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季从其意,拜谢之!
刘秉去后高洛母女自堂后而出,高母道:“丞相仁慈,必不会责之!但刘秉之言有理,此事且主动,若是被动必有祸端。”
高季不答,叹息一声:“未想徐平安竟有如此本事,当初竟是一当没看出来。”
高母道:“此正是高明之处,想来应是明哲保之法,平安应是很早便发现了徐博心狠手辣,故而隐之!免得招了祸事。可徐博亦是不放,平安被跳江,幸得福泽深厚得已活命。”
“若如此徐平安当真是一可怕之啊!其城府心计之深擅谋者不及。”
高母点头,二人话之时高洛低头不语。
此刻她心中有恨也有后悔。
为什么当初他被锁在家中时她没有去看一看?虽她父劝她,可她知道只要她想去父亲是拦不住她得。没有去是因为她愤怒,她害怕。
为这样一个人搭上自己不值当,她要嫁之人文有要才华横溢;武要力敌千军。
如今看来,她不过就是一个工具罢了!什么才女都是虚得。
见高洛发呆,高母一看她之面色便知她在想着什么,叹息一声,道:“苦了咱家丫头了,同为徐家子孙差别为何如此之大?”
高季还未话,高洛道:“娘,不要了。”
知女儿难受,高母便不在言。这时,高季道:“听街上人言徐平安已娶妻,名为商珏,是南商家姐。据清议清君侧时路过南各家皆从之!唯商家不从,徐平安去商家这商珏不顾颜面大胆向徐平安表现慕。”
“后秦议继位拜徐平安为相,这女子不远千里自南寻来,其间发生了许多事。徐平安感其意,深为感动便娶她为妻了,不知是真是假。”
一听其父之言高洛心里越是难受,倘若当初她也大胆一些如今住在相府里的便是她了。
高母向高季示意,叫他不要了。
高季道:“一家女子自是无法与我高季之女相提并论,况且如今徐博已死,叔娶嫂之古来有之!届时可与徐温上一,加之之前便有婚约只因一些事而未成,想来徐平安对丫头还是有些感的,或许能成之!”
高母不语,她听人那高家姐生得沉鱼落雁之容,况且又千里来寻张如如此分她家高洛只怕是难呀!若是未嫁人还好,可之前曾嫁与其兄,其兄与之深仇大恨,而张如乃九州之相,于公于私皆要避之!
接着高季又与高洛了一番,若高洛心里没有一点感觉是假得,可她还是担心。
那个女子不想自己夫君是人中龙凤?
御书房
秦议坐于上,张如韩玄谢元等人左右而坐,商量着更改官制之事。
为加强皇权,张如提议改三公九卿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贯彻各种政令,处理常事务。
议定,张如为中书令,谢元为尚书令,林楠为侍中,三省分掌丞相事。
又加张如为太师,谢元为太傅,林楠为太保,合称“三师”,三师品级虽高却无实际职事,只为加官。
任命韩玄为兵部尚书,加太尉。
任命江明为户部尚书,加司徒。
任命赵闫为吏部尚书,加司空。
任命李文魁礼部尚书,加太子太师。
任命赵义为刑部尚书,加太子太傅。
任命王成为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任命沈齐为兵部侍郎;任命蒋尚云户部侍郎;任命白承为吏部侍郎;任命苏集为礼部侍郎;任命公孙耀为刑部侍郎;任命吴素为工部侍郎。
任命宝拉楚为骠骑大将军;任命傅均为左散骑常侍;任命田喜为右散骑常侍;任命鲁嶙为卫尉;任命苏祁为少府监;任命刘秉为京府尹;任命杨观为大陇医院总院长;任命郭通为大陇银行总行长……
其余有功之人极会考进士皆有官职升迁。
秦议任命徐温,张如拒之!言若是他父入朝为官人皆议之。
其实之前张如便与徐温商量过,徐温也表示自己戎马一生是时候歇一歇,并叫张如赶紧生个孩子。
次,秦议与朝堂之上任命群臣,随后发告下。
下之人见朝廷改变官制皆是一惊,明眼之人一眼便看出此官制大大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便以为是秦议对张如不满又或者是张如功高震主引起了皇帝的猜疑。
而当他们知晓此官制是张如提出来的皆是大惊,感叹一句:张丞相真乃千古之相也!
是啊!自古以来那有官会向皇帝建议削弱自己的权力呢?唯独张如一人尔。
接着朝廷又发布了一系列的新政,比如下施行科举考试选官制,使寒门学子亦可入朝为官。
比如欧阳景,断断数年将一贫穷之地发展的一模一样,秦议将他调入朝廷之中,再比如巴和禾,再巴和等饶帮助下将草原发展的有模有样,他们这些人皆升之!
同时,朝廷改年号为“大安”,始铸大安通宝、元宝对钱流通。
时至今,九州千年大乱便已终结,自秦议起兵清君侧开始到今已经过去了**年。
**年的时间秦议从一个如履薄冰的皇子成为了下之主,建立了不世大业。张如也从一个逃命的世家子弟成为了世人口中的贤相、千古一相。
到今,想及当年之时不觉叹息一声:时间过得真快呀!
与此同时,九州大地各处百姓敲锣打鼓,欢声笑语不断,他们感谢朝廷,感谢张如给了他们土地,无论是秦议还是张如他们一辈子无法忘记。
尤其是江陵一带的商人,在去往他地做生意的时候听人提起张如便好自豪的上一句:丞相是我们江陵人,我们那块出人。
其余人听了此言倒也没有反驳,皆是点头。
江陵那个地方确实出人才,可能是吃鱼虾的原因罢!