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节底蕴
军训其实很简单,大家跟着我训练感觉很轻松,但是训练内容并没有少,反而训练内容不断的增加,训练强度也是不断的加强。
然而大家并没有懈怠,反而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
思维转变。
这是我运用的第一招。
我把他们的训练思维给改了。
他们原来的思维是,为了军训而参加军训。
纯粹是学院的要求,国防教育的必要。
但是此刻,他们的思维是,为了强化自己,提高自己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能够更加优秀,能够更加出色是完成各个工作,能够在各种场合下,泰然处之,能够在平凡的人生中变的不在评平凡。
这是对于他们的思维进行的转变。
说是洗脑也对。
让他们从被动的接受训练变成主动的参加训练。
但是这个过程,是动动嘴皮就能做到的?
不!
想要说服别人,首先要征服别人。
如何征服?
也很简单。
只要表现出强大的实力就行了。
在他们最擅长的方面打击他们!
“大家都是大学生了,我想问问这几个字的含义。”我一边说着,一边指着周围的横幅。
“明德志诚,博学远志”嘴里念叨着。
“这好像也是你们的校训吧。”在福大的简章中有这么一段描述,当时我看到就记住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定静安虑得,出自中国的四书五经中的大学。”临场发挥,没有任何提前彩排,随性而为,借天地之时利,将一切变成可借用的元素。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下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也是出自中国的四书五经,但是它出自中庸,就是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的中庸。”
“而博学远志,也是博学笃志,出自四书五经的论语,这个大家熟悉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谁能够翻译一下这几句话。”安静的训练场依然没有一个人说话。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还是出自中庸。”
“这是你们的校训啊,在以后的生活中,或者工作中,要是遇到一些事,或者一些人,问大家这是什么?大家要怎么回答?或者说大家怎么理解自己的校训?”
“记得我上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宁静致远,包括现在我都能记得我的入学誓词。”说着我就自顾自的继续说。
“无论何时何地,处在何种情况,都用诚实的心灵,自觉的行动,做一个行为规范的好人,在家做好儿女,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让我因为有了致远而茁壮成长,让致远因为我而倍感骄傲。”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包含了很多含义,就像你们的校训,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蕴含了丰富的哲理。”
“在这里我不解释,大家回去可以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感悟。这是中国自古就流传下来的大智慧。”
在这里背书式的说这些,是在给大家难堪,也是在提高自己威严。
同时更是给大家上课。简单的军训就那么点内容,随便学学就会了。
但是我想给大家加点东西。
在走进这所大学的时候,人生注定会与众不同,在这个与众不同的过程里,我想加点沉重的东西。思考!
每个人都必须要学会的东西。
大格局的思考!思考的是大智慧!
我想,如果在这个年纪就把校训给研究透了,这些可以说比军训学到的东西要深远的多。
“走神了,有人走神了,开始放松了。”
“我在这里提醒大家,不管你在做什么,或者想什么,都不要放松此刻的训练。一心二用,可以,但是希望大家能够同时运用,在思考的时候,能够控制好自己的行为。控制好自己的肢体语言,那么就不会被别人看穿你在想什么。”
“就像对手两个人狭路相逢的时候,都是保持的警惕的姿势,然而现在这个时候,都在想办法,你却突然暴露出了缺点,那么你将会面临失败,除非你道高一尺,故意露出了破绽,引诱别人犯大错误。”
“但是此刻,我希望你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训练。一直保持好,现在的训练姿势!”
“这是你们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一边说着,一边忽悠着。从来没有说过这么多的话。
这个时候大家都陷入了沉思。
尽管不知道大家在想什么,但是我依然在说。
因为,别人在想什么我没有办法去猜测,或许在说我唠叨,或许在想着刚刚我说的话,也或许在想着怎么去把校训研究透彻了,也或许在想着什么时候结束训练。
不管怎么样,就凭着几句话,说服他们,我是不相信的。
他们肯定还会有自己的想法。
我只是他们的教官,不是他们人生的老师,他们都是成年人,都是社会的精英,肯定有自己的一套逻辑。
要是简单的被我这几句话给套住了,那么他们实在是太弱鸡了。
也或者就是我想多了,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止我一个人想要进步。
他们也都想要进步,只不过在进步的路上,在这个里程上,遇到了我,我的话,只不过是让他们重新考虑了一下人生。
在进步的过程中,走的又更加稳重了一点。
大家在家里接受了父母的教育,在学校里接受了老师的教育。
我肯定能够想象到,他们懂的道理肯定不少。
但是道理的懂和感悟是两回事。
父母的教育,老师的教育会有这么深刻的思考吗?
似乎这样的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会很少吧!
然而此刻,他们除了站着,还是站着。
思维除了游荡就是思考。
显然遇到我抛出的问题,他们肯定在思考。
至于思考的深度有多少,那就要看他们的积累有多少了。
家庭有点文化背景的人,都会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理解起来,会很轻松,同时思考的深度也会更加深刻。
家庭教育只是简单的口头教育,学习成绩都是靠自己在学校里学来的,想要理解感悟这些文化内涵,似乎有点难度。
在这条线上,显然会有差异,但是这个差异并不能说明什么。
只能说前半生,学识有差距,但是以后努力的程度,谁也说不准!
但是不要忘了,能够达到这里的人,有谁是平常人?
没有!
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高等院校的优秀学子!
都是社会精英!
但是这依然代表不了以后!
因为学到这些,和现实差距依然有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