮之下的固定木。
随着固定木的撤出与刹车的松开,机轮下巨大阻力在突然间消失的无影无踪,那早就蓄势待发的战机迅速的进入了滑跑状态。
“呼呼……”
风声在座舱外、在机翼下呼啸而过,伴随着一阵颤动,两架飞机一前一后的脱离了重力的束缚飞向了天际。
他们在飞行员的操纵下向右转弯,飞到了小区空旷的公共绿地上方。
两架飞机就这样在绿地上方缓缓盘旋着,等待即将起飞的两架野马。
较之于设计之初就考虑过在航母那短小拥挤的甲板上起飞降落的舰载机,陆航出身的P-51则需要更加长的起飞滑跑距离。
可这难不倒聪明的技术人员们!
他们先是在书桌上找到了几圈橡皮筋,接着再用502胶水在机场上粘住了几个折断的木枝条,然后再将皮筋固定在这些木枝条上来形成一套简易的“弹射起飞”系统。
但是这还不够,借助SCV与动力装甲的巨大出力,他们还将两个广告纸做成的小广告叠加接合在一起,将这广告的一头搭在了一块还没有完全清除的垃圾袋上面。
这样他们在做出弹射起飞系统之余还能够搞出一个简易的“仿倾斜甲板”。
看似复杂的一系列动作在绘制地图时便进行了预演,为的就是在机场没有完成清理的清况下起飞需要长距离滑跑的战斗机们,所以现在整个计划执行起来还是非常快速的。
不过两三分钟的样子,剩余的两架P-51也飞上了天空,与先前已经起飞的两架舰载机进行了会合。
于机场诸人的注目之下,会合后的四架飞机排列成了一个四指编队,这支编队在长机的带领下转向南方,向着目标地点飞去。
整支编队为了方便识别标志物,就没有进行不必要的爬升了。
同时为了节省燃料来应对可能的各种情况,整只编队的飞行速度并不是很快。
要是运气够好,说不定能够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下来之前返回基地,要是运气不够好,说不定等到阳光洒满大地都联系不上特遣队的兄弟们。
“呼……”
“嗡……”
“轰……”
“吱……”
狂风碰撞机体的声音,螺旋桨抽打空气的声音,引擎中燃料爆燃的声音,还有控制钢缆拉动舵面的声音。
飞向蓝天的刹那也许是一件浪漫的事,但是起飞之后的各种操作就不那么浪漫了。
在黑暗的夜空中没有飞控系统的辅助,没有地面塔台的指挥,还需要飞行员随时提防着黑暗中钻出来的猛禽飞虫。
只能说幸好兵人们没有什么情绪波动,要是换做普通人……你能想象在一片漆黑的夜空中自己开着飞机哼着歌,突然间从头顶上,或者又是从机腹下钻出一个小山一样巨大的咕咕鸡(猫头鹰)张口把你的飞机啄爆吗?
鸟类——这些天空的宠儿,它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向本不应该属于天空的人类发起抗议。
你的飞行器造的够大?撞了鸟后不还得乖乖落地接受检查吗?
你的飞行器造的够小?你问过我们的尖嘴利喙了吗?
为了抵抗与驱逐那些可能不怀好意的飞禽,这次升空的战机可都是带满了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